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走进神秘的贝加尔湖
  • 珍奇的海洋博物馆
  • 登上神秘岛
  • 能治病的湖中之湖
  • 惊险异常科考路
  • 贝加尔湖将变成汪洋?
  • 诸葛八卦村
  • 琦琦的语言
  • 冰城之恋
  • 圣索菲亚教堂的黄昏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夜幕下的哈尔滨<%=id%>


      许多人都喜欢哈尔滨的夜晚。哈尔滨的夜晚,有一点点的神秘,有一点点的颓废,甚至,还给人那么一点点旧俄时代的感觉,影影绰绰,变幻莫测。尤其是冬日的夜晚,力透肺腑的寒冷在人的脸上仿佛冻了一层薄薄的冰,就连人们张开嘴呼气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可是这冷,却冷得如此彻底,冷得如此痛快。北方漫长而寒冷的夜晚是需要有点儿酒来温暖的。夜幕下哈尔滨的上空似乎总是飘着淡淡的酒香,白酒不用说了,这里的啤酒所用的酒麯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当初从德国飘洋过诲而来,和哈尔滨人的胃口打了一个世纪的交道。当然,你还可以在果戈里大街旁的酒吧里喝一大杯私酿的果酒,这种私酿果酒是这里的特色麯有人说,在哈尔滨寒冷的夜晚,如果手里恰好还端着一杯酒的活,是很容易让一个游子忘记自己身在何处的。
      夜晚的果戈里大街如同是一条被灯影照亮的河流,车流不断,人流不绝。如果有积雪的话,果戈里大街的夜晚就会亮得如同白昼。这里有哈尔滨“小资”味道最为浓郁的酒吧聚集区,它们的风格有些像北京的后海或者上海的衡山路,意大利风格的卡布奇诺咖啡引导了这里的时尚与小资生活。如果幸运的话,在被霓虹灯光束轮番映亮的果戈里大街上,你还会与刚刚恢复行车不久的老式的有轨电车擦肩而过。有轨电车咣当咣当地从你的身边慢吞吞地驶过,让人不由得想起那些俄国作家笔下的上世纪初的圣彼得堡。不错,这里最诱人的还是它的俄罗斯味道。秋林公司在夜幕下显得愈发的老态了,七彩的霓虹灯也无法令它显得更亮丽一些。秋林公司是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开办的最早的商行之一,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令人想起当年那些来自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白俄”没落贵族的骄傲与浪漫。里面的食品始终保持着最地道的俄罗斯风味,即使是在夜幕下,依然有人在排队等候新出炉的面包。秋林公司生产一种叫作修古丽姆的俄国传统糕点,松软的表皮下是香滑的奶油,咬一口,奶香浓郁。这里的“格瓦斯”(汽水)和“大列巴”(俄式面包)更是令来到此地的俄国人都感叹其味道的纯正。
      哈尔滨的冰雪文化驰名四海,可哈尔滨的其他看点同样令人不能错过。走进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除了冰雪之外,最让人感到新奇的也许还是它的颇具异国情调的马路和造型别致的建筑,它们为哈尔滨这个粗犷的北方城市平添了几分优雅。当你漫步其间,或步入大大小小的西式餐馆,你会觉得自己已置身于异国他乡。
      夜晚的中央大街同样是流光溢彩,如同梦境,从中央大街于公元1898年出现的那天起,这里就成了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也是远东地区最著名的移民街。中央大街路面是用石头一块一块砌成的,长方形石块铺就的街道在国内各大城市中可谓绝无仅有,在欧洲却十分常见。这种路面当年是专门为行驶马车所设计的,既可以防尘又可以防滑,还保证了马车不至于太快而伤及行人。当年,这里的街道两侧林林总总都是外国人开设的洋行店铺、舞厅影院、餐馆酒吧,到夜晚,沿街灯红酒绿,进进出出的都是东西洋人,国人很少。连招牌匾额,店面饰物也都是外国文字。高大明亮的玻璃橱窗里挂满了各式面包、香肠、果酱,奶酪之类。当然,店铺不同,陈设也就不一,不过有一点相同的,那就是店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洋货、听哈尔滨的老人说,俄国人窃取哈尔滨的二十余年间,哈尔滨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国际化移民城市。自从19世纪末开始修建中东铁路以来,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枢纽就不断地有大批外国移民涌入。这些移民涉及二十几个国家,但大多数是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以及犹太人和日本人。