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探秘毛利人文化
  • 罗托鲁瓦的地热景观
  • 维托摩萤火虫洞
  • 清新绿野新西兰
  • 走进印控克什米尔
  • 克什米尔
  • 庆元大济
  • 昆明的风花雪月
  • 残阳如血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柯桥怀旧<%=id%>


      浙江柯桥是我平生所到小镇的第一个,也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小桥·流水·人家”。那一次给我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以至终生难忘。
      1986年春夏之交,我们去杭州采访,顺便打听一下哪里有典型的江南小镇,最好能体现“小桥·流水·人家”的。我们是向一位当地同行打听的,他是一位摄影记者。他向我们介绍说,在从杭州到绍兴的道上,离绍兴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镇叫“柯桥”,那里的景色很有味道。他还向我们推荐了柯桥镇广播站一位年轻的播音员小黄,说她可以带我们到小镇内走一走。那时不像现在,现在旅游已成了国人的一大雅好,到处都有旅行社,想到哪里都有线路可走。那时我们也不是经常出门,到一个新的地方,尤其不是省会城市,心里总有点惴惴。有了同行的一番热情指引,我们便乘上了通往绍兴的长途汽车。走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汽车停在了柯桥。我们下了车,有些惶惶然地看了看四周,只见车站对面不远处有一小桥。这个桥只是一座最一般的桥,看来这里是通往柯桥的进口。
      过了桥就走进了小镇。这是一个江南小镇典型的格局——一条水道穿镇而过。主水道柯水将小镇分割成了东西两部分。这条水道上林立着好多桥,大部分是石板桥,只有一座水泥桥,在镇子靠里的地方。我们站在进镇不远的一座桥前,看当地人杀鱼。那鱼好大哟,立起来足有一个半大孩子那么高。我奇怪地想:这条看似并不深也不宽的小河里怎么会长成这么大的鱼呢?当地人把鱼放在青石板上宰,鱼还在挣扎。不远处有的人家的门口墙上,挂着已剖好的大鱼在晒干。此时是上午10点多钟,正是一天当中最忙碌的时分。小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有妇人在河边的石板台阶上涮洗衣服,男人们在剖鱼,孩子们在跑跳玩耍。东岸自动成了一个小集市,卖什么的都有,以服装为主。
      我们一路走着,因为是第一次到水乡小镇,两只眼睛都不够用了。过去只在画片上看到的景色,现在实实在在地感受着,真是太好了。
      柯桥是江南名镇,是绍兴的第一大镇,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曾有诗云: “鉴湖西北去,曲折有人家。梅市僧沽酒,柯桥客点茶。橹声风送远,帆影日低斜。小啜寻幽兴,船头载菊花。”明张元汴《三江考》中提到:“今山阴三十里有柯桥,其下为柯水。”柯水流经镇内街河(就是眼下我们所看到的这条河),镇得名于桥,桥又得名于水。柯桥曾名“笛里”,那是因为东汉时大文学家蔡邕游经此地,于柯亭椽竹为笛,故名。三国时始为草市,宋为驿站,明为浙东重镇,清设巡检署,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建镇,名为柯镇,“柯”字来源于柯山,柯山之名来源于柯亭。柯指常绿乔木,柯亭以树枝为柱为梁,以茅草为瓦为顶,古越语称之为“柯”,故此亭名“柯亭”。
      尽管我们看得已经有些“忘我”,但还没有忘记去找小黄——只有她才能带我们真正地了解小镇。我们顺着小河一直向里走,一路走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小黄的家。那时打电话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虽然我们曾把电话打到广播站,她也知道今天有客人来访,但我们什么时间到她却无法知道。她在家里热情地接待我们。这时已近中午了,我们就在她家吃午饭。她家的房子就在河边,连屋带院好像都是青石板的。由于潮湿,青石板上水淋淋的。她还没有结婚,与父母住在一起。她的父母也很热情。吃的什么菜已经记不得了,倒是把她们家参观了一遍。屋里不但潮湿,还比较黑。虽然是“水景房”(现在的水景房好贵哟!无论是海景房还是湖景房还是河景房,都会是当地最贵的房价),但是,这样的房子我们却是住不来的。吃过饭后,我们先在离她家不远的地方找下了旅社,开好了房间,然后小黄就带着我们乘乌篷船去柯岩。那时,在柯水里有着一排排密集的乌篷船,并没有多少人来乘。
