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 | 注册
科普之友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动物世界 >> 动物趣味知识 >> 正文  

介绍一下蜂的类型和种类。

来源:N       更新时间:2009-12-9
 
gek.koenigerandkoeniger1998

  分布:仅发现于马来西业的沙巴州绿努山区。

  形态特征:工蜂体长10~11mm,体色较深、多为暗黑色,当地又称“黑色蜜蜂”,其鉴别特征为后腿从基节到跗节末端呈棕色。

  生物学特性:生活在海拔1700m以上的山区,穴居,在树洞里营造复脾蜂巢,当胡蜂接近巢口时,守卫蜂腹部上举,臭腺外露,而东方蜜蜂不暴露臭腺。婚飞时间为上午10∶44~13∶12时,高峰期在中午12∶00时。雄蜂体重107.1mg,贮精囊内精子数130万。

  经济价值:可以驯养为饲养蜂种,也是当地的传粉昆虫之一。

  ⒐苏威拉西蜂apisnigrocinctasmith1871

  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群岛和菲律宾。

  体形比当地的东方蜜蜂稍大,唇基和足略带黄色,工蜂体长约11mm,体色也较东方蜜蜂浅,通过综合形态分析,两者差异较显著。

  雄蜂房封盖内没有像东方蜜蜂的茧,房盖上也没有像东方蜜蜂一样有小孔。婚飞时间为14∶15~17∶30。m.s.darmus和g.w.otis认为该蜜蜂可分为2个亚种,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为指名亚种(apisn.nigrocincta),分布在菲律宾的原定名为东方蜜蜂(apisceranaphilippinaskor)的应为苏拉威西蜂的菲律宾亚种(apisn.philippina)。

  生物学特性:穴居,营造复脾,其余生物学特性与东方蜜蜂相似。

  经济价值:已部分驯养为饲养蜂种,可取蜜,为当地的传粉昆虫之一。

四、东方蜜蜂的亚种
  ⒈蜜蜂品种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蜜蜂品种,实际上是指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的同一种蜜蜂,由于地理上的隔离,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亚种,因此也称为地理品种(geographycalrace)或自然品种(naturalrace)或原始品种(originalrace)。譬如,通常所称的中华蜜蜂和印度蜜蜂即是东方蜜蜂种下的不同亚种或地理品种。

可见,“品种”一词,在蜜蜂上的含义,并不同于其他家养的动物。在猪、羊、牛或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上,品种是人类有目标、有计划的选育种的产物;而蜜蜂的地理品种,则是原产地自然选择的结果。蜜蜂的物种进化,由中新蜜蜂(apismiocenicahong)到现代的蜜蜂至少已有2,300万年的历史;而智人,仅在数十万年前,才由生活在非洲大脑较小的直立人进化而来的。由于,在物种的进化上,蜜蜂远比人类更古老,再加上它是以再生营养─王浆哺育其幼虫,其差异甚微;而且,蜜蜂必须在广阔的空中进行交配,人类难以控制其交配行为,因此,其现存的各种类型,在发展上受到人类的影响甚少。这是蜜蜂和其他家养动物之间的基本差别。蜜蜂的地理品种,虽能适应原产地的环境条件,但却往往不符合养蜂业的经济要求。所以,还必须加以人工改造,在某种意义上说,现有的地理品种,仍然是育种上的原始材料。

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到,蜜蜂的不同地理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代表着不同的遗传型,适应于不同的环境。甚至在一个地理品种内,尚存在着适应于特殊环境条件(气候、蜜源和病敌害等)的不同生态类型(ecotype)。譬如,中华蜜蜂亚种下尚可分为华南生态型、华北生态型等。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引种或育种方案,都必须充分重视遗传上的变异,以保证取得最佳的效果。为了保存这些宝贵的育种资料,许多国家采取了种种措施,建立了蜜蜂的基因库。深入了解关于蜜蜂地理品种和生态型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蜜蜂的形态特征,是区别品种的依据。早期,养蜂业上几乎只用体色特征来辨别蜂种。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某些不同的品种,却具有很相近的体色;而同一品种的体色,其变化幅度也很大。因此,单靠这种特征来识别品种,是很不完善的。现在,鉴别蜜蜂品种所采用的形态特征,有体形大小、体色、翅脉、绒毛、吻长等方面,并采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加以明确区分。

