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蒋介石末日将临抢人才 大多数院士选择留下
  • 梁漱溟与毛泽东争论的焦点
  • 1976:中央*局玉泉山紧急会议(上集)
  • 高岗:从小正统的代表到党内野心家(图)
  • 张居正:人亡政息的救时宰相
  • 王光美细说往事:与刘少奇主席的缘份
  • 听王光美说刘少奇(图)
  • 被无限上纲的王光美的旗袍与项链(图)
  • 被无限上纲的王光美的旗袍与项链(图)
  • 厨子于八与德国粮台——关于清末腐败的想象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厨子于八与德国粮台——关于清末腐败的想象<%=id%>

    人人贪图分外的好处,自己服务的对象也是尽力盘剥的对象。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法律法规,尽可以商议变通。对人的基本行为的预期已经与腐败的想象掺和在一起,密不可分。

    [一位厨子的故事]

    先从齐如山在京师同文馆的经历说起。同文馆是为培养翻译而于同治元年(1862年)设立的,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管辖,齐如山19岁时由翁同龢“交办”入馆,在馆学习约5年。

    齐如山进馆前,就对这家清末最早的洋务学堂非常熟悉。他哥哥竺山已经由李鸿藻保荐在同文馆就读,馆里各种情形都是家中谈资。洋人(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担任总教习,只负责教务,并不能引起艳羡。管理馆内各种不动产的4位中国提调官,才是令人眼红的。学生基本上都已结婚,很多人还是有科名、着官服的文官,他们精明世故,立即注意到提调官是肥缺:同文馆需要购买的东西太多了,都有回扣。

    同文馆学生的伙食标准是一顿1两银子,定得极高。学生吃饭一桌6人,每桌饭菜合6两银子。照市价,6两银子的酒席可以上大盘大盘的燕窝鱼翅,而同文馆的餐桌上只是有些鱼肉罢了,一桌开销恐怕不到2两银子。包办厨房的厨子于八,通过虚报就餐人数、索取回扣等种种手段,每天的进项可以多达200两银子,合4个大元宝。这笔款子中小部分大概是孝敬提调官的,其余都被于八鲸吞。就这么一个普通厨子,已经为自己捐了个候补道台,还给儿子捐了个郎中,钱肯定是从学生伙食津贴里克扣下来的。齐如山写道:“这种腐败的程度,……世界上无论何国,恐怕是不会有的。”

    回忆录中还有一些与厨子于八相类的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地位不高、收入高。一种是部院衙门里的杂役,统称经承。他们见到级别最低的官员也必须站立,但是他们经办具体事务,握有实权,人人要往他们手里送钱行贿。例如经承中的书办,熟谙《大清律》,善于立名目,找条例,不论办什么事,成败取决于他们的一支笔,各级官员只有在他们起草拟定的文稿上书押署名的份。

    另一个横财不断的行当是炉房。各省交解户部的帑银运到北京后,先要交给炉房验定成色,化开另铸。成色不足的,地方解运宫必须补足。于是炉房时常借成色低来敲诈,补交的银子则由炉房与银库的工作人员分肥。大家眼睁睁地看着政府税源流失,无所作为。在无数票号、钱庄和私营银行的包围下,财力单薄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维护不了国家最基本的利益。

    那么“先生们”(对同文馆学生的称呼)的又如何呢?他们一进馆每月就有“膏火银”3两,这是当时官学的惯例。过个一年半载,如果学业有所长进,银子再加3两。齐如山入馆两三年后每月有12两银子的进账,那时翰林做家教,月工资也只有8两银子。同文馆学生待遇从优,纪律却十分松弛。不少学生在馆里挂个名,一个月去取一次膏火银,虚掷光阴。难怪入馆也要夤缘奔走。学业则无人认真查问。据说有一名学生俄文学了13年,总算把字母表记住了。

    齐如山对他昔日的馆友,似无好感。他们中不少人自由散漫,多市井习气。有人擅自把餐桌上的白糖、鸡蛋带回家,厨房不得不多加提防,学生见状就使泼耍赖,手法多端无耻,几难置信。有的常逛窑子,半夜回到馆里就叫开饭,给厨房的管理带来很多不便。馆方决定建饭厅集中就餐,竟有学生以自由的名义强行抵制,即使后来勉强去了,还继续使###insertAD###出各种花招与厨房方面恶斗。吃火锅先把汤水喝干,听任炭火烧着,也不加水,硬是把火锅锅底烧化。一天晚上火锅烧化了30几只。需要添饭,就远远地把空碗往厨子身上扔去,接不着就砸在地上,餐后一地都是破碎的瓷片。他们越是不顾脸面地吵闹,厨房经营成本越高,越吃不到燕窝鱼翅。使读者感慨的是,学生的行为体现不出是非感和社会责任心,他们不会据理力争,更不会犯颜直谏,满肚子只有破坏性发泄的能量,一举一动依然是主我自私,在价值取向上与他们所憎恶的于八们同出一源。整个社会吃回扣已成惯例,学生的怨气仿佛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么多的好处,居然被你于八拿去了,为什么偏偏轮到我来吃亏!难以想象的是学生中绝大多数已经是有科名的文官。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