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腾冲火山地热风景名胜区
  • 冰雹最多的地方
  • 气象数据的分类
  • 锋面活动导致气象病
  • 新西兰科学家发现库克海峡底有一巨大地质断层
  • 气候怎样塑造人类
  •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 从厄尔尼诺到拉尼娜
  • 东亚季风
  • 神秘的阿尼玛卿山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地球之水何处来<%=id%>

    根据测算,地球表面的71%的面积是被水覆盖,水的总量约为13.6亿立方公里,其中97.3%存在于海洋,这些水都是咸水,不能饮用。而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只有4000万立方公里。

      那末地球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以前科学家认为,水的来源是太空和地球内部。水从太空来到地球有两个途径:一是落在地球上的陨石,二是来自太阳的的质子形成的水分子。然而美国科学家最近提出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理论:地球上水来自太空由冰组成的彗星。

      科学家发现,地球表面的水会向太空流失。这是因为大气中水蒸气分子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会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当氢原子到达80—100公里气体稀薄的高热层中,氢原子的运动速度会超过宇宙速度,于是脱离大气层而进入太空消失掉。科学家推算,飞离地球表面的水量与进入地球表面的水量大致相等。但地质科学家发现,2万年来,世界海洋的水位涨高了大约100米。于是,地球表面水量不断增多就成难解之迷。直到最近,美国衣阿华大学研究小组的科学家,从人造卫星发回的数千张地球大气紫外辐射图像中,发现在圆盘形状的地球图像上总有一些小黑斑。每个小黑斑大约存在2—3分钟,面积约有2000平方公里。经过分析,这些斑点是由一些看不见的冰块组成的小彗星冲入地球大气层,破裂和融化成水蒸汽造成的。科学家估计,每分钟大约有20颗平均直径为10米的冰状小彗星进入地球大气层,每颗释放约100吨水。

      地球形成至今大约已有38亿年的历史,由于这些小彗星不断供给水分,从而使地球得以形成今天这样庞大的水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