  ⒉东方蜜蜂的亚种

  东方蜜蜂分为6个亚种,即中华蜜蜂(a.c.ceranafabricius)、印度蜜蜂(a.c.indicafabricius)、日本蜜蜂(a.c.japonica)及喜马拉雅亚种(a.c.himalayamaa),阿坝亚种(a.c.abansisyunetkuang)、海南亚种(a.c.hainanayunetkuang),其分布见图1-9。




a中华蜜蜂  b印度蜜蜂c日本蜜蜂  d喜马拉雅蜜蜂  e阿坝亚种  f海南亚种

⑴中华亚种apisceranaceranafabricius

 为指名亚种,简称中蜂(图1-10)。原产于中国。除新疆、内蒙古、甘肃和青海西部之外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以西南、华中、华南的山区最多。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越南北部的东方蜜蜂也属本亚种,鲁特涅将伊朗东部、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东方蜜蜂也属于本亚种。

  工蜂体长10~13mm,前翅长7.5~9.0mm,喙长4.5~5.6mm。体色变化较大:工蜂触角的柄节均黄色,但小盾片有黄、棕、黑3种颜色。处于高山区中蜂腹部的背、腹板偏黑,低纬度和低山、平原区偏黄,全身披灰黄色短绒毛。蜂王体长14~19mm,前翅长9.5mm。体色有黑色和棕色两种,全身覆盖黑色和深黄色混合短绒毛。雄蜂体长11~14mm,前翅长10~12mm,喙长2.31mm,体色黑色或黑棕色,全身披灰色短绒毛。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本亚种产生了许多地理变异,大致可以分为5个生态类型:

  华南型分布于广东、浙江、福建及广西沿海地区。其特征是工蜂个体小,体色以黄色为主。分蜂性强,维持群势较弱,生产性能稍差。

 

华中型分布于浙江西部、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广东北部、贵州东部、四川东部和广西北部。工蜂个体比华南型大,体色黑黄相间,冬季偏黑色。分蜂性较华南型弱,维持群势较强。

  云贵高原型分布于云贵高原及四川西南部。工蜂体型较大,体长13mm左右,吻总长在5.00mm以上,体色以黑色为主,第3、4背板的黑色带达60%~70%左右,分蜂性弱,能维持2kg以上蜂量的群势,生产性能好。

  华北型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北,陕西及甘肃东部。工蜂个体较大,但吻短,耐寒性强,防盗蜂能力强,一般群势也可达2kg的蜂量。

  东北型分布于吉林省的长白山区、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部。工蜂个体大,主要为黑色,前翅外横脉中段常有小突起,耐寒性强,强群能抗-30℃以下的严寒,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每群蜂量超过2kg。

  ⑵印度蜜蜂apisceranaindicafabricius

  印度蜜蜂是东方蜜蜂的主要蜂种之一(图1-11)。

  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诸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东帝汶,以及中国云南省南端和海南省。

工蜂体长9~12mm,前翅长7.5~8.5mm、宽约2.85mm,后翅钩数平均约18.5个,喙长4.46~5.30mm,第6腹板长约2.35mm、宽约2.607mm。第3背板黄色(色度3.638±0.79),第4背板偏黑(色度2.041±0.14),第3和第4腹板的后幅宽小于4.00mm和3.10mm。蜂王体长约14~16mm,前翅长9mm,喙长3.0mm,触角基部、额区、足及腹部腹板红黄色。雄蜂体长11mm,前翅长9mm,喙长1.85mm,体色黑色。





印度蜂在主产区印度及其毗邻地区可分为3种类型:克什米尔型、山地型和平原型。克什米尔型分布在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北部,工蜂腹部细长,体色以黑色为主,前翅长约8.561mm,喙长约5.303mm,第4背板偏黑(色度1.985±0.24),是最大的一种类型。平原型分布在印度大吉岭以南的平原、高原以及斯里兰卡。工蜂体长8~10mm,喙长4.4~4.6mm,工蜂腹部以黄色为主,是个体最小的一种类型。山地型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山区,包括印度大吉岭以北、缅甸北部山区,延伸到中国云南南端,工蜂体长9~11mm,前翅长7.9~8.3mm,喙长4.7~5.0mm,体色黑黄相兼。

