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探秘毛利人文化
  • 罗托鲁瓦的地热景观
  • 维托摩萤火虫洞
  • 清新绿野新西兰
  • 柯桥怀旧
  • 黑土地上的满族风情
  • 古典苏州
  • 安顿灵魂的地方
  • 短期搭伴
  • 残阳如血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彩色赤水<%=id%>


      来赤水之前,许多人都告诉我,赤水是红色的。红色的赤水河,红色的丹霞地貌,还有红色的土地和红色的革命历史。但是当我踏上赤水这片土地,却意外地发现,赤水其实不仅是红色的而且是多姿多彩的,如同雨后的彩虹,色彩分明而艳丽。
      雨是赤水的常客,好在老天眷顾我们,我们在赤水的口子里只在晚上下雨,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我们是四月初到的赤水,这便是春雨,便是知时节的“好雨”,若是秋雨,只会涨满秋池。据说,秋天的时候,赤水河总要“发威”,犹如水中有蛟龙翻腾,惊涛骇浪,蔚为壮观。雨过天晴后的赤水,则是万里无云,碧空如洗。于雨歇的清晨走在小城赤水的街上,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剥去鞋袜,好感受这里石板路的古老与沁凉。嗅着迎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感到风里有一种绿色植物特有的香气。这时候,时间似乎也变得善解人意,仿佛放慢了自己的脚步。
      当然,对于赤水来说,最常见的色彩还是红色。
      丹霞地貌是赤水最独特的景观之一。这一奇特的地貌,不是赤水独有,却是赤水最佳。丹霞地貌又称丹霞地形,系指地层巨厚、构造平缓、节理发育异常、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造山运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和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峰林状等地貌(如方山、塔山、奇峰、赤壁、岩洞和巨石等)。该地貌因在广东省北部十二化县丹霞山最早被发现而得名。
      赤水境内拥有面积广达1280平方公里的红色砂岩地层。在地质史上,赤水一带是贵州最晚由湖盆上升为陆地的地区,沉积有较厚的侏罗纪、白垩纪红色砂泥岩陆地相地层——“红层”。这些红层经过上百万年的风雨侵蚀、剥落后,地表物质中存留有大量不易流失的三氧化二铁和三氧化二锰,将岩石、土壤浸染成红色,与竹木森林、藤蔓花草、流泉飞瀑形成鲜明的对比。每当夕阳西下或雨后初晴,赤水四境丹霞映目,灵动飘逸似有仙气,再加上暗红色的赤水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红色山水画卷。
      我们在赤水的日子,红色、赭红色一直是我们眼中的主色调。丹霞地貌在赤水其实用不着刻意去考察、寻访,因为,几乎这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是丹霞地貌的有力佐证,都是大自然对赤水的特别馈赠。
      来到赤水,绿色其实也是躲不掉的一种颜色。
      古木参天,修竹成林,溪水蜿蜒,民舍错落……在赤水,只要离开代表现代文明的市镇,你随处能看到的便是上述这样一番情景。赤水令我们感到,大自然里的绿色分布得实在是太不公平,在那么多的城市里,绿色只是点缀性的些许色彩,而在赤水,绿色却是如此唾手可得。
      赤水植被群落原始,珍稀物种繁多,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好的常绿阔叶林带。赤水森林覆盖率高达63%,风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在这茂密的绿色森林里,有一种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植物,这就是桫椤。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惟一以桫椤及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内容的保护区,世界选择了赤水,赤水也用自己四季不变的绿色回报了世界。在赤水就像是在享受一场自然的盛宴,随便一个角落就是一道风景,而且都是没有污染的纯“绿色食品”,供你变着花样来品尝。
      来到赤水,“*”也是需要用心来体味的一种色彩。有人说,历史是有颜色的,因为历史的积淀是“*的”,这是一种因时间久远而变得斑驳的颜色,它印在古老的建筑上,也印在人们的心里。历史在赤水驻足,也在赤水凝固。
      赤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古老城市,历史上享有“川黔锁钥”、“小上海”等美誉,名冠川黔两省。
      从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中郎将唐蒙率千余将士经赤水通夜郎古国算起,赤水古城有据可考的历史就有两千多年。据史册记载,今赤水一带夏属梁州,商、周至秦属巴郡,西汉武帝时归入犍为郡,北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赤水始没县,称“十二怀县”,隶属四川泸州府,辖区广阔,相当于今日贵州的亦水市、习水县、仁怀市二个县市的行政区域。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政府在四川叙永置赤水卫,所辖包括赤水一带。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赤水开始以现在的地理区域和概念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
      赤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文化气息浓郁,独领贵州风骚,这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资源蕴藏等自然、人文因素紧密相关。清代《增修仁怀厅忐》记载:“仁怀疆域,广阔千里,陆通滇黔,江连吴楚,北控嘉永,南跨泸合,东七百里至遵义,西九百里至成都。由蜀人黔,由黔人滇,仁怀实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两省之锁钥,虽地处偏隅而控全势。”由此不难看出亦水地处川黔交通要冲,水陆通衢,从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在赤水辟川盐人黔的四大重要门岸之首岸“仁岸”起,赤水城乡经济贸易逐渐繁荣,商贾如云,游人如织,楼宇鳞栉,繁华一时。明代诗人杨声庵、吴国伦都曾到过赤水,并留下许多诗篇。正是赤水的历史积淀决定了赤水的大气跟底气。
      来到赤水,偶尔你也能看到一个金色的赤水,如诗如梦,亦真亦幻。
      那是黄昏时候的赤水,路两边都是一块块切割整齐的水田,不时有老农扶着犁赶着牛、慢悠悠地翻着地从我的视线中走过,活脱脱的一幅田园闲耕图景。此时,山体都是赭红色的,绿色的植物也仿佛被撒上了金粉,有一种金属般的质感。夕阳的余晖,为整个大地勾勒出一个金色的边框,落日烁金,浩浩荡荡,我也被那壮观的场面感动了。
      赤水在落日里被点燃了,落日在赤水更显辉煌。
      金色的天空很快就转换为银色与黑色相映的夜空。赤水的夜空分外纯净,天十的星星仿佛是千点万点闪动的碎玻璃,从四面八方涌来。这里没有空气的污染来遮挡你的视线;这里也没有高楼大厦来切割你的天空;这里更没有烦乱与喧嚣来扰乱你的心灵。当你仰望夜空的时候,会感觉自己就站在这满天的星海之中,自己也是这星海中的一员。
      实际上,赤水是多彩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在赤水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多彩的赤水如同是一杯用赤水河水酿成的美酒,清冽甘醇,让人忍不住一饮而尽。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