到了20世纪初,这里的外国移民已达二十几万,几乎占了哈尔滨市民总数的一半-他们不但带来了洋货物,同时也带来了洋文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长期交融混杂,就连底层市民也大都能讲上几句不太正规的外国话,上层市民基本上就是外国通了,如今,修葺一新的中央大街被称为“欧洲建筑的走廊”,从松花江畔的抗洪纪念碑出发,一路漫步下去,中央大街两侧著名的马迭尔餐厅、有百年历史的华梅西餐厅以及波特曼西餐厅等数十家西洋风格的老店依次映眼帘,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庄重。
      说起“马迭尔”这座蜚声海内外的餐厅,就自然要说一说它的轶事?说未有趣,这座建于1906年、至今整整一百年的餐厅,在当初建成的时候原本只是一个给流落于此的白俄提供廉价快餐的所在,可在20世纪差不多一百年的时间里,它却成了哈尔滨最时尚,最摩登或者说最“小资”的地方:老板约瑟·加斯普是来自俄国的犹太人,在事业上敢于投入,在生活中却十分吝啬。“马迭尔”一名出自法文,是因为当年加斯普为了逃避日本人的盘剥而加入了法国国籍。有一件事儿可以说明当年这个犹太老头的吝啬,“胡子”(土匪)把加斯普的儿子绑了票,加斯普竟然拒绝拿出一分钱赎金,真是舍命不舍财呀!不过好在加斯普对马迭尔餐厅的投入却从不吝啬,这才使得这座有百年历史的餐厅在今天仍然是远东地区最有历史风格的欧式西餐厅。
      早期哈尔滨的城市规划,包括中央大街的设计,都是由俄国人完成的。时至今日,哈尔滨可能是国内西式餐馆最多的城市之一,饮食风格倾向于俄罗斯,当地的方言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外来语,特别是哈尔滨的建筑文化,始终沿袭着那一时代的欧陆风情,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哈尔滨只有一百多年城市的历史,但这里却汇集了西方几百年才形成的诸多风格的建筑样式,教堂尤其是如此。哈尔滨是国内教堂最多的城市,不仅有东正教堂,还有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犹太教堂等,仅极具艺术研究和观赏价值的欧式保护建筑就有数百处,被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欧式建筑有52处。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较晚期的欧式建筑尚未列入其中。因为道里、南岗两区是当年外国移民的聚集区,所以当时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多数集中在这里,如果你是个建筑师或艺术家,你会发现这里的建筑风格迥异,其样式之丰富多彩令你目不暇接,一看便知是出自欧洲:不常见的有16世纪的文艺复兴式、17世纪的巴洛克式、18世纪的折中主义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式,它们集中了西方多种建筑风格之精华,而沿中央大街两侧的百余座欧式经典楼字,以及散落在市内的诸多教堂,是外地游客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中央大街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休闲街和公众文化街,更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建筑艺术街,被冠为远东最著名的街道之一。人们经常夸张地把它同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和伦敦的摄政王大街相提并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不只是果戈里大街,不只是中央大街,夜幕下的哈尔滨总是这么多姿多彩。不管天气有多么寒冷,人们的情感却永远保持着热度,在哈尔滨,即使是在凌晨,你仍然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一个温暖的地方开怀畅饮,哈尔滨夜生活的发达出乎了许多人的想像?如果是在冬天,太阳岛、兆麟公园以及遍布全城的冰灯作品把哈尔滨全城通宵照亮,你仿佛走进了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美得像童话,美得想叫人跑到雪地里去打几个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