山地型和克什米尔型能维持1.5kg以上群势,分蜂性弱,每群年平均产蜜15kg以上。而平原型群势小,易分蜂,每群年平均产蜜约5kg。印度蜂适应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饲养,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等国,除了采用传统的老法饲养外,业已开始使用活框蜂箱饲养。对于印度蜂的生物学特性亦已开展一些研究,如已测出工蜂采集范围半径约为900m,山地型工蜂采回的花粉混杂率只有0.2%~0.3%;蜂王(平原型)产卵维持两年,每日产卵数可达900粒;当外界气温高达37~42℃时蜂王仍能正常产卵等等。

  此外,属于印度亚种不同生态型的,还有爪哇蜜蜂(apisceranajavanaenderl1906)和菲律宾蜜蜂(apisceranaphilippinaskor.1929)。

  爪哇蜜蜂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以及马来西亚半岛和帝汶岛。工蜂体长10.0~11.5mm,平均喙长3.42mm,前翅长7.5~8.0mm,体色黑黄,与印度蜜蜂相似。后足基跗节具8条花粉刷的刚毛带。第5腹板的镜区比后腺区短。蜂群维持1~2kg群势。一般每群能生产10~20kg蜂蜜。

  菲律宾蜜蜂分布在菲律宾群岛,以吕宋岛为主。工蜂体长9.5~11.0mm,前翅长7.0~7.5mm,喙长3.15mm,上唇基红色,第5腹板的镜区与相似的后腺区等长。体色黑黄,与印度蜜蜂相似。蜂群一般维持1~1.5kg的群势,分蜂性强。

  ⑶喜马拉雅亚种apisceranahimalayamaa

  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察隅河、西洛木河、苏斑里河、卡门河等的河谷地带,生存于海拔2~4km之间的山区,以墨脱、察隅、错那等县较多;云南西北部的迪庆州、怒江州北部。尼泊尔的东方蜜蜂也属于此亚种。

  工蜂体长11.0~12.0mm,吻总长5.11±0.05mm,右前翅长8.63±0.12mm、宽3.07±0.07mm。体色灰黄色或灰黑色,第3腹节背板后缘有明显的黄色区。第5腹节背板狭长,第3腹节腹板宽度超过4.00mm,但小于4.38mm;腹部细长,维持群势中等。

  ⑷阿坝亚种apisceranaabansisyunetkuang

 分布:四川西北部的阿坝地区、青海东部和甘肃东南部。

  工蜂体长12.00~13.50mm,吻总长5.45±0.08mm;前翅长9.04±0.13mm,宽3.15±0.05mm;第3+4背板长4.21±0.110mm,第4背板突间距4.46±0.14mm;肘脉指数4.06±0.57;第3、4腹节背板黄色区很狭,黑色带超过2/3;足及腹部呈黄色,小盾片棕黄色或黑色。分蜂性弱,能维持每群2kg以上的大群,能充分利用大宗蜜源,生产性能高,是进行地方良种选育的好素材。

⑸海南亚种apisceranahainanayunetkuang

 分布:中国的海南省。

  工蜂体长10.50~11.50mm;吻总长4.69±0.13mm;前翅长7.79±0.80mm,宽2.95±0.06mm;第3+4背板长3.84±0.07mm;第4背板突间距4.04±0.06mm;肘脉指数4.53±0.96。第3、4腹节背板呈黄色,小盾片黄色。分蜂性强,不能维持大群。

海南亚种因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山地型和椰林型2个生态型。

  ⑹日本亚种apisceranajaponicara.dosz.1887

  分布:日本列岛。

  形态特征:工蜂体长11.30~1.30mm,前翅长8.5~8.7mm,平均吻长5.25mm,工蜂体色以黑色为主,分蜂性弱,能维持1.5~2.5kg的蜂量群势(图1-12)。

