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夜幕下的哈尔滨
  • 到东北,过大年
  • 凉山彝年节
  • 阿姆斯特丹的除夕夜
  • 纽约的中国春节
  • 凝固时空的开平碉楼
  • 玛雅,有多少谜可以揭开?
  • 探访玛雅文化遗迹
  • 黎村风情
  • 苗族新村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花园村庄<%=id%>


      下了飞机到海口下榻的宾馆用午餐时,已是下午两点了。接待我们的小刘向我们提起了琼海的文屯村,说那里有的人家已去国离乡多年,村里仍然为他们守护着空房,没有人图财,没有人破坏,更没有人侵占宅基地——哪怕年久失修的房屋已经倒塌。这样的介绍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于是便把这个陌生的村名列入了我们的采访日程。
      车从公路拐进文屯村,若不是小刘提醒,我们还懵懂着不知已该下车了——伸向文屯村的柏油道路和村口公园般的美丽景色着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与我们头脑中早已形成的一般农村“脏乱差”的概念形成了反差。
      我们去的那天是个阴天,空气有些凝滞,但文屯村扑面而来的美丽景色还是让我们内心的感觉明亮起来。高高的椰子树静静地组成一群欢迎我们的队伍,令我遐想起它们在微风中婆娑起舞的样子。树下几个设施齐备的篮球场,让我们想像着村子里经常闪现的欢腾。高高低低的绿色植物间,有洁净的石板小路向远处探过去、由远处弯过来。最吸引我的是大树下、绿茵中的一条条休闲椅,虽然没有人坐在上面,却给人想像空间,那公园般的感觉,令我由衷地羡慕着茶余饭后能在这里休憩闲聊的文屯村的村民们。椰子、槟榔、芭蕉、荔枝、龙眼……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用浓浓淡淡的绿色,用千姿百态的花和果实,用或清或浓的香气,将我们引诱,令我们沉醉。
      午后的文屯村十分安静,村干部陪我们走了几户人家,家家的院门都没上锁,于是我们便登堂入室,得见他们生活的一角。这里的房子很具地方特色:几进房屋像串糖葫芦似的沿中轴线串起来。临街的大门敞开着,从大门一直看到最里面一进房的大门,全不锁也不关。琼海的朋友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依然是这里的淳朴民风。他随手指着一家院子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名叫吴运敏的国民党将军的祖屋,新中国成立前他去了台湾,他的母亲去世时,是由乡亲们帮助埋葬的。尽管他家几十年无人居住,村里人却从没动过他家的房子。院门上的锁已经锈蚀,院中的房子也已经坍塌,就这样一直锁着房门,为他留着,等他归来。在我的眼中这古老而又沉寂的院落仿佛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在孤独地等待着她远方没有归期的儿女。而这一份古朴、一份乡情却不能不令人感动。
      在一个前后四进的院落里,我们穿堂而过。没有豪华的装修,屋子里只简单地挂着古朴的字画和先人的照片,但那高高的屋脊、雕花的家具、气度不凡的厅堂布局一下子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家族的历史与文化。房屋的主人、72岁的吴文境老人告诉我们,他家上一辈兄弟四个,老大吴泽辉,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抗战时期曾在天津的一家报社做社长,26岁时出任昌江县县长,有两个儿子,一个在香港,一个在老家;老二吴泽煌,是马来西亚归国华侨;老三吴泽炫曾任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参谋长,解放战争期间去了台湾;老四吴泽炬,曾任马来西亚上议院议长,他把财产都捐给了马来西亚的学校,去年突发心脏病,在昆明过世了。如今这所院子里的第二进房子仍属老二、老四兄弟俩,第三进房子则属于老大、老三兄弟和他们的后人。老二的后人吴文境新盖了这所院子的第一进,并一直居住在这幢老屋里,守望着这个家族的历史与现在。因为听不清老人的话,就再三与老人核对他的长辈们的姓名,老人利落地拿过我的笔,在我的笔记本上逐一写下了他先辈们的名字,笔迹非常流畅,可见得家传文化之深厚。
      一路走来,发现文屯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花,有的人家院子里到处都是花:梅花、百合、牡丹、兰花、美人蕉、仙人掌……文屯人说:养花像书法绘画一样,也能陶冶情操。我们不难想像,居住在一个花园般美丽的村庄里的人们一定会有花一样的笑颜,花一般美好的心灵。陪同我们参观的琼海市委的同志介绍说,从2000年开始,海南省将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和海南农村实际相结合,广泛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到2004年11月底,全省已建成文明生态村四千八百多个,占自然村总数的20.6%,还有六百多个正在创建中。这些文明生态村每个村都有一间文化室、一个排(篮)球场、一个宣传栏,较好地解决了创建村文化活动无场地的问题。文屯村是2003年开始创建文明生态村的,除村民出资、政府支持外,他们还吸引海外华侨捐资十多万元、外出打工人员捐资3万余元,他们清理了长年堆积的生产、生活垃圾,拆除了村民私搭乱建的猪舍柴房,建起了三条入村主干道,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修起了卫生间。过去的臭水池,已引入活水,种上睡莲。椰林间,安置有石桌、石椅,成为集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绿色公园。而喜读诗书、书画寄情已成为文屯村村民富足之后精神生活的新追求。如今村里打麻将*的现象绝迹了,脏乱差的居住环境改变了,文明生态村建设带来了农民生活观念的巨大转变,也使海南的新农村叫响全国。前去调研的专家学者特别为海南的文明生态村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文明生态村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共同进步,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殷实、文化生活丰富、民风勤劳淳朴的现代化新农村。
      言谈中不知不觉来到了老书法家吴运环家门前,有人提议去拜访一下这位在海南颇有名望的老书法家,于是我们便向上走去。83岁的退休教师吴运环是全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已经有50余年的习书经历,他的书法作品享誉海内外。在他的影响下,文屯村的青年后生都喜欢舞文弄墨,数得上的就有二十多个呢!聚在一起办书画展就成了他们最愉快的事情。吴家的院子不大,但花草依依,收拾得古色古香极有品位。透过门窗向外看,可谓一门一画,一窗一景。吴老高兴地接过我们送上的《环球花雨》,让长子为我们沏上好的乌龙茶,又张罗着给我们看他刚刚结束的书画作品展的录像带。堂屋四壁都悬挂着他的书法作品,或楷书或行草,苍劲的笔力中透射出文屯人的执著与坚韧、豁达与博大。说到练习书法与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关系,吴老说,喜欢上书法,就会通过学习书法萌生对文化知识的追求,就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人的知识水平提高了,就会明白事理,修身养性,道德为先,社会和谐就有了保证。
      只来得及品一杯吴老的好茶。匆匆作别时,就已经夕阳西下了。吴老又极热忱地把我们送到村口的大树下。
      真的不舍得这个世外桃源般的魅力村庄,真的不想离开这梦境般的人间天堂,若有机会,相约再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