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考古表明:贵州并非自古就是蛮荒之地
  • 毛泽东水晶棺研制者揭秘制作过程
  • 康生死前揭发江青张春桥的真实用意
  • 一节车厢穿越百年:京师最短列车仍在运行
  • 各式结婚证演示中国结婚习俗变迁(组图)
  • 新中国国歌1978年曾经改词 如今已无人记得
  • 清朝政府从孽由自作到主动保护海外华工
  • 毛泽东进京赶考:我们不当李自成
  • 十一期间要闻回顾
  • 苏麻喇姑:孝庄文太后身边最神秘的女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毛主席水晶棺曾三次研制失败<%=id%>


    技术人员在检验水晶棺表面质量

    曾经先后制成五个“水晶棺”;遗体使用光学美容技术———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溘然长逝,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安放主席遗体,以供群众瞻仰。三十年光阴倏然而逝,水晶棺中依旧栩栩如生的主席遗容,让所有前来缅怀的群众心生惊叹。然而,科研人员研制水晶棺的曲折历程,却鲜为人知。

    今年恰逢毛主席逝世三十周年,数位当年参与水晶棺设计制造的科技人员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共同回忆设计制造水晶棺的难忘往事,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就此揭开。

    ■北京六零八厂接到中央“一号任务”

    1976年9月11日,对于退休多年的北京六零八厂原光学设计研究室副主任李家英来说,是一生中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听到毛主席辞世的消息仅仅两天,悲痛的心绪尚未平静,他突然接到了北京玻璃总厂领导的电话,一项既神秘又异常艰巨的特殊任务落在了他和厂里同事的肩上。

    领导告诉李家英,党中央已经决定对毛主席的遗体作永久留存,其中研制存放毛泽东遗体的水晶棺任务就由玻璃总厂负责,这项任务被称作“一号任务”。中央要求水晶棺必须在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开放前制作完成。

    时间紧,任务急,玻璃总厂研究决定将任务分解,水晶棺的造型方案、内照明系统、棺体的光学冷加工(研磨、抛光、成型)等工作由北京六零八厂负责。北京六零三厂和北京六零五厂负责水晶棺棺体的光学玻璃和水晶板材毛坯生成。

    水晶棺看起来结构简单,实际工艺相当复杂,涉及技术领域众多。中央对棺体的设计制造提出最为严格的要求是“庄重大方,气魄雄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地震、战争、破坏、损耗等要有可靠的保障措施”。

    此前我国从来没有制造过水晶棺,技术资料储备几乎为零,这让负责设计的同志们犯了难。这时,有人想到,孙中山先生1925年逝世时,苏联政府曾经赠送过一个水晶棺,不过并没有用上,一直放在香山公园,这让大家很期待。

    设计人员跑到香山公园多方打听,终于在一个隐蔽的仓库深处找到落满灰尘的水晶棺,可是眼前的一切却让人大失所望,这具“水晶棺”长仅1.75米左右,看上去显得狭小逼仄。棺体的外层均系镀镍的钢质。仅有内棺盖是玻璃的,可以*内部。玻璃也比较薄,易于破碎。密封性、隔热性似乎都难以保证,还称不上是真正的水晶棺。

    在国际上,只有苏联的列宁、斯大林和越南的胡志明的遗体使用过水晶棺,但都没有公开的技术资料可供参考,就连照片也没有。具体的样式只能靠驻外使馆的同志和曾经到过这两个国家的有关人员提供的模糊的印象参考。这对于复杂的设计工作只是杯水车薪。

    怎么办?既然没有成功的先例可以参照,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就在北京六零八厂紧锣密鼓开展工作的同时,中央考虑到从主席逝世到水晶棺制造完成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此安排为毛主席赶制了一个有机玻璃的棺罩,临时供人们瞻仰,这个棺罩采纳了中央工艺美院一位教授的梯形设计。有机玻璃棺罩制作完成后,中央对其外形的展示效果比较认同。于是,有了水晶棺整体的雏形。

    当时北京六零八厂的技术精英们都不曾料到,更加艰难的工作还在后面,此后一年他们竟先后制作了五具“水晶棺”。

    ■首度尝试一号棺:院士来支招,不用胶粘也能立得住

    经过反复计算方案和工艺的论证棺体外形确定了,接下来就要考虑一些技术细节。经过反复思考,水晶棺被设定为符合主席身材高大特点的长度,给瞻仰者大气之感。除去用来固定的基座,棺体由棺盖一块板和棺体四块板,共五块板组成。

