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永久中立——国策瑞士
  • 富甲天下——财富瑞士
  • 盛产名城——都市瑞士
  • 细品古镇朱家角
  • 阿里山
  • 日月潭
  • 中国人、西方人:神灵与宗教
  • 从拔管拉锯战说起
  • 千面童话王国
  • 合而不同——人文瑞士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如诗如画楠溪江<%=id%>



      楠溪江,原先头脑中的一个概念,现在印象中的一个形象。这个形象就似一根飘逸的彩带,清澈透明,秀丽似深闺处女,洒脱如江南才子。一条并不十分惹眼的江,却酝酿出了那么清醇的美酒,味厚且甜美。几百年乃至一千多年古老中国的文化,浸透了这条江。我甚至都怀疑,一不留神,那江水中便会跳出些许行楷文字和淡雅的中国画来。
      清晨,从温州来到永嘉。随便找了旅馆住下后,马上出发去小镇。楠溪江沿岸小镇甚多,而且大多是古镇。我们计划,今天要去林坑、苍坡、岩头、芙蓉四个村子,准备第一个采访林坑。因为今天要住在永嘉,所以路程排列从远处向近处推进。
      出了永嘉县城不久,就看到了楠溪江。
      永嘉山清水秀。车子拐过几个弯后,我们就看到了山,山是青色的,有形。靠左边的是三个类似莲花瓣的山峰,非常美丽。靠右边的是一个人头形的山峰,有点儿像变形金钢的头。山下是一片长势非常茂盛的庄稼地,地里有一座古老的房子,透着沧桑。我们以为这就是芙蓉村——今天我们即将拜访的古老村落之一,听说那个村子就是因靠近三瓣莲花峰而得名的。一打听,却不是芙蓉村,而是南岩村。在这里生活,真有点得道成仙的味道。
      从南岩村走过不久,就看到了楠溪江。
      太美了!简直就是一幅画!
      只见大山之下一条清江、片片沙洲,间或有小竹排飘过。楠溪江素有“三十六湾七十二滩”之美称。岸边风吹树影轻拂,淡雅无声,好像一下子回归了大自然,又好像一下子返璞归真。我似听见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在吟诗:“清旦索幽异,放舟越垌郊。莓莓兰渚急,藐藐苔岭高。”谢灵运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创作了他的山水诗。当年他*上不得意,被放逐于此,遂成就了他的山水诗作,并得以流传千古。更有他的狂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分一斗”流传于世,遂有“才高八斗”之成语。难怪谢灵运有如此的才气,楠溪江这里就是让才气涌现之地。有这等山水,才会有这等才子。
      我发现,在楠溪江沿岸,凡有山有水的地方,必然有古老的建筑。没有了古老的建筑,只剩下山水,便让人感到缺少些许人气。在这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可谓和谐统一。楠溪江到处是古民居。就是这么一段带沙丘的江水,又是我们随机下的车,并没有刻意地寻找景点,就有山有水有民房。民房檐上像江浙一带通常见到的那样,挂着几个大红灯笼,洋溢着喜庆的色彩,也给这一片青山绿水点缀出点点鲜艳。
      这时,一只竹排飘了过来,竹排上放着橙红色的什么东西,远远地看不清,只感觉色彩很艳丽。背景的青山,近处的碧水,一只小小竹排在江中游走,顿使画面生动起来。
      我们在楠溪江畔流连了好一会儿,才上车继续前行。
      楠溪江沿岸坐落着很多古老的村落。这一条江水,也可以说是浙江省一条重要的文脉。有资料说,楠溪江畔之所以有诸多古老村落,是基于几种关手每家每户兴旺发达的考虑。土地肥沃,水源丰沛,这是其一;由于楠溪江在浙东,靠近大海,每年夏秋之交,常有台风暴雨侵袭,古老村落在选址时,一要考虑建村于高处,二要考虑濒临“腰带水”。古时把河水分为“反弓水”和“腰带水”,人们认为“反弓水”留不住,不利于人的生产生活。即使有的古老村落建在“反弓水”上,也会采取一些措施化“险”为夷。这是其二;地域偏僻,便于避祸,这是其三;楠溪江虽然不长,但是曲折蜿蜒,地形丰富,相隔不远之地,气候竟然也有较大差别,小气候良好,这是其四;其五当然就是有山有水,景色优美,适于人类居住了。
