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火山 沙滩 草裙舞
  • 珍珠港,烙在夏威夷躯体上的疮疤
  • 桃李满天下 一生爱中华
  • 细品古镇朱家角
  • 阿里山
  • 日月潭
  • 中国人、西方人:神灵与宗教
  • 从拔管拉锯战说起
  • 千面童话王国
  • 合而不同——人文瑞士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风情万种——自然瑞士<%=id%>



      瑞士有着极美的山水。瑞士的美来得神奇,欧洲人常用“上帝的偏爱”来形容她;瑞士的美俯拾皆是, 中国的文学家朱自清用“信手拈来”来形容她的自然天成。而在我看来,瑞士的美在于她的婀娜多姿,异彩纷呈,因此更愿意用“风情万种”来形容她。
      瑞士的风情万种,表现在多个方面。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瑞士雕琢得绚丽多彩。山峰挺立,沟壑纵横,白雪皑皑,林海滔滔,湖光山色,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使每一位投入她怀抱里的人目不暇接。
      瑞士是个山国,山多是瑞士的第一个特点。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西北部的汝拉山区,占去了近70%的瑞士国土,其余部分则为高原区。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注最重要的山脉。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巍峨、险峻,像个壮实的男子汉雄立于欧洲中部,傲视着周围的德、法、意等国。
      在瑞士,有山必有雪,山总是与雪联系在一起。阿尔卑斯山山冠常年为冰雪覆盖,皑皑的白雪,无论是从空中鸟瞰,还是从山脚仰视,总是那么令人充满遐想,如临仙境。
      阿尔卑斯山在瑞士境内有两座雪山最著名——少女峰和铁力士山。这其中,少女峰是瑞士境内最高的山峰,海拔4158米,位于伯尔尼附近。少女峰充满活力和变幻。从山下到山顶,在一个多小时内,你会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当然也会看到四个时节的美丽景色。山顶处风雪弥漫,冰冷异常,雪花密得让人睁不开眼,而山腰以下和缓的山坡上,却是另一番风景——山花烂漫、村落安详,郁金香、紫云英、雏菊开得正轰轰烈烈,美得让人迷醉。
      我们是从卢塞恩出发去铁力士山的,很庆幸赶上了一个十分晴好的天气。天很蓝,蓝得甚至有些令人炫目。云很纯洁,在天上自由地飘荡,很闲适的样子。瑞士特有的田园风光从车窗外掠过,令人心旷神怡。仅仅一个多小时之后,铁力士山就到了。一下车,几乎每一个人都惊呼起来,刚刚还陶醉在山花烂漫的春天景色中的我们,转瞬间却进入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只见草地上、屋顶上,都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墨绿的松树上也挂满了霜雪,一个名为英格堡的小镇就这样静静地躺在雪的怀抱中。往上看,伟岸的铁力士山峰仿佛伸手可及。远处或陡峭或舒缓的山坡上,如积木般的小屋星星点点——白色的雪、墨绿色的树、间或可见的小木屋,组成了一幅绝美的写意山水画。
      当然,到英格堡来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小镇的静谧,更重要的当然是要登铁力士山。要说铁力士山的海拔只有3238米,比少女峰少了近千米的高度,但是因为这里有别处所没有的千年不化的冰川、冰川裂缝和冰洞,以及四季开放的滑雪场,所以人们还是趋之若鹜。特别是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旋转360°的上山缆车,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在这个能容纳80个人的缆车里,无论从哪个方向,都可以看到铁力士山的美景,若是赶上好天气,甚至还能看到法国境内的浮日山脉以及远在德国境内的黑森林。乘坐缆车上山全程需45分钟左右,而且要换3次缆车。开缆车的那位老兄很好客,而且还能说几句中国话,这使得我们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客人,在尽享快乐的同时,还能感到些许温暖。看来,平日来这里的中国人一定不少。
      然而,“不幸”很快就降到我们头上。我们刚上缆车时,英格堡小镇还是一片明媚,但缆车升起没多久,天就开始变得模糊起来,阳光也渐渐退却了……导游说:“不好,山顶上一定是下雪了。”我们的心也随之灰暗起来。看来,站在铁力士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愿望恐十白要成为一种奢望了。
      我们失望地看着英格堡小镇在我们的视野中渐渐地变小且朦胧起来,大家都静下来,低着头,像是陷入沉思。“哇噻,多像一幅山水画呀!”——不知谁的一声惊叹,打破了车厢里的寂静,也惊起了正在沉思的人们,大家纷纷抬头向窗外望去,这一看,所有的沮丧都一扫而空。只见山坡上的翠绿色此时不知怎么变成了墨绿色,继而又变成了纯黑色,远处的雪也是格外洁白,一幢幢原本五颜六色的小木屋也变得影影绰绰,视野中只剩下了黑与白两种颜色,那简直就是一幅中国的水墨画……不少人迅速拿出相机,争先恐后地记录下这不可多得的图画。