    “当时考虑到如此大尺寸的棺板,使用水晶和K9玻璃在外观效果来看几乎没有任何差别,我们建议用K9玻璃来制作,得到了‘1号任务’领导小组的同意。”李家英回忆说。

    五块玻璃组成的棺体在没有胶粘以前,必须能够保持自身的稳定状态,这就给北京六零八厂的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个十分苛刻的要求,要做到却是异常困难。水晶棺的棺体是梯形,底面和顶面都有夹角,要保证角度的误差在规定限制以内,也就相当于宽度和长度之比的误差是万分之一左右,在当时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不仅仅要求设计者设计的精确,更需要负责加工同志最精细的处理。

    当时李家英充分考虑到该任务的艰巨性,一旦出现问题,就面临全部返工。于是与上级汇报商量之后,决定邀请时任中科院长春光学所所长的著名光学家王大珩院士审查图纸,希望王大珩的把关能把风险降到最小。

    王大珩院士很快就赶来北京,李家英把自己的设计图纸给他看,王院士审查后说:“图纸数据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还想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不管化学所研究的胶有多么的牢固,但是有机胶总是会有老化的时候,万一这个胶老化了怎么办?最好也能让五块棺板在没有胶的情况下也不至于塌下来。”

    他建议李家英使用“虚空原理”(一种达到自动平衡的方法),再稍稍改动一下棺板的角度,达到自动平衡,这样水晶棺的五块板材即使在没有胶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坍塌。李家英回

    到单位重新做了计算和改动。与此同时,北京六零三厂负责的K9玻璃毛坯也已经制作完成。图一出,马上就可以动手加工。

    就在此时,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再次出现。当时北京六零八厂的光学冷加工的技术虽然在国内首屈一指,也只能加工直径1米的光学元件,像棺板这样巨大的板材,根本没法加工。

    “当时我们并不清楚国外对此类棺板的加工情况,但订货的周期肯定很长,而自己设计制造最少要3到4个月,时间肯定也不允许,当时只能考虑使用现成的,或者略加改造就能满足工艺要求的设备”,时任北京六零八厂光学车间主任的窦铮回忆说。

    机床是加工棺板的关键,北京六零八厂的技术人员跑遍了北京各大机床厂,终于在第一机床厂见到了一台德国进口的大型机器“龙门铣床”,这台机床的加工能力和磨削的精度基本可以满足水晶棺的加工要求。第一机床厂的领导一听是要用他们的设备制造水晶棺,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技术人员把“铣床”上的刀改成了金刚石粉制成的砂轮,就可以磨3米长的玻璃了。

    然而,最初送来的三大块玻璃毛坯板在磨制的过程中,先后炸裂,看着耗尽心血,几乎磨好的棺板在几秒钟内化成乌有,窦铮和同事们心情非常沉重,问题出在哪里?

    起初,他们认定玻璃在加工过程中,“退火”工艺掌握得不好,玻璃的内应力不稳定,导致玻璃加工时各个部分的膨胀系数不一样,磨制时发生炸裂。六零三厂的技术人员也对这样的分析表示认同。可是改进工艺之后,炸裂情形依旧出现,时间在一天天过去,病因到底在哪儿?全面负责具体加工的窦铮感觉非常棘手。

    几经查找,他发现是工作环境出了问题。时值十月,一机床厂高大的厂房内温度只有15到16摄氏度,然而加工磨制时的接触面的温度在100摄氏度左右,室内空间大,空气对流很严重,打磨时的接触面的温度忽冷忽热,于是引发炸裂。查到原因,工作人员在高大的厂房内搭建了大小合适的工棚,并设立了两道门,作为人员出入时的空气流通的缓冲地带,让室内空气与温度保持稳定,炸裂问题迎刃而解。

    到了1977年3月份,五块严格符合设计标准的棺板磨制完成,照明部分经试调也能够达到照亮的目的,技术方面完全准备就绪,1号棺即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李家英特别高兴,但兴奋之余心却一直紧紧地悬着,领导的审查能否通过,一号棺毕竟命运未卜。试用是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进行的,虽然没能亲自去现场,但事后在场的人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却让他一生难忘。

    那一天,中央领导来到现场,当时水晶棺里放的是一个毛主席石膏像的头,下面是一个穿好衣服、裤子、鞋子的人体模型,照明的灯光亮起,结果发现了几个人像的反射光,领导们蹊跷地说怎么看见有五个“红太阳(毛主席像)”啊。这个问题一定得解决。我们只能有一个“红太阳”。

    作为设计者的李家英当然明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对回来介绍情况的上级领导说:“如果看得更仔细,可能看到有十个‘红太阳’。”因为这与水晶棺板的折射面有关,每一块板是两个面,两个面就会有两个反射像,只不过是一个强一点,一个弱一点而已。这个问题就像人照平面镜一样,是不可能没有的!”

    然而,问题是不可能不了了之的,第一个水晶棺被淘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