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前苏联境内现纳粹标志揭二战往事
  • 乌克兰发现犹太万人坑 目击者称场面令人震憾
  • 从来不在美办文化节 印度文化为何迷倒老美
  • 标错的地图:北约误炸中国使馆之谜
  • 戴高乐的福星:神秘英国人帮法国造出氢弹
  • 另类金字塔:阶梯体金字塔 弯曲金字塔
  • 凡·高的奇特命运:一生从未卖掉一幅画
  • 少年希特勒暗恋犹太美女 绑架未遂欲*
  • 历史上恶化日中关系的三个日本鹰派首相
  • 找不到归宿的大和魂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俄历史学家声称:斯大林1937年就已死亡<%=id%>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生前使用替身一事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替身究竟都“替”他做过些什么。近日,俄罗斯历史学家多布留哈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斯大林早于1937年去世,但由于苏联政府担心这一消息招致时局动荡,于是加以隐瞒,直到1953年才公布了斯大林的死讯。在这16年间,有一个或几个替身在扮演着斯大林,并领导苏联人民战胜了德国法西斯,完成了战后的经济复苏。尽管这只是多布留哈的一家之言,但这种说法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疑点:两次患病均突然好转 不治而愈还是被毒死

    多布留哈的研究开始于斯大林病历中的疑点。他发现,斯大林于1937年和1947年得的两场大病有许多共同点:都是莫名其妙地得病,症状都类似化学药品中毒,而最重要的是这两次大病都是在病情极度恶化的时候,突然“不治而愈”了。

    斯大林1937年生病时正值苏联历史上著名的“大清洗”时期。“大清洗”为斯大林清除了党内的异己,也为他树立了不少的敌人。这样的背景和多疑的性格,使斯大林无法继续信任身边的医务人员。于是,每当身体不适时,斯大林就只让身边的医生来为他检查身体,但是从来不服用他们所开的药物,而是让警卫员拿着诊断书和化验单,写上“拉科夫”的化名,到莫斯科知名的医生那里去为他取药。

    1947年苏共中央会议上,斯大林坐在最后一排

    当时,斯大林的警卫员经常到一位名叫拉比诺维奇的药理学权威那儿去为“拉科夫”看病。然而从这一年12月开始,斯大林在服用了从拉比诺维奇大夫那儿拿来的药之后,原本只是有点腹泻的小毛病突然变得越来越严重了。生性多疑的斯大林马上命令警卫员在化验单上换一个名字,再找另外的大夫诊断,谁知结果越来越糟。1937年12月28日,斯大林尿液化验的结果显示为重金属中毒。

    奇怪的是,病历记载到这里,仿佛被人撕去了几页一般,有关斯大林的病情突然间找不到只言片语了……几天之后,“斯大林”就突然间红光满面地出现在了新年的庆祝活动上。

    更加奇怪的事情发生在1947年。多布留哈仔细研究了这一年三四月间档案馆里存放的斯大林病历,并与这期间俄《真理报》有关斯大林的报道进行了比较,发现当时似乎有两个“斯大林”在同时活动:

    根据斯大林的病历记载,这一年3月底开始,斯大林突然出现腹泻症状,经过化验,医生在斯大林的体内发现了砷(即中国人常说的“砒霜”);3月29日,斯大林半天里就上了18次厕所,身体严重脱水;4月5日,斯大林一天只能散步一个小时,其余时间均卧床;4月30日,斯大林进食已经非常困难,只能卧床休息……

    而同一时期的《真理报》上却出现了这样的报道:4月9日,斯大林会见美国共和党著名活动家斯坦森;4月15日,斯大林会见美国国务卿;4月19日,斯大林会见南斯拉夫政府代表团;5月1日,斯大林出席在红场举行的阅兵仪式……

    显然,在这段时间里,一个“斯大林”在病床上疗养,而另一个“斯大林”则忙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同10年前斯大林的病历一样,当记载到“进食困难,只能卧床”时,斯大林病历的内容又一次神秘地中断了。

    根据上述研究,多布留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1937年,斯大林因“大清洗”行动招来杀身之祸,中毒身亡。而当时的苏联国内经济状况恶化,“大清洗”行动使干部队伍极度匮乏,西方帝国主义势力更对年轻的苏联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的死讯无疑会引起国内时局动荡,于是苏联政府便用一个替身来隐瞒了斯大林的死讯,领导苏联人民战胜了德国法西斯。1947年,这位称职的替身再次被人下毒暗杀,随后,另一个替身接受了这份“工作”,带领苏联完成了国内经济复苏。一直到1953年,苏联政局稳定后,才安排斯大林“死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