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流不尽的赤水河 道不完的英雄情
  • 罗托鲁瓦的地热景观
  • 维托摩萤火虫洞
  • 清新绿野新西兰
  • 柯桥怀旧
  • 黑土地上的满族风情
  • 古典苏州
  • 安顿灵魂的地方
  • 短期搭伴
  • 彩色赤水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赤水桫椤——最后的侏罗纪生命<%=id%>


      看过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的观众想必都会对影片中成群的恐龙在原野上奔跑追逐的镜头记忆犹新,那虽然是用高科技手段合成出来的电影画面,却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震撼效果。恐龙已经在咱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灭绝几十万年了,而且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消失了。作为地球上曾经的生命主宰,恐龙的灭绝再次证明了“适者生存”这一生命进化理论。正是由于恐龙无法适应地球上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所以,尽管恐龙孔武而庞大,是地球上的“统治者”,却依然无法改变自身覆灭的命运。与此同时,恰恰是一些看似羸弱的物种,却得以逃过时间的劫难,穿过岁月的尘埃,顽强地存活了下来。它们是生命的奇迹,它们是活着的化石。在这些保留至今、承载了大量远古信息与神秘的古老物种当中,桫椤无疑具有特殊的价值,因为桫椤的叶子被证明曾经是多种素食恐龙的主要食物来源,桫椤曾经见证了恐龙世界的昌盛与没落乃至灭绝,在几十万年后的今天,桫椤能否帮助我们人类揭开恐龙灭绝之谜呢?
      桫椤是两亿年前的一种高大木本树蕨,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曾在地球上盛极一时,与大型爬行类动物恐龙同生共荣。第四纪冰川期后,庞然大物恐龙等古生物在地球上绝迹,原本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的桫椤也濒临灭绝,仅有少数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侥幸残存、繁衍了下来,成为当今世界十分珍贵的冰川前期古生代植物,被誉为“蕨类植物之王”、科学研究的“古生物活化石”、“最后的侏罗纪生命”。而这“最后的侏罗纪生命”目前在世界上最具规模、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就是我国的赤水,赤水因而也被人称为“中国的侏罗纪公园”。
      其实,早在一二百年前,有关赤水桫椤的记载已经见诸于相关书籍。清道光年间编撰出版的贵州《仁怀直隶厅物产志》中就有记载:“地产桫椤,叶如凤尾,色青。”清道光年间的十二怀辖区内便包含赤水。桫椤含有淀粉和单宁——淀粉是很好的绿色食品,单宁入药可治疗肺结核、风湿等疾病。桫椤生长期漫长,每年抽发新叶2—3轮次,每轮次抽发12—18片不等,生长速度因空气湿度、土壤状况的不同而差异很大,一般每年可长高3—10厘米。桫椤作为地球历史的见证,对研究古生物、古地质、古气候、古环境的演变,对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一些西方科学家认为,随着对古生物研究的发展,人类有望通过对桫椤的研究,揭开恐龙灭绝的一些秘密。美国古动植物学家大卫·米利奇强调:“我们一定要知道在数十万年前,我们的地球到底发生了什么,或许这些长寿的桫椤会告诉我们点儿什么。”
      赤水的温度、土壤和未被人为破坏的生态,无疑为桫椤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赤水一带的桫椤多生长在高温、潮湿、不受阳光直晒的林下地带和贫瘠的土地上,是一种敏感的指示性植物。桫椤对环境的要求极高,环境有一点儿被破坏就会随之死亡。赤水桫椤据说与侏罗纪时期的原始桫椤一脉相承,它的躯干上疤痕疮孔累累,色呈赭黄,或曲或直,粗细不匀,由顶及根绝不旁逸斜生一枝一叶。它的叶与枝合二为一,形似芭蕉叶而又较之宽大,呈锯齿型大叶片;每张大叶片又是由几十张、数百张大小不等的叶子组成,大叶小叶合壁连袂,呈环抱式,似伞盖状,深绿、浅绿两种色调交织,等距、集束伸出茎干的顶端,自然天成。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以桫椤及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面积最广的桫椤分布林区。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33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55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40平方公里,实验区面积38平方公里。保护区海拔最低点金沙沟蜂桶岩311.5米,最高处幺栈沟葫芦坪1730.1米,海拔落差悬殊,丹霞绝壁耸立,流泉瀑布密集,自然生态原始古朴,野生动植物种属丰富,珍稀保护动植物生存良好,是一个植被繁茂、物种丰富、自然环境良好的圣洁之地。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的四川台坳,出露地层为侏罗纪、白垩纪红色建造,是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古地理环境中四川内陆湖盆的一部分。区内土壤以紫色土为主,丹霞地貌发育良好,溪泉基本上未受污染,水质甘甜味美,富含矿物质,是极好的饮用水。由于地形封闭,水、热条件优裕,小气候明显,适宜动植物生长、繁衍,又因为位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森林覆盖率达97%。其中绝大部分为原始林,覆盖率达80%以上。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种子植物500余种、动物300余种,其中昆虫114种、鸟类130余种、兽类40余种、鱼类39种、两栖类10余种、蛇5种。有桫椤、福建柏、八角莲、黄莲、天麻、桢楠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还有云豹、猕猴、大灵猫、小灵猫、苏门羚、穿山甲、白冠长尾雉、白尾鹞、红腹角雉等珍稀保护动物,在这里还生长繁衍着热带、亚热带特有的动植物种群,如野芭蕉、海芋、福建观音座莲等热带植物和叉尾太阳鸟、鼬獾等热带动物等。这种具有热带特征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以及蕴藏2500多种动植物种群的优势,使保护区获得极高的评价,被誉为“南亚飞地”、“世界动植物种源基因库”。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存的桫椤,普遍株高5-6米,最高达8—9米,最粗茎干直径达20-25厘米,其中有不少双株并生、共生,主干双叉、三叉的株型。很多地段成片分布,形成以桫椤为优势的植物群落。种群数量达4万余株,具有数量多、生长好、分布集中、生态原始的突出特点。
      桫椤在赤水的发现和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立还有过一段趣话。198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组成“贵州省珍稀濒危植物考察组”深入全省进行考察研究。同年10月,考察组到达赤水,驱车赴赤水金沙沟一带去考察贵州省珍稀植物——小金花茶。起初,科学家们并没有注意到桫椤,只是在席地休息的时候,有一位科学家“不经意”地发现了一株被当地人俗称为“水桫椤”的奇特树蕨,于是考察组详细考察了这种蕨树的特征,并确认这种植物就是世界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从而结束了赤水桫椤长期不为人知的历史。赤水有大面积桫椤分布的发现轰动了全国乃至世界。1984年,赤水县人民政府建立了“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1992年,国务院批准“赤水桫椤自然保护区”为“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10月,国家旅游局批准,在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设地球爬行动物时代标志植物及其生存环境游览观光园林,正式命名为“中国侏罗纪公园”,这是中国惟一一个以“侏罗纪”命名的国家级公园。到赤水,不能不看桫椤;看桫椤,就一定要到这个可谓最古老的公园来看看。也许,你还会有些新的发现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