      楠溪江有如一条彩练,把那些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古老村落像一颗颗明珠般地串了起来,这些明珠便由此嵌在了江水两岸,虽然古老,却仍然熠熠生辉。
      净顾上欣赏美景了,没想到走错了道。哪里知道这里有两个林坑,从福佑一下子就走到岔道上去了。虽然是走错了路,可是也有收获,那就是边走边看楠溪江。我们看到了楠溪江的多种身姿,无论是缓淌还是激流,都是那么清丽可人。楠溪江是瓯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永嘉县西北部溪下乡的大青岗,海拔1271米,在清水埠汇入瓯江东流入海,全长145公里,流域面积2429平方公里。楠溪江水三分之二穿永嘉而过,我们走永嘉的古镇,可以说就是沿着楠溪江走。确切地说,是由楠溪江给我们引路——虽然此刻引错了。这条道刚刚修过,路况很好,也难怪我们走错——太好走了,不知不觉就一直走下去了。路上时不时地停下来欣赏楠溪江、拍照楠溪江。在不同的地方,楠溪江有着不同的风韵。在深山里,清澈的江水哗哗流去,无人欣赏,无人叫好,但它依然有声有色地前行。有树枝向下轻吻着水面,那种爱意,那种恋情,很让人感动,更有一番野趣在其中。最让我意外的是,在一片山野之中,竟然看到一座基督教堂。白色的教堂孤零零地矗立在田野之中,肯定很有年头了。那里几乎见不到什么人,怎么会有教徒去做礼拜?可是这座教堂分明刚刚修葺过,很整齐。这也算做一奇吧。
      就这样走了下去,一直到再问路,才知道走错了。这时已接近晌午时分。从原道返回,再到福佑,已是正午。从福佑到林坑还有二个多公里山路,而且据说路况不太好,我们决定放弃林坑,马上去下一个目标——苍坡村。
      我们似乎是专为看楠溪江才走错道的。
      楠溪江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温柔多姿,清丽典雅。可是,没有想到,就在我们离开楠溪江之后仅两个多月,楠溪江就一改恬静内敛的性格,突然变做了暴君。
      去年8月12日晚8时,14号强台风“云娜”在浙江温岭石塘镇登陆。“云娜”——挺温柔的名字,却具有极强的破坏力——登陆后,突然改变西北向的移动路线,转头向南,直扑西向,穿过永嘉,冲向丽水市,使永嘉县遭受了一场大水灾。著名的风景线楠溪江沿岸十多个乡镇笼罩在一片汪洋之中——强台风引来的是大暴雨,长达17个小时,雨量高达600毫米,历史罕见。秀美的楠溪江变得面目狰狞,暴雨、山洪、海潮汇聚一起排山倒海般涌来。在此危急时刻,县委、县政府全力组织抢救。就在我们走过的福佑村,楠溪江的洪水眼看就要破堤而入时,县委书记亲自指挥全村群众迅速转移到高处。当日夜里,洪峰终于越过堤坝,淹没了村庄,由于转移得及时,全村无一人伤亡。
      就在“云娜”即将登陆之时,永嘉东皋乡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女干部奉命赶往她所联系的村,去组织群众转移。一路上顶着狂风暴雨,随时都有被刮下山涧的危险。女干部一路走,一路吓得直哭,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在洪水到来前赶到了村庄。全村老少都十分感激她。
      由于县委、县政府组织及时、得力,在此次大灾难中永嘉全县仅死亡3人。
      这就是楠溪江!它可以温柔似丝毯,也可以暴怒成野兽。风雨过后看江水,风景依然。现在又是一个春天,回望楠溪江,依然是“春来江水绿如蓝”,或问:能不忆江南?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