  1997年笔者参观了玉川大学蜜蜂研究所试验蜂场,采用高箱(箱高约0.5m)饲养,于脾保留在巢脾下方,成熟蜂蜜在巢脾上部,中间用木条隔开,取蜜时取出上部贮蜜区,不伤及幼虫,所取之蜜为纯净的成熟蜜,每群可取优质蜂蜜约20~25kg。

  由于东方蜜蜂适应亚洲东南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生态条件,能抵御蜂螨、美洲幼虫腐臭病和胡蜂等3大主要敌害,较好地利用分散零星的蜜粉源,因此在中国的南部山区和印度的北部山区,采用活框饲养方法已显示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中蜂的特性是对我国生态地理条件的一种极好的适应,也是我国特有的生态条件形成的。
  一、中蜂群势小

  正常情况下,蜂群的群势取决于蜂王的产卵力和工蜂的寿命。蜂群的理论群势可通过蜂王的日平均产卵量和工蜂在繁殖期的平均寿命推算。由于中蜂蜂王的日平均产卵为750粒,中蜂工蜂的平均寿命为35天,所以中蜂的理论群势为:

中蜂理论群势(只)=750×35=26250(只)

  而意大利蜜蜂,由于意蜂蜂王的日平均产卵为1500粒,意蜂工蜂的平均寿命为35天,所以意蜂的理论群势为:

意蜂理群群势(只)=1500×35=52500(只)

  由此可见,中蜂的群势较小,只有意大利蜜蜂的1/2。

  二、中蜂3型蜂个体小

  中蜂的3型蜂其个体长度都比相应的意蜂小(表1)。

表1  中蜂和意蜂3型蜂体长
型别
中蜂
意蜂

蜂王
13~16mm
16~17mm

工蜂
10~13mm
12~13mm

雄蜂
11~13mm
14~16mm


  三、中蜂3型蜂的发育期较短

  中蜂3型蜂从卵到成蜂羽化出房的各阶段发育历期,除了蜂王外,工蜂和雄蜂都比相应意蜂的短(表2、图1)。

表2  中蜂和意蜂3型蜂各发育阶段发育期(d)
型别
蜂种
卵期
未封盖幼虫期
封盖期
出房日期

蜂王
中蜂
3
5
8
16

意蜂35816
工蜂
中蜂
3
6
11
20

意蜂361221
雄蜂
中蜂
3
7
13
23

意蜂371424


蜜蜂发育日程,特别是卵期,未封盖的幼虫期、封盖蛹期和幼蜂出房的日期,是推测群势发展,有效利用蜜源、预测分蜂、培育蜂王,推断失王日期,切割雄蜂蛹,准备适龄雄蜂等养蜂技术的理论依据。

  四、中蜂巢房较小

  中蜂3型蜂巢房比相应的意蜂巢房小(表3)。中蜂雄蜂的封盖呈“笠”状,且尖顶有小孔(图2)。

表3  中蜂和意蜂3型蜂巢房大小

蜂型中蜂
意蜂

对边距(mm)深度(mm)对边距(mm)深度(mm)
工蜂
4.81-4.97
10.80-11.75
5.20-5.40
12.00(平均)

