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李敖:新加坡只有集体创造的成就
  • 据典考证:李敖:哗众取宠是捧人的
  • 台北写真:星云大师新传讲述僧家伽蓝故事
  • 曹禺逝世十周年 宝岛五月盛吹曹禺风
  • 简体字视同错别字 台教育部门决策引发争议
  • 大溪档案解密 2·28蒋介石是元凶?
  • 台官方考试明年大变革 渐完成绿色革命
  • 台湾南岛语言 有古民族文化遗风
  • 蒋介石日记涵盖内容广泛 有助解释历史疑问
  • 台湾五大意象征图评审结果公布 玉山获大奖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重温林语堂魅力:安座藤椅 体悟人生潮起潮落<%=id%>

    大陆重拍台湾十多年前拍过的《京华烟云》,在台湾与大陆都受欢迎,两岸人民重新发现林语堂的魅力。林语堂融合中西文化的智慧,让年轻一代惊艳。他的幽默及生活的艺术,与今天两岸民间社会所追寻的不谋而合。

    今年3月26日,是世界文坛传奇华人作家林语堂逝世30周年。而改编林语堂作品的电视剧及林语堂的书,都大受欢迎。此刻,“林语堂”成了两岸民间社会的关键辞。

    在台湾的奇摩雅虎网站输入“林语堂”三个字,出现150多万笔记录,而在大陆的百度网站,则出现60万笔记录。两岸新一代蓦然回首,发现这位上个世纪的“幽默大师”主张的《生活的艺术》,竟然跟他们今天追寻的“生活的艺术”不谋而合。

    对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林语堂提供了鲁迅和胡适之外的选择,林语堂的世界超越了左右意识形态之争,没有感时忧国的沉重,而将生命回归到生活的艺术及趣味上,追寻“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境界。

    两岸新一代发现林语堂的轨道,可以从两岸先后改编自林语堂的著名小说《京华烟云》电视剧谈起。

    正在台湾的民视播出、由大陆演员赵薇担纲的《京华烟云》收视率不错,吸引观众“寻根”,重新发现林语堂。《京华烟云》的女主角姚木兰温柔婉约。林语堂生前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这个角色港星赵雅芝曾经演过,而且早在18年前于台湾的华视播出,也很受欢迎。《京》剧新版本播出,吸引当年影迷重温旧梦,把赵薇演出的《京华烟云》拿来和赵雅芝比较,看谁最像林语堂笔下“最完美的女人”,有些影迷则是和自己的儿女一起观赏新版《京》剧。两个世代因为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而有了新话题。 位于台北市阳明山仰德大道的“林语堂故居”也因应影迷要求,每周日播出18年前赵雅芝演出的《京华烟云》电视剧,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新生代网友问﹕“赵雅芝饰演的京华烟云,当时评价好吗﹖ 收视率如何﹖ ”有网友立刻回答﹕“我是赵雅芝迷。我想,还是赵雅芝版较精彩。”不过,也有赵薇影迷表示﹕ “赵薇版《京华烟云》上档前,赵薇曾忐忑不安地说﹕‘不知道是不是能胜过当年的赵雅芝﹖’,赵薇有这份心,因此,她演得也很好。”

    发明首部中文打字机

    要不是电视剧《京华烟云》播映,台湾新生代对林语堂愈来愈陌生。网络上有网友询问﹕ “林语堂是何许人﹖ ”“林语堂被称作什么大师﹖ ”熟知中华文化的网友迅即回答﹕ “林语堂是文学家、旅游家、语言学家,也是发明家。他著作等身,中、英文都很好,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中文打字机、发明会挤出牙膏的牙刷。为了制造中文打字机,林语堂在40年代投入所有积蓄,可惜因逢中国战乱,未能生产,使他濒临破产。为了中文打字机,林语堂在人生旅程中,散尽家财。”

    还有网友更仔细,忙着写道﹕ “林语堂生于民国前27年,也就是公元1895年,他以英文写作介绍中国文化,驰名国际,中文也很好,饱读诗书。他提倡幽默文学,有“幽默大师”之称。着有《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苏东坡传》等数十部经典作品。1976年3月26日逝世于香港,4月移灵台北,长眠于台北阳明山故居,享年82岁。”

    有网友写道﹕“《京华烟云》一共70万字,林语堂以纯熟精练的英文,花一年的时间书写完成。秘诀是靠着一根根的烟斗提神激发灵感。”不过,“烟斗神奇,有助灵感”引来少数网友质疑“真的这么灵﹖”于是,有网友说﹕ “林语堂喜欢新事物,如果他活在今天,知道自己成为网络议题,也许会哈哈大笑,上网来和全球网友讨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