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从宋初的开国国策看赵匡胤的功与过
  • 从1997年至今 中国外交部的六次悍然
  • 明朝改革家张居正的母亲赵老太的大起大落
  • 从1978年到2004年:老外眼中的中国巨变
  • 日本一大地主为资助孙中山革命倾尽家财(图)
  • 十次起义失败与武昌城内一声枪响
  • 中国人参应用史有四千年 远远早于邻国
  • 满清灭亡后 八千麻袋档案曾险些被卖了废品
  • 为什么江青没有辩护律师
  • 78年前孤本报纸揭密张作霖人生最后时刻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40年前两岸秘密接触 北京拟封邑庐山给蒋<%=id%>

    相关文章: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的几点“沉痛反省”

    蒋介石两次拒接收琉球 事后醒悟大为后悔

    蒋介石向张学良下过“不抵抗”命令吗?

    清朝灭亡后 德龄公主谈满清王朝垮台原因

    蒋介石关于满清王朝教训的论述

    蒋介石在离开庐山的最后时刻,在其别墅前留下“美庐”题刻。这天有人让石匠凿去老蒋的手迹,毛泽东摆摆手制止了……

    庐山美庐,是中国*党与中国国民党的最高领袖都住过的惟一别墅。从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它一直是极其秘密神秘的重地。不要说老百姓,就是一般的高级官员,也是绝对禁止入内的。由于它位于庐山牯岭河东路180号,解放后,庐山人以“幺(yao)八零”称之。

    1979年,这里就作为旅游景点了。

    它原为英国西伊勋爵(LordSee.O.Reynolds)别墅,建于1903年,1933年,为蒋介石购得,并增建西部联体副房。1948年8月18日,蒋介石在庐山的最后一天,于院内的一块长6米余、宽3米多、高约3米、状如赛车的天然巨石上,题刻“美庐”。所以,后来称之为美庐别墅。

    1959年、1961年,中共中央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曾在此居住。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蒋介石自1926年至1948年,有13个年度到过庐山。1948年8月,他最后一次上庐山的10天里,他题刻了“美庐”这两个字,既可理解为他对庐山的极高赞誉与无限眷念(他实在太爱庐山了,他曾说,中国的名山,他最喜欢庐山;他心底明白,蒋家王朝倾倒在即,大陆政权易手,他将极可能再也回不成庐山了),又可领会为他对此别墅的留恋,还可以认为是蒋以夫人的名字命名。“美庐”两字,均有35厘米高。那瘦金体,令人想起蒋介石那精瘦、高挑的个儿。“美庐”,这大抵是蒋介石在大陆的惟一的摩崖石刻。

    毛泽东第一次走进这幢别墅,是在1959年6月29日早晨。那个时候,他的部下或者庐山的负责人只告诉他,这是蒋介石的别墅。那个时代的氛围,决定了那些人不能也不必对美庐的历史与文物价值知道得更多。它曾经是长久地被封闭在历史的黑匣子里的一个特殊重要的存在而已。美庐别墅占地面积456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院庭面积6300平方米。它是原庐山英租界体量最大,最为豪华的别墅。

    7月上旬,中共中央*局扩大会议初期,是半天开会,半天游山,谓之“神仙会”。一日,毛泽东游山归来,听到美庐院内有叮叮当当的声响。进大门一看,是石工匠在凿去“美庐”题刻。约在6月20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先行来到庐山,住在“180”,对此别墅的情况作了了解。毛泽东住此,是他决定的。尽管如此,不知是哪位负责人,担心毛泽东看见了他手下败将蒋介石留下的“臭字”,会在心底有些不愉快的。于是,他们乘毛泽东外出之时,派来石工,要赶紧凿去那处摩崖石刻。

    然而,毛泽东却连忙摆手,制止了凿字。

    他说,这是历史,蒋介石在这里住过,不能否定。

    幸亏毛泽东来得及时,这块摩崖石刻,仅“美庐”两字被损。但,字迹大体还是清晰的。那时,毛泽东遥望南天,深思片刻。他转过身来,手伸向“美庐”摩崖石刻,以那特有的“毛式幽默”,朝那摩崖石刻伸伸手,笑着说:“久违了,老朋友!”

    其实,毛泽东要保留此处的蒋介石题刻,向台湾微笑,与他和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3年前接见蒋介石的特别密使曹聚仁互通和平统一的意愿有关。

    1956年5月5日,周恩来接见印尼记者说:“蒋介石如果愿意将台湾归还祖国,就是一大功劳,中国人民会宽恕他们的。”

    7月旅居香港的教授、作家曹聚仁,过了罗湖桥,跨入了深圳。他朝墙上的大幅标语“一定要解放台湾”瞥了一眼。而现在,中共又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