雄蜂
5.25-5.75
11.25-12.70
6.25-7.00
15.00-16.00

蜂王
φ6.00-9.00
15.00-20.00
φ8.00-10.00
20.00-25.00






五、尚于利用零星蜜源

  中蜂具有嗅觉灵敏、飞行敏捷和可采低浓度花蜜的特点,有利发现和利用零星蜜源。

  中蜂嗅觉灵敏,善于发现零星分散的蜜粉源。

  中蜂飞行灵活敏捷,善于避过胡蜂和其他敌害的追捕,有利利用山区蜜粉源。

  中蜂与意蜂不同,可采集浓度较低的花蜜,有利利用花蜜浓度较低的蜜源和在花蜜浓度较低时就可抢先采集。

  研究显示,当花蜜含糖浓度30%~40%时,两者采蜜量差异不显著,50%~70%的,意大利蜂高于中蜂9.28%,低于20%时,中蜂采蜜量高于意大利蜂9%以上。

  中蜂尚于利用零星蜜源,可做到无大蜜源时饲料自给有余。

  中蜂尚于利用零星蜜源是中蜂能适应山区丘陵地区生存的重要因素,也是中蜂比较稳产的保证。

  六、工蜂扇风头朝外

  在炎热季节,蜜蜂常常要通过扇风来增强蜂巢通风,从而降低巢内温度。西方蜜蜂扇风时,是采取头部朝向蜂箱巢门的姿势扇风,将风从蜂箱中抽出。而中蜂则相反,中蜂扇风时采取的姿势是头部朝向巢外,将风鼓进蜂箱(图3)。中蜂的这种扇风方式,一方面将外界较冷的空气扇入巢内,使得箱内较湿热的空气冷却成水气,并凝结在箱壁形成水珠,另一方面致使巢内的湿气难以排除,而导致巢内相对湿度较高。

  广东昆虫研究所刘炽松、赖友胜等的测定显示,中蜂巢内常年可保持湿度在80%~95%之间,大流蜜期的雨天可高达100%。这样的湿度是对中蜂生产较高浓度的蜂蜜和对蜜蜂疾病的防治不利。




七、中蜂不采胶

  中蜂不具采集蜂树胶的习性。中蜂营造巢脾,粘固框耳,填补箱缝隙都完全用自身分泌的纯蜡,而不采集植物的芽苞、树皮或茎干伤口上的树胶来补充。因此,中蜂巢脾熔化提取的蜂蜡,不仅颜色洁白,而且熔点比较高,中蜂蜡的熔点66℃,意蜂蜡的熔点64℃。

  在新法饲养的情况下,中蜂不采树胶在检查蜂群时容易提取巢框,管理方便,但蜂群在转地饲养时,受震动容易发生巢脾断裂的现象。

  中蜂不采胶,所以不生产蜂胶。

  八、怕震动易离脾

  蜂群受到轻微震动后,工蜂即会离开子脾偏集于巢脾的上端及旁边(图2-4),若受到激烈震动就会离开巢脾住箱角集结,甚至涌出巢门。中蜂怕震动易离脾的特性,虽然在取蜜时很容易抖蜂取蜜脾,但对长途转地饲养是很不利的,会使幼虫长时间得不到哺育和保温,造成幼虫死亡,致使到达目的地后群势严重下跌的现象。

  针对中蜂怕震动易离脾的特点,在中蜂饲养管理中要注意,蜂群排放的场所要僻静,平常管理蜂群操作要轻稳,避免过大振动,扰乱蜂群生活。




 九、易逃群

  中蜂对自然环境适应极为敏感,一旦原巢的环境不适应生存时就会发生迁栖,另寻适当巢穴营巢。这是中蜂抗逆性强的表现,它有利中蜂种族的生存及繁衍。但中蜂的这种习性,常常给养蜂生产造成损失。因此,称之为“逃群”。针对中蜂逃群的原因,为中蜂创造较好生存条件,采取防中蜂逃群饲养管理措施,是养好中蜂的重要环节。

  1.单群逃群

  ⑴中蜂逃群的原因

  巢内缺蜜当外界蜜源枯竭,或因盗蜂导致巢内缺蜜时,蜂群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易发生逃群。

  病虫敌害侵袭中蜂由于幼虫病严重,或受到巢虫严重侵扰或胡蜂袭击,对蜂群的生存构成威胁时,便会弃巢迁逃。

  异味刺激新法饲养的中蜂,若使用有浓重木材或油漆气味的新箱,或蜂箱、巢脾和巢框等被汽油、农药、消毒剂等污染,具有异味均会引起迁逃。

  震动惊扰蜂群在过箱、转地、防治病害、检查时受惊扰,或是蜂箱放在木楼板过道,行人经常走动震惊蜂群也会发生迁逃。

  盗蜂严重中蜂被盗,导致蜂群缺蜜或严重干扰蜂群生活时易逃群。

  气候不宜由于气候因子,如严寒和酷热,威胁蜂群的生存,蜂群维持蜂群繁殖所需温度和湿度时易引起逃群。

  ⑵逃群前兆

  工蜂出勤减少,哺育幼虫次数减少;

