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据典考证:李敖:哗众取宠是捧人的
  • 重温林语堂魅力:安座藤椅 体悟人生潮起潮落
  • 曹禺逝世十周年 宝岛五月盛吹曹禺风
  • 简体字视同错别字 台教育部门决策引发争议
  • 大溪档案解密 2·28蒋介石是元凶?
  • 台官方考试明年大变革 渐完成绿色革命
  • 台湾南岛语言 有古民族文化遗风
  • 蒋介石日记涵盖内容广泛 有助解释历史疑问
  • 台湾五大意象征图评审结果公布 玉山获大奖
  • 挖掘民国时期旅游资源 江浙推民国文化游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慎终追远与数典忘祖<%=id%>

    文/远猷

    清明是中国人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日子。每到这个时节,人们洒扫庭除,焚香祭祖。许许多多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则不顾舟车劳顿,亲到陕西公祭黄陵。祭奠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是人们的心情是一样的:表达中国人薪火相传、不忘根本的民族情愫。

    在台湾,清明前后,民众除了祭奠祖先,还会通过各种方式追思先贤。清明时节雨丝飘飞,这种习俗从来没有改变过。当年闽粤先民渡海到台湾,筚路蓝缕开基肇业的同时,他们不忘故人故土,努力留存文化印记,他们将自己的村落取名“泉州”、“潮州”,将祖籍地作为“堂号”标记在门楣上,请来故乡的神明作为庇佑,活着时心向中原,死了墓碑还要朝向故土,墓碑上还要写明自己的“来龙去脉”。即使是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殖民者强迫台湾同胞“创氏改名”,也就是把中国姓名改成日本姓名,但是很多台湾同胞还是尽量保持中国印记,比如姓陈的,改叫安东,因为陈有个“东”字。台湾光复一周年,台湾知名人士林献堂率领“台湾光复致敬团”一行15人,前往黄帝陵公祭。因天雨受阻,只好在陕西耀县设坛,遥祭民族始祖黄帝,奉告台湾已经光复、重归祖国怀抱之心情。林献堂表示,光复后已觉有可爱护的国家、可尽忠的民族,永不愿再见到有破碎的国家、分裂的民族。台湾同胞的家国情怀,令人低首心折。

    今天的台湾,有那么一小撮人却忘了根本,他们不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各个领域“去中国化”,剥夺台湾同胞做炎黄子孙、做中国人的权利。他们以“台湾民族”对抗“中华民族”,以“通用拼音”对抗“汉语拼音”,以“台湾历史”对抗“中国历史”,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其终极用心是,割断两岸中国人之间的文化纽带,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实现他们的“台独”梦幻。然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岂是他们能够了断的?!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父、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连横曾说,“文化在,则民族精神不泯。”民族精神不泯,则“台独”分裂将是“数典忘祖”者永远的呓语。

    《人民日报》 ( 2006-04-05 第10版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