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 冰雹最多的地方
  • 气象数据的分类
  • 锋面活动导致气象病
  • 新西兰科学家发现库克海峡底有一巨大地质断层
  • 气候怎样塑造人类
  • 地球之水何处来
  • 奇怪的地声现象
  • 为何说推磨雷,雹堆堆
  • 观动物知天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印度洋春秋<%=id%>

    印度洋是地球上的第三大洋,在地质年代上,它却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大洋。印度洋介于亚洲、南极洲、大洋洲和非洲之间,面积约为7617万平千米,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平均水深8897米。总容积29万立方千米。 

      印度洋北部为封闭水域,东北部有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膳岛爪哇岛、新几内亚岛等。南部开敞,许多海洋学家将绕南极水域划为南大洋。印度洋的属海和海湾主要是红海、亚丁湾、阿曼湾阿拉伯海、波斯湾、孟加拉湾、安达曼海、阿拉弗拉海、帝狡海大澳大利亚湾等。岛屿甚少,大岛为马达加斯加岛、索利特拉岛斯里兰卡岛等。

      印度洋是地质构造极为复杂的大洋。洋东、西、南面是稳定的陆块,北面则为活跃的红海、亚丁湾大裂谷、喜马拉雅山和爪哇海沟一线。洋底地貌以洋中脊和洋盆为主。

      印度洋洋底有一条“入”字形的海底山脉,这条山脉名中央海岭,是世界大洋中脊的组成部分。中央海岭由中印度洋海岭、西印度洋海岭和南极——澳大利亚海反组成,三条海岭以罗德里格斯岛为连结点。

      中印度洋海岭地貌崎岖险峻,结构复杂。宽4OO—1OOO千米,相对高度180O—3OO0米。该海岭北部切割强烈,有许多不同形状的海峰、盆地和洼地。西印度洋海岭切割亦很强烈,相对高度1200—3000米,平均宽400千米,这里是世界大洋中唯一无明显地磁异常的洋中脊。南极——澳大利亚海丘一般在海平面以下4000—6000米之间,裂谷较少。

      印度洋中央海岭将印度洋分隔成东、西两大部分。印度洋东部是平坦而宽阔的海盆,深5000—6000米。海盆中间分布着一条与东径90°相吻合的东经9O°海岭,它长6OOO千米,宽仅185千米,离海面深度18OO—3OOO米,是迄今世界洋底部发现的直线性最长的海岭。海盆东部以深海沟特别发育称著,如爪哇海沟、迪阿曼蒂海沟、奥勃海沟等。爪哇海沟最大深度为7729米,是印度洋的最低点。印度洋西部地形较为复杂其主要特征是水浅,海底部分布着一系列近似南北走向的凸起和凹地。马达加斯加岛、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岛等即为海底隆起的顶峰。留尼旺岛的高度为3069米,是印度洋最高的地方。这里还分布着一些深海平原,其深度在4000—5000米之间。

      印度洋与其它大洋不同之处还在于,其北部的海、湾发育着世界著名的大型冲积堆。这种大型冲积堆又叫深海扇,多由陆源堆积物组成。它们是中新世中期以来喜马拉雅山脉明显上升,为深海扇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堆积物质的结果。孟加拉深海扇从恒河一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向南延伸2000多千米,面积200万平方千米,总体积500万立方千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堆。

      前面我们提到了,印度洋是地球上最年轻的大洋,为什么呢?原来根据板块学说的原理,印度洋是在眨今65OO万—225OO万年的中生代时产生的。大约在三叠纪以前,巨大的特提斯海楔入了北方古陆和南方古陆之间。晚保罗世时,非洲、南极洲和澳大利亚之间出现洋中脊,特提斯海向西南方侵入.印度洋的雏形才开始形成。距今1亿年的晚白垩世晚期,印度、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分离。第三纪初澳大利亚才与南极大陆分离。此时,印度洋才有了今日的面貌。

      人类很早对印度洋就有所认识,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东印度商人在印度洋北部的航海活动就已相当活跃。公元后,中国人和阿拉伯人开始航行于印度洋的广大海域。希腊人最早称印度洋为厄立特里亚海,原意为红海。中国古代称它为大洋或西洋。古代西方相传东方有富庶之国印度,l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率船队东航寻找印度时,遂将沿途所经洋面称为印度洋。1515年中欧地图学家舍纳首次将印度洋之名标绘在地图上。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人类开始对印度洋进行科学考察,英国“挑战着”号、德国“流星”号、丹麦“丹纳”号、瑞典“信天翁”号及英国“发现”号考察船的考察规模较大,此间绘制了印度洋洋底地形图,发现了印度洋中央海岭,还对极地海域的海洋生物进行了调查。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在海洋石油大规模开发、海洋运输日趋重要的前题下,对印度洋进行1957国际地球物理年、1960—1965年国际印度洋等考察活动,人们对印度洋才有了更多的了解。

      印度洋是资源丰富的大洋,有多种的植物,广阔的陆架浅海地区的生物资源潜力估计为1500万吨。其矿产资源亦丰富,特别是海底石油,年产量约占世界海洋油气的40%。抄特阿拉伯的塞法尼耶、苏伊士湾、库奇湾、坎贝湾、孟加拉湾、安达曼海等地都是前景极好的海洋石油储藏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