  工蜂叼食2d以上的幼虫,造成巢内无子状况;

  蜂王依然产卵,但接受到的饲料减少,产卵量减少;

  工蜂没有像分蜂活动那样追逐蜂王,有一些工蜂(包括采集蜂)吸饱蜜汁后,停留在巢脾上部一动不动。

  ⑶逃群发生时间

  一般当群内已没有幼虫及很少蛹时,在上午发生逃群。

  ⑷逃群发生情景

  逃群时全群倾巢蜂涌而出,直飞空中。多数蜂群不在蜂场停留,直飞远处的新址,也有的蜂群在蜂场周围的树杈上停留,但停留时间很短。

  蜂群逃群之后,旧巢脾上几乎没有蜜,也没有幼虫和残留的幼蜂。

  ⒉集体飞逃

  当蜂场中有一群蜂发生飞逃时,常引起其他蜂群一起飞逃,各群的工蜂集合在一起,在蜂场附近的树杈上结成大型蜂团,所有飞逃蜂群的蜂王都聚集在大蜂团中。由于各群的气味不同,在这种大蜂团中发生围王现象,结果多数蜂王被围而死亡,工蜂之间也互相厮杀,造成蜂场的严重损失。

  如1974年12月14日,福建省南靖县南坑乡南塘大队养蜂场,有116群中蜂运往厦门,采大叶桉繁殖,开箱后的次日下午9∶00,有6群蜂同时拥出巢门飞逃,飞逃群在蜂场上空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动物世界:

  • 下一个动物世界:

  • 茶隼竟被高尔夫球凌空击落 救助人

    小猴子发现人类暗藏摄像头 神情淡

    斑马与驴杂交后代首次面世 骡子也

    一群土拨鼠与八岁男孩成好友 绕其

    现实版《猫和老鼠》上演 勇敢小鼠

    环球博览:新德里街头出现“笼中

    英水族馆诞生水獭幼仔 通体白色眼

    英海岸发现巨大尸体 海中霸主须鲸

    组图:美国一渔民用渔网捕到世界

    日本东京水族馆白鲸吐出圆形水泡

    自然界的美丽蛇王 绝对惊艳!(组

    非洲犀牛被盗猎者大肆猎杀 已濒临
    动物趣味知识
    自然地理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野生动植物贸易网上数据库
    普通自然地理[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属于哪例地震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冰岛近期还有火山爆发 最危险火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人造肉饼”有望明年问世 造价
    宇宙奥秘
    [航空航天]德研发3D电影网络与卫星传输技
    [航空航天]美国成功测试新一代载人飞船火
    [宇宙探索]太空神秘红色发光喷射现象解密
    [航空航天]探秘中国北斗导航卫星:最高机密
    未解之谜
    [麦田怪圈]麦田怪圈引发的太空猜想5视频
    [麦田怪圈]麦田怪圈隐藏了什么?(2)视频
    [UFO飞碟]神秘UFO光临常州新闻飞碟UFO [
    [UFO飞碟]天文学家称2015年前或能发现外
    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香港青少年为思觉失调高危群 可
    [生物*医学]专家称“超级细菌”难治易防
    [生物*医学]孕妇吸烟对未来孩子有隐患 相对
    [生物*医学]研究发现青少年用头顶球1000次
    动物世界
    [动物趣味知识]保护动物的儿歌有哪些? 
    [动物趣味知识]悬赏!现阶段动物保护主义海报
    [动物趣味知识]人和鼠的5httlpr和a218c基因有
    [动物世界]呆萌哈士奇网络爆红 囧表情加设
    科普文章
    [科学考古]东阳甲龙联合发掘已露背甲 或还
    [医药健康]修改血液干细胞基因可清除黑色
    [物理教学]指导:高一新生的物理学习方法
    [物理教学]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时间分配情况
    [力学]关于物理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动
    [物理资讯]基本粒子的相关介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使用本站前必读
    Copyright © 2007 - 2011 科普之友( www.kepu365.com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