      当时我们对这里一无所知。柯岩是什么?不知道。小黄也没有说清楚,只说是看石头。不像现在的专业导游,一提起景点滔滔不绝,从现实到历史一一给你说从头,而20年前,有哪算哪,一方面没有专业导游,另一方面我们也是少见多怪,去哪儿都新鲜。
      我们选了一位戴毡帽的老船工的船,四个人上了船——要知道,那可是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呀!少时读《故乡》,文章里对乌篷船的描绘还牢牢地把握在脑海里呢,如今我却切切实实地坐在了乌篷船里,也许当年鲁迅回故乡时,就是乘坐着乌篷船走的这条水道——这里便是绍兴的属地了。老船工坐在船尾,用脚蹬着双桨,一边哼着小曲,让船慢慢地在小河里前行。出了柯桥,便进入一条更宽的水道。那时这里一派“原生态”:河边没有楼房,河岸边长着野花野草,远处的田野里,有农人牵着水牛耕种。不远处山坡上,竟然有不安门的公厕,有人在里面面向小河大方地出恭。宽阔的河里,只有我们一条船在荡漾,心情是那么悠闲,比“闲庭信步”还来得惬意。我们轻轻地撩着小河里的水,随小船缓缓地走。有时船走过一座石板桥下,或者也是进了另一个村子,人便会多了起来,又是另一番风景。
      大约走了一个小时左右,船拢岸,老船工说:“柯岩到了!”说是“岸”,其实就是靠边,没有类似码头一类的设施,连缆绳甚至也没有,就跟公交车到站一样,比公交车还不如,因为公交车还有个站牌呢,这里就是“河岸”。我突然感觉到了什么叫“野渡无人舟自横”。然后我们下船,老船工就在船上等我们。我们随着小黄顺着田垅走进了柯岩。真是奇特的景象!在一片庄稼地里,突兀出现两柱巨大的石头,一根瘦瘦的,顶着一个像火炬一样的“大脑袋”,上面还有“摩崖石刻”上书“云骨”二字,另一个则宽腹大肚,像个笑弥勒。如果不是亲眼看到,谁也难相信,这两柱巨石有如从地里长庄稼那样长出来的一般。问问当地人,他们也说不出这两柱巨石从何而来。后来查资料才得知,这里原本不叫“柯岩”,而是叫“柯山”。从汉代以来,人们就从柯山上采石,柯山成了采石山。三国时期,数以百计的采石工聚集在这里采石。隋炀帝开凿运河也从这里采石。后400年间,历经20代石工,偌大一座石头柯山,竟被齐根挖去半座。在被挖去的半座石山的区域中,留下两“柱”孤岩,一左一右,一胖一瘦,浑然兀立。这一奇异的景观,令后来的石工们心惊。从此,大规模开采柯山石的局面消失了。而石柱的突现,使柯岩名声大噪,柯山之名渐渐地为柯岩所替代了。
      既然曾是“山”,那么这里就不可能没有山的遗迹。果然,在离石柱不远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半爿石山——当然是被开采后的遗迹。那山由青灰色的石头组成,有的地方壁立,有的地方被掏出了一个个大大的石洞。石洞犹如陕北的窑洞一般,只是材质不同——陕北的是土窑,而这里的是石窑。这些石窑里并不住人,而成了当时的劳动场所。我们看到一个石窑里面成了一个麻绳的加工车间:几位妇女在那里用一种很简单的机械拧麻绳。她们神情专注,并没有注意到我们这些外人的到来。
      还有一些小的洞龛,里面也许曾经有过佛像什么的,但现在什么也没
    有了,我们的摄影记者还在里面盘腿坐了坐,假模假式地冒充了一把。
      柯山虽然是石山,但是山上还是长满了花花草草,甚至还发现一些野草莓,颜色极为鲜艳。
      尽兴而归。
      归来的路上更是让人心旷神怡。小小乌篷船走过一村又一村,穿过石桥一座又一座。当回到接近柯桥的那片宽阔的水面时,正是夕阳西下之时。我们是往西走的,夕阳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一片浓淡不一的红色。想想吧,一叶扁舟,荡漾在一片红光里,周围是一片绿色,千年古镇的房屋散发着古老的气息,而生活繁衍在这里的人们,白天无论干什么工作,现在都已收工,开始准备晚餐。那袅袅的炊烟拂过树梢,掠过水面渐渐往远处散去……20年后的今天,我写这些场景时,这些美不胜收的画面还在脑海里荡漾,那浓浓的生活气息到现在还没能化开,那飘着饭香的炊烟仿佛还能嗅得到……
