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借东风与季风
  • 何谓厄尔尼诺现象?
  • 保护地球的屏障——磁层
  • 日食趣闻
  • 历史回顾——麦哲伦开始环球航行证明大地球形说
  • 屈原(前339?~前278?)
  • 太阳耀斑
  • 谁创造了沙漠
  • 地球的演化
  • 孵蛋的鸟爸爸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id%>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在总结了天文、气象与农业生产之间相互关系之后创造出来的一种历法。它反映了寒暑变化和农时季节,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中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并在海外华侨聚居地区也广泛流传。

        节气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在地球上看,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一个回归年运行一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表示,从春分点0 开始,每隔15 为一 气 ,其中十二个气叫做 节气 ,另外十二个气叫做 中气 。节气和中气相间排列,一年共二十四节气,一般每个月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

        我国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特殊的阳历。很多人以为二十四节气是阴历,其实只要你注意一下节气在阳历和阴历的日期,就不难看出,因为每个节气在阳历里的日期基本上是固定的,前后仅相差一、两天,而在阴历里的日期却变化很大。例如春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冬至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为了帮助大家记忆,从每个节气名称各取一个字,按照顺序组成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