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考古专家发掘出
  • 中俄专家首次联合
  • 秘鲁金字塔发现巨人遗骨
  • 伊拉克重现楔形文字之父的生活
  • 寻找沉睡海底的千年古城
  • 中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纸质包装广告
  • 俄发现一亿年前人造三维地图
  • 哈萨克斯坦考古学家发现古康居国将军墓
  • 英国科学家宣称人类祖先是33位女性
  • 考古学家发现伦敦古罗马时代的旧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从美台解密文件看两蒋的悲剧<%=id%>

    美国务院新近公布的一九六九到一九七二年的中美关系文件,有不少蒋介石和尼克松总统的函电往来,以及罗杰斯国务卿访台和美驻华大使马康卫多次晋见蒋的谈话记录,当然也有一九七○年四月蒋经国访美与尼克松会谈的记录。这些文件展现的蒋介石先生,基本上是以不变应付变动不居的变局,而蒋经国为了要做孝子,则是紧守父训,亦步亦趋,结果当了陪葬的祭品。从好的方面说,蒋介石是坚守原则,择善固执;从坏的方面看,蒋长期活在梦想(反攻大陆)的天地里,已与真实(reality)完全脱节,造成他思想的僵化,不为外物所动。这样的领袖,主宰台湾命运数十年,自是难免种下许多恶果,台湾今日外交与国际处境的艰困,蒋老先生是难辞其咎的。现在看看文件告诉我们的一些实例。

    一九六九年八月罗杰斯国务卿访台,在三号那天和蒋介石举行会谈,马康卫大使事后给国务院的电报记载,蒋对罗杰斯说:“美国的外交政策在杜勒斯时代是正确的,而自杜以后,就不是界定得那么清楚了。”(notsowelldefined)这句话反映蒋仍沉缅在杜勒斯时代中美之间的峥嵘岁月,可是杜勒斯是冷战时期美国*最力的国务卿,他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蒋不思与时俱进,却仍陶醉于往昔的好日子中(goodolddays)。从另一角度看,蒋这句话对罗相当不礼貌,无疑指罗远不如杜勒斯。

    这时罗杰斯就不怎么客气了,说是美国“不能把时钟倒转(cannotturnbackclock),再回到杜勒斯─艾森豪或是甘迺迪时代”。至于“中华民国”回大陆之事,罗说:如果“中华民国”以和平的*方法回大陆,美国将乐见;但如用任何军事冒险的办法,就不切实际了。

    马康卫给国务院的电报指出,蒋把一九四九年以来,自由世界在亚洲的灾难,都归咎于美国让中共攫取中国大陆,这是蒋弹了多年的老调,弹了二十年还在弹,罗杰斯怎么听得进去?

    一九六九年元月加拿大、意大利将承认中国的报导甚嚣尘上,美国对“中华民国”如何因应此一变局至为关切,训令马康卫面见蒋“转达美国希望蒋坚持到底,不主动断交的期待,看看能否拖延时间或是大陆因“中华民国”不撤馆而拒绝。蒋对马回顾了一九六四年与法国缔交的痛苦经验。蒋说当时他听了美国的劝告,“中华民国”在巴黎的外交人员坚守岗位不撤退,结果在那几个星期内,“中华民国”在法国的外交官受尽屈辱,“中华民国”的尊严扫地,到头来的外交官几乎是被戴高下令驱逐出境。基于此一惨痛教训,蒋说他无法接受美国关于加义两国将承认中共的劝告。他毫不犹豫的表示,只要左翼的意大利政府宣布承认中共,“中华民国”在意国的外交人员一天都不会多留。

    蒋介石告诉马康卫,他这样断然的作法,除了能保存:“国格”外,说不一定还会有“吓阻效果”(adeterrenteffect),因为这些国家必须在“中华民国”与中共之间有所选择,而不能左右逢源,其言下之意是这些国家会选择“中华民国”,这真是愚不可及的想法。道理很简单,假如他们选“中华民国”,何必考虑与中共建交呢?

    一九七○年四月蒋经国以行政院副院长身分访美,二十一日那天晚上尼克松在白宫设国宴款待蒋,宴会之前,二人举行了一个小时的会谈,美方的翻译是华沙会谈的译员安德生(DonaldAnderson,后来做过驻香港总领事),据安德生所作的会谈记录,蒋先给尼一封他父亲的亲笔信,然后对尼说,他要“转达他父亲对几桩有关共同利益事情的想法”,所以蒋只是遵父命转述他爸爸的想法,而非他自己的想法。究竟这是蒋为了孝顺,向他父亲脸上贴金,还是假借他父亲的名义,说出自己的想法,无从可考。此事不难叫人看出,蒋经国终其一生,都活在他父亲的阴影下,少了独立的自我,因而影响他可能有更大成就的机会和潜力。以下是蒋向尼克松提出的他父亲的六点想法:

    (一)国际局势与尼克松主义:蒋支持尼克松主义(TheNixonDoctrine)。

    (二)台湾的安全:蒋忧虑大陆会以珍珠港的突袭方式攻击台湾。

    (三)大陆情势:中共面临苏联的威胁,正利用美国藉华沙会谈来减轻苏俄的压力,分化美与“中华民国”的关系。

    (四)中苏关系:美国须考虑一个苏联控制的中国大陆的后果。

    (五)亚洲集体安全:蒋一贯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欲藉亚洲集体安全制度把美国套牢。

    (六)美国对台军援:蒋说他并不想向美国要求更多的现代武器,只是要美国协助提升台湾防务的“质”而非“量”。

    就这样蒋经国结束了他一小时和尼克松的对话,无一语及于已经严重的美与中共关系“正常化”的新局,更糟的是,他只是他父亲的传声筒。

    一些研究中美关系的学者专家们认为,尼克松把蒋经国请到华府,待以国宾之礼,不过是要透过儿子向爸爸说“再见”(goodbye)而已,从此尼克松就可以坦荡荡的追求新的爱人中共了。蒋氏父子竟不察,仍为尼信守对“中华民国”的承诺甘言所惑,相信尼是始终不渝的挚友,恐怕这就是两蒋真正的悲剧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