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难忘的复活节经历
  • 无言的史书——贺兰山岩画
  • 居津而津的美国小夫妻
  • 美国两党*的弊端
  • 文化有差异信仰有不同
  • 新年快乐!维也纳
  • 四海之内皆兄弟
  • 拳拳中国心
  • 亚马逊鸟趣
  • 人生旅程的展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天文 >>自然地理

    世界的南方——澳大利亚<%=id%>



      “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的原意为“南方的”、“南面的”.在古代欧洲,澳大利亚这个名字就是“南方”的意思。。公元前4世纪,天文学家、哲学家亚里干多德提出一个著名的假说:地球要保持相对平衡,南北两端必须各有一块陆地,而且可能是南重北轻,否则,这个球状体的世界就会翻来倒去。后来,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希帕库根据对称原理提出,如果南半球没有一块陆地,地球就无法保持平衡。他把这块想像中的陆地称为“南方的大陆”。公元2世纪,著名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托勒密把这块“想像中的陆地”第一次画入了世界地图。此后,人们就一直想要找到这一块“南方的大陆”。直到17世纪初期,欧洲人才发现澳大利亚,以为这块大陆一直延伸到南极点。1642—1644年,荷兰航海家塔斯曼探明澳洲还不是南方的“未知大陆”,而是一块新大陆。荷兰人把这个地方命名为“新荷兰”、但是,直到1770年英国的库克船长占领澳大利亚东海岸,宣布其归英国所有,这块“南方的大陆”才正式由移民史起笔书写它的开发史和文明史。不久后。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流放地。1788年1月26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运送囚犯的船队抵达澳大利亚。正式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一天被确定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为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英国人将登陆地点命名为“悉尼”。1814年,英国海军军官弗林德斯完成环澳航行后,建议把这块并非人们预想的“南方的大陆”的新大陆定名为“澳大利亚”。1817年,“澳大利亚”作为标准名称被正式用于地图印制和书籍出版。
      溪大利亚拥有世界上地藐最平坦的大陆,罕圪海拔只有300米左右,位子大陆南部的澳大利亚山脉主峰科西阿斯科山海拔 2228米,为大陆最高点。大陆中部的北艾尔湖位子海平面以下 16米。系大陆最低点。澳大利亚地形可分为五个不覆地形区:东部沿海平原,有一望无际的沙滩和举世闻名的大堡礁:东部山地。有婉蜒3860公里的溪大利巫山脉:中部低地是宽广无垠的牧场和大片的红树林沼泽地:西部高原有世界上现存的最原始、最荒凉的阿纳姆地和保存完好的土著人村落:西部沿海平原,有茫茫流沙随风移动和雄伟壮观的“南澳地垒”。还有地势险峻的悬崖跟裂岩。澳大利亚号称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方“.沙漠化严重。沙漠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0%,最大约沙漠是维多利亚大沙漠,位于澳大利亚中西部。澳大利亚还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它的主要河流大都集中在大陆的东南部山区。墨累河一达令河水系是澳大利亚最大、最主要的水系。
      澳大利亚一年四季阳光充足,一年中会有342个日子是大晴天。澳大利亚共有两个气候区,北面(也就是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属于热带区,其余的地方属于温带区。
      澳大利亚国土面积近77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六位、大洋洲第一位。东西距离4000公里,南北距离约3700公里,可谓广衰无垠。澳大利亚共分为6个州、一个地区和一个首都直辖区。6个州分别是新南威尔士、昆士兰、维多利亚、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一个地区系北部地区:首都直辖区即堪培拉、除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等众所周知的国际化大都市之外。人口在一百万以上的城市还有珀斯和阿德莱德。
      澳大利亚融会大自然景色的现代国际大都市生活风情,聚合世界多元文化,既和谐其荣又形式强烈反差,给人们的生活预设了多种可能性。多姿多彩的城市,神秘送人的旷野。阳光灿烂的海滩,五彩缤纷的珊瑚,一望无际的草场,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吸引了众多目光,使溪大利亚成为世界各地旅游者非常向往的地方。澳大利亚还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70%的羊毛产自这里。在溪大利亚牧场做几天牧民也是不错的选择……旅游业是澳大利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每年的旅游收入都在300亿溪元以上。
      澳大利亚是个移民国家、人口来自世界各地。虽然按比例来说。澳大利亚人口中依然是以英裔白种人占据首位。但近几个年来从亚、非以及北美洲移居澳大利亚的人已成为澳大利亚人口增长的最直接因素。举例来说。悉尼的390万人口就分别来自140个国家,其中华人就有40万:这些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共同开发和繁荣着古老而神秘的“世界的南方”——澳大利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