      回到柯桥后,小黄回家了,我们随便在小镇上找了一家小饭铺吃了晚饭,小镇便已进入夜色之中。我们的旅社在二楼(这里的最高建筑就是二层楼),站在房间外的前廊上向下眺望,小镇沉入了夜色之中,静静的,黑黑的,只见河水偶尔反射着两岸房间里闪出的微弱灯光。那时电视都还没普及,整个小镇几乎听不到大的声响。我被这里淳朴的民风与传递出的古老气息所陶醉,久久不肯进屋休息。此时我仿佛与小镇溶在了一起。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要离开柯桥小镇了。一大早,我们随着卖菜与买菜的人们一起逛早市。别看小镇人不多,但赶早市的人还蛮多。市场上的菜极新鲜,都放着绿色的光,嫩绿的、草绿的、深绿的菜,上面浇上一点清水,真是青翠欲滴。更多的是鱼。这里本来就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各种鱼极新鲜,价钱也不贵。有还有卖春卷皮夹菜的食品,当场现做,看着就令人垂涎。体会了一次在小镇上集市的感觉后,我们才恋恋不舍地乘车离开。
      其实这一次南方采访,杭州待的时间最长,杭州也是我第一次到。尽管向往了那么长时间的西湖,平湖秋月、三潭印月、花港观鱼等景点也都到了,但是确实没留下太深的印象,特别是平湖秋月。我们到杭州的当天晚上,虽然是五月天,但天气炎热非常,大家都到西湖边去乘凉,“平湖秋月”里人满为患,给我的感觉如同火车站候车室一般。而柯桥小镇却有如春风扑面而来,清新而淡雅,平实而生动,让我咀嚼出生活的甜美滋味。
      一晃十年的时间没有再去绍兴。
      再次去绍兴的时候,已经是1995年。到了杭州,就听到当地人说:“要想富,柯桥去卖布。”我听后大吃一惊,心想:完了,完了,柯桥小镇的生活格局一定完全被打破,那个没有污染、没有铜臭的质朴小镇肯定不复存在了。虽然时间不允许我再次踏上柯桥的路,但是我心里始终向往着那一块净土。当我们乘大巴去绍兴时,路过柯桥。我伸长了脖子从车窗向外找寻着我们曾从此走进柯桥的那座小桥——虽然当初看它并不起眼,但在我的心里却千斤重——特别是现在,听说柯桥已经发达了的现在。这座小桥如果还在,那么柯桥的灵魂应该还在。当一座座漂亮的贴满红色白色瓷砖的别墅从我的眼前掠过之后,远远看到路边有一块大的广告牌:“柯岩风景区”——而且这一路上我没看到水。我知道,那个我所醉心的柯桥是已经看不到了,而柯岩也不再是那个神秘的柯岩了——当初我们是从水道进的柯岩,有滋有味,而现在这里是一条非常宽阔的大马路,一切古朴都淡出了。环境、广告都告诉我们这里已经相当商业化了。
      又过去了九年。2004年春天,还是第一次去柯桥的那个月份,我再一次来到浙江。这次的任务就是采访小镇。我下定决心,一定去柯桥寻梦。我们沿着浙江省从杭州开始反时针转了一圈,能到的小镇几乎都到了。我们从绍兴到柯桥的那天,正下着淅淅沥沥的春雨。雨不大,但挺缠绵。我们的汽车走在柯桥的通衢大道上,到处是高楼大厦,到处是商业广告,到处是行色匆匆的人流。这里已经是全国著名的轻纺城。我们好几次停车——不是为“爱枫林晚”——而是为打听柯桥小镇,但得到的回答只有一句:不知道。没得办法,我只好凭借20年前的印象,按方位去找。终于,在一座水泥桥上远眺到一条河道两岸房屋。我下车,撑着雨伞,走到桥边远望。出现在我眼前的那个傍着水道的小镇,显得衣衫褴褛,破旧不堪。还是那个让我魂牵梦绕几十年、有声有色的小镇吗?这时的小镇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黑色,是破旧的黑色。我想起了桥头那条被剖的大鱼,想起了小黄姑娘的青石板筑就的家,想起了小小旅社,想起了架在小镇河道上的一座座青石板小桥,想起了乌篷船的老艄公,想起了柯桥那静谧的夜色……心中油然而起的那种怅惘,那种失落,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
      人人都向往舒适的生活,各地都需要经济腾飞,这是不言而喻的。小黄姑娘的家不就是湿漉漉的吗?谁不向往住上舒适干爽、功能齐备的单元房呢?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是,以牺牲千年古镇特有的风情来发展经济,代价未免太大。周庄水乡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也说明我们国家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措施越来越得力。我们所到的著名小镇不少是从开发旅游的角度焕发了青春。小镇还是原先古老的小镇,但是旧貌换新颜了。水乡柯桥的韵味已消散了,留给我们的仅仅是几张最后的倩影和自己头脑里的美好印象。但愿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再不受到这样的摧残——在保护好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同样能有所作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