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李敖:新加坡只有集体创造的成就
  • 据典考证:李敖:哗众取宠是捧人的
  • 重温林语堂魅力:安座藤椅 体悟人生潮起潮落
  • 慎终追远与数典忘祖
  • [文化名人]:词坛泰斗庄奴获终身成就奖
  • [岁月台湾]:邓小平与美国特使的较量
  • 八方言论:应当如何看待施琅收复台湾之举
  • 岛内失败气氛弥漫 蒋经国错打外国大使
  • 蒋介石曾援韩抗日 促使美英承认韩国独立
  • 许嘉璐:推行简体字并不是要消灭繁体字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跟随郑成功一起入台 台南百年古琴艺<%=id%>

    中新社台北四月三日电 (记者 徐长安 耿军)跟随郑成功一起入台的古琴技艺至今在台湾已传承百年,历经数代人磨砺,业已深深融入台湾社会。正在台北举行的“农情万种”农业展上,五位来自台南县七股乡溪南村的老艺人组成的健声古乐团,为拓展当地休闲渔业同台献艺。古琴、古曲、老艺人,成为现代化的农业展上最浓的风情。

    古乐团现身农展会

    一大早,前来参加农展会的五位老艺人刚一落座,就吸引了四周的关注。老人家们身着素布衣裳,白发苍眉,银髯飘飘,手执月琴、秦琴、二胡,仙风道骨让人肃然起敬。年纪最大的陈文武老先生今年已经八十八岁高龄,虽然脚步蹒跚,但目光炯炯,拂起手中二胡,其坐姿、手法、神态丝毫不输年轻人。

    今天带领老人们来推介休闲渔业的社区发展协会总干事吴胜雄告诉记者,溪南村是台南县一个濒海渔村,五位老先生参加农展会,主要是希望通过古老的琴艺,结合溪南既有的七股盐山、黑面琵鹭、海水浴场等自然资源,吸引更多人到渔村参观旅游。“老人家为了溪南发展,都很乐意参加”,吴胜雄说。

    老艺人焕发新活力

    根据吴胜雄的介绍,古乐团成立以前,老先生们经常在村头榕树下拂琴自娱,每每琴声悠扬,赢得观众掌声,老人家就高兴不已。“但那时他们都是各自娱乐,没有组织起来”,吴胜雄称,自从溪南村开发度假休闲渔业后,度假村老板吴仲常发现老人们的爱好,遂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健声古乐团,平时作为社区乐团,自娱自乐,假日里就请到度假村表演。

    此举给了老艺人们莫大鼓舞。吴胜雄说:“他们不求什么,只要有一点掌声他们就很开心了。”而在现场演奏中,老人家们专注、投入的神情也展示了他们对此的热爱。

    七十二岁的邱碧祥老人演奏的是月琴,作为主奏,他的琴声一直悠扬起伏,身板也常常伴随曲调起伏而前仰后合,或闭目聆听,或神随曲游,专注之至,全然不受周围人群纷扰。

    古琴艺难觅后来人

    农展会上老人们演奏的曲目大多历史悠久。邱碧祥老人说:“我们演奏的曲子很多都是从明代郑成功时代带来的,原汁原味,多年也没有改变。比如《望春风》、《安平追想曲》、《雨夜花》、《港都夜雨》。”得知记者来自大陆,他们还特地演奏了一首《百家春》。

    就在《百家春》琴声正酣时,一位年近五十的卖花郎驻足于前,放下花篮,伴琴声唱起《百家春》。花郎歌声苍凉有力,老艺人琴声幽怨绵长,互动成欢,一大批摄影记者遂蜂拥而来。

    手拂秦琴的艺人黄景宽是古乐团里负责培养年轻人的教师,对于这项工作,黄景宽说:“不好教啊!目前最困难的就是琴艺的传承。现在台湾音乐趋向西化,尽管村里在有计划地培养年轻人,但效果尚待观察。”老艺人不无忧心地表示,希望这种已经传承了几百年的琴艺不要在他们手中断线。

    来源:中国新闻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