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难忘的复活节经历
  • 无言的史书——贺兰山岩画
  • 居津而津的美国小夫妻
  • 美国两党*的弊端
  • 文化有差异信仰有不同
  • 新年快乐!维也纳
  • 亚马逊河,缔造生命王国的血脉
  • 惊心动魄亚成逊
  • 亚马逊鸟趣
  • 人生旅程的展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四海之内皆兄弟<%=id%>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从上一期起,我们刊物多了四位顾问,他们是:澳大利亚的邱维廉先生、邵群先生,英国的单声先生、于兴国先生。
      为什么要请几位海外的华人领袖作为本刊顾问呢?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环球花雨》(地理篇)是一本国际性的刊物,以宣传中国及世界的积极的、华美的文化为主旨。每一期,我们都会有两组主打稿件,一组是中国的,一组是外国的。我们很希望我们的刊物能与世界文化融为一体,向我们的读者尽可能多地介绍各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生存状况。这样,我们就需要与外界沟通,希望能及时得到海外华人的帮助——提供信息,交流情况,扩大发行。
      我们最初认识的是于兴国先生。他是英国伦敦的一位牙医,在国外已经生活了几个年,他从5岁时离开中国,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这是一位爱国华人。我们是在英国采访时认识他的。我们的老朋友华庆昭教授(也是我们的顾问)曾经在本刊著文,向我们的读者介绍过于兴国先生。不为别的,就为于先生的一片爱国热情。他个人花费了8万美元为北京申奥贡献力量,最忙时,连自己的牙科诊所都不得不暂时歇业。2002年9月,我们在伦敦拜访了他,从那以后,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们回国后不久,当年的12月份,他就来到了天津。最令人尊重的是,他到北京,先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到天津,参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到南京,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路走下来,他受到多次爱国主义教育。这不是哪个人让他这样做的,而是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他自觉自愿接受的。在海外几十年,他的一颗中国心丝毫没有变。现在他是“全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首席副会长。为了支持我们的刊物,也为了向英国的华人宣传祖国,他自费订阅我们的《环球花雨》100册,免费赠送给英国的华裔朋友。于是,在敬佩的同时又多了一层感谢。
      2004年我去澳大利亚访问,不期与于先生在悉尼相会。他是为了出席大洋洲中国丰口平统一促进会成立大会来到澳大利亚的。4月22日召开成立大会,23日晚间,澳洲和平统一促进会在悉尼金龙星海鲜酒家举办了一次慈善晚会,晚会的名称是“侨心光明万里情”,是为派遣一支医疗队去邓小平的家乡四川广安给老百姓治疗白内障筹款。在这次晚会上,于先生又介绍我认识了全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单声先生。于先生与单先生夫妇一起到酒店大门口去接我。
      由于这次慈善晚会是澳洲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的,那么我也就认识了.该会会长邱维廉先生(邱先生同时担任澳洲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与大洋洲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和澳洲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邵群先生。这也就为日后我邀请他们四人担任本刊顾问打下了基础。说起来也很有意思,当我刚刚认识于先生不久,于先生就热情邀请我去澳大利亚,他说澳大利亚有他两个最好的朋友——邱维廉与邵群。他对邱先生十分敬佩,说邱先生为了祖国统一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给我的电子邮件中这样写道:“邱维廉先生是一位非常爱祖国、爱中华民族的侨领:他永远出力出钱、口无怨言,我们都很佩服他,所以一有机会就去支持他{他是个很知名的世界侨领——在澳洲、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及英国、美国、东南亚、非洲等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努力(我觉得他是个国宝)!”
      从澳大利亚回来后,我们即着手为聘请四位海外华人领袖做顾问而进行准备。在于先生与华先生的帮助下,单声先生、邱维廉先生、邵群先生都欣然接受了本刊之聘。于先生当然更是热情洋溢地接受了这一聘请。
      更巧的是,2004年国庆节前夕,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北京召开理事大会(在这次会议上贾庆林同志出任该会会长),他们四人都有幸被邀请来到北京。这样:我们又有了再一次相会的机会,而且就相会在北京。
      9月30日,在北京的华侨大厦,我们相聚在一起,只有单声先生未到,他有要事无法分身。我们在一起谈商业,谈尹J物,谈统一,谈未来。难得大家有机会坐在一起畅谈。借此机会,我向他们三位颁发了聘书。并相约,下一次一起到天津来。
      10月1日,我特地到京西宾馆拜访单声先生。单声先生就是那位在温家宝总理访英期间召开的座谈会上,当面向温总理建议制定“统一法”的华侨华人领袖。在京西宾馆,我们交谈得很是投机,从台海局势到《环球花雨入从个人经历到约稿组稿。然后我把聘书交到单先生手里。至此,此行的任务圆满完成。
      别看他们几位都在国外旅居几十年,但是仍然关注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并愿意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相信,随着交往的深入,我们之间的友情会更加深厚,我们的《环球花雨》会办得更加出色。
      这正是: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皆兄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