相关文章  
  • 雷电是这样形成的?
  • 风力最大的地区
  • 雷电起因探索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贺兰山上遥看沙尘暴<%=id%>

    日前,记者在贺兰山分水岭上向西遥望,发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的沙漠正逐渐向贺兰山推进。气象专家说,近几年,宁夏的沙尘暴如此频繁,与当地自身环境的破坏和相邻省份内蒙古的土地沙漠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绵延250公里的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不仅是西部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和水源涵养林区,而且是阻挡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地东侵以及西伯利亚寒流侵袭的天然生态屏障。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贺兰山东麓地区年降雨量不足两百毫米,远远低于蒸发量,而且山区过度放牧现象严重,导致植被覆盖率大幅度降低,水源涵养功能也大为减弱,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看这种变化,在海拔3500多米的沙锅洲主峰上看得最为清楚,沙锅洲明显呈三角峡谷形状,当地政府虽然已经封山育林十几年了,沙锅洲主峰西南坡的高山草垫大多数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大部分地区的土层被雨水冲刷掉了,岩石都*在外面,这使贺兰山阻挡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地东侵的功能明显减弱。 
       自治区气象台专家认为,近几年,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地正向银川平原逼近,而且速度惊人,贺兰山许多地方都是强风口,当地表的沙尘被大风吹向山顶,再被雨水冲下山坡,一些低矮的山丘就被沙子侵袭成为了沙丘,也就变成了下次沙尘暴的源头。 
       自1999年以来,宁夏连续三年干旱,象样的雨雪又不多,在河西走廊地区也没有明显降水天气,尤其是今年冬天,宁夏及上游地区气温持续偏高,入春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地表的植被覆盖率又不高,一有大风天气出现,就将地表的沙尘扬起,越过贺兰山,导致宁夏多次出现扬沙和沙尘暴天气。 
       据自治区气象台刘梅台长介绍,从九十年代初,西北一带就进入了一个沙尘暴多发期,给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造成了严重危害。今年,宁夏发生沙尘暴天气尤为频繁,截止目前,已经多达二十次。贺兰山金山乡农民至今还记忆犹新,今年三月,一场沙尘暴就将700多亩小麦种全部刮走了。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志刚说:“今年,国家又将贺兰山全面封山禁牧列入西部大开发天然林保护工程,要求在自然保护区内放牧的15万只羊只必须在今年六月底前迁出禁牧封育区域。届时,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面积将超过300万亩。只需三到五年,贺兰山保护区就将恢复山青水秀的自然面貌,并大大增强贺兰山阻挡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地东侵的功能。” 
       由于贺兰山的水源涵养功能在近几年有所恢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矿局已经于近日在银川平原探明一块新水源地,其日开采量5万立方米,可连续开采20年。专家建议,自治区应该在贺兰山全面封山禁牧的基础上,更加合理使用和保护地下水、地表水资源,同时充分利用空中水资源,实施人工增雨,改善局部地区的干旱气候,使贺兰山真正成为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伞”和阻挡沙漠侵蚀的天然生态屏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