      缆车在山顶上停下,爬过几层楼梯,又穿过万年冰洞,我们的双脚终于踏上了铁力士山的山顶。此时,鹅毛大雪下得正起劲,人虽在咫尺却不能辨识。这时候,你想不兴奋都不行,不管你在尘世间曾经有过什么忧愁,有过什么悲伤,在这雪的世界中,全都忘得一干二净。
      雪山终究不是久留之地,乘着来时的缆车,重又回到英格堡小镇,我们竟有一种从天堂回归尘世的感觉。
      瑞士是个湖泊众多的国家。将近1500个大小湖泊,犹如颗颗珍珠,散落在瑞士全境。瑞士湖多,自然与阿尔卑斯山的雪有关。那融化的雪水,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众多的瀑布又汇成了或涓涓或磅礴的溪流,由高而低地顺势而下,遇山谷、峡口、高原停下脚步,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湖泊。汽车在瑞士的高速公路上奔驰,不时会有波光粼粼的湖泊从车窗外掠过。在瑞士,著名的湖泊有日内瓦湖(也叫莱蒙湖)、博登湖、纳沙泰尔湖、比尔湖、四州湖、苏黎世湖等,其中,尤以日内瓦湖最为有名。
      众多的湖泊不仅给瑞士的山水平添了妩媚和灵性,同时也给瑞士人带来了欢乐。夏日里泛舟湖上就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每年夏季,瑞士都要举办多场国际性的帆船比赛,各种各样的水上活动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快乐无比。而在冬天,冰上赛马、溜冰等活动则又是另一种乐趣。
      众多的湖泊不仅给瑞士人带来了愉悦,还滋养了一座又一座瑞士名城。瑞士的城市大多因湖而生,傍湖而建,例如,日内瓦湖湖畔有日内瓦、洛桑,苏黎世湖湖畔有苏黎世,四州湖湖畔有卢塞恩,等等。可以说,先有了湖泊,才有了城市,湖是城的母亲,城是湖的儿女。湖城合一,密不可分。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由于瑞士是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在飞机发明之前,水路是瑞士通往外界的最重要的通道。瑞士所需的物资、瑞士生产的物品,都要依靠水路运进输出,因此,有人说湖泊是瑞士的生命之源,绝非溢美之词。
      日内瓦湖也叫莱蒙湖,是个长条形的湖,像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世界首都”日内瓦,一头挑着奥林匹克之都洛桑。充满柔情和传说的日内瓦湖往往是外国访客到瑞士的头一站,我们也是一样,一下飞机,就都急切地想一睹她的芳容。日内瓦湖的湖水来自阿尔卑斯山的融雪,因此,深蓝色的湖水看上去格外清澈。来到湖边,首先迎接我们的是湖中最尊贵的主人——白天鹅。一看见我们,那群美丽的白天鹅便在一位“长者”的带领下,成一字形长队优哉游哉地奔我们而来,并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向我们问好。
      由于现代交通业的发达,瑞士的湖泊早已失去了其运输功能,这对于这些如珍珠般璀璨的湖泊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将在减少对湖水污染的同时,更有利于对湖泊的保护。当然,在瑞士的湖面上,还时常可见帆影点点的情景,但那都已不是货运轮船了,那船上,一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在尽情地饱览瑞士美丽的湖光山色。在瑞士,今天的湖泊所具有的唯一价值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字——“美”。
      瑞士的山水是迷人的。这固然有“上帝的恩赐”之成分,但更重要的还是瑞士人特有的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使然。“成为大自然有机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主宰者和破坏者”——这是瑞士人长期以来对待自然的态度。在瑞士的风景区,每一座建筑动工前,它的位置、风格、高度、颜色等细节都要经过各方人士层层审核,力求将之和谐地融入周围的景观。任何有损于环境的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和人们的唾弃。25%的森林覆盖率,这在欧洲已经是很高的了,但瑞士人对待森林仍然像对待自己的眼睛那样万般珍视。伐一棵树要先种一棵甚至更多棵树,这样的采伐方法已经成了瑞士人自觉遵守的习惯。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责任感,使得多年来瑞士的环境不仅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遭破坏,相反却从多方面促进了环境的保护。这令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好生羡慕!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