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军史揭秘:越南间谍靠春卷和鱼送情报
  • 红军的死亡行军:过雪山草地减员过万人
  • 台军曾有艘绑架来的军舰 十年不敢出海
  • 领袖、名将与中国空军:毛泽东曾被禁坐飞机
  • 日军在新加坡屠杀了多少华人?
  • 胡守富:贺老总用烟斗敲我头
  • 张星点:为当红军哭到首长心软
  • 1938年 苏联战机远程奔袭轰炸台湾
  • 兰开斯特传奇:稻草人吓唬德战斗机
  • PQ-17船队逸事:特鲁巴多号计闯鬼门关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不必抹杀也不必拔高蒋介石在抗战中的作用<%=id%>

    相关文章:

    20万东北军是如何败给2万日军的?

    日军在新加坡屠杀了多少华人?

    9.18事变 朝日新闻报道称中国军队攻击日军

    “九一八”:烙在中国人身上的伤疤

    “九一八”当夜不抵抗政策的责任争议

    蒋介石向张学良下过“不抵抗”命令吗?

    蒋作为当时的中华民国总统,作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战区统帅和以及国民党领袖,在抗日战争中尤其是全面抗战爆发后起的作用不容低估,是正面的,是总体积极的。我们在纪念抗战胜利之际,评价各方面的功绩作用,仍要保持客观和理性,好的要肯定和褒扬,非的也要指出。所以,对蒋个人的事迹,不能抹杀,但也不必拔高。

    反思现代史,蒋的几个重大失误也是客观存在的,有些是本可避免的,完全是个人选择的问题。可惜,最终在这些问题上没有避免失误和错误。也造成了他的瑕疵和污点。

    第一,惧日心理浓重。14年抗战中的前六年,他惧怕惹恼日本,捅了马蜂窝,而选择以以为退让谦和对待日本的狼子野心,如,对待东北沦陷以及后来的一系列妥协事变(反而是国民党军队中一些所谓“杂牌部队”中的爱国将领奋起抗击),同时没有放松对*党的打压。事实证明这是错误和失败的,日本人根本没有领情,反而步步紧逼,得寸进尺。如果蒋一开始就强硬和专注于对付日本,时局发展可能不至于后来那样艰苦。

    第二,抗战期间团结抗日的政策和立场没有得到连续彻底的贯彻。对*党方面的压制和摩擦有害于抗日战争,造成了亲者痛,仇者快,削弱了抗日团结阵线和力量;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从来停止,非嫡系被排斥的现象导致令人痛心的局面;在艰苦的相持阶段有私下联系妥协的苗头。*党在抗日战争中团结坚定抗敌的态度和言行连贯而坚决。这一点人民看得清楚,*党战后的威望和壮大不是偶然的,是得到了广大人民包括国统区和沦陷区民众拥护的。

    第三,关于东部沿海岛屿与海域主权上的重大失误。抗战尾声时期,罗斯福总统曾2次提出把琉球群岛包括钓鱼岛主权从日本归还中国,据记载,蒋出于担心日本再度发展后纠缠不清等因素考虑,沉默不语,罗斯福感到困惑不解,后来蒋顿悟时已晚,不自觉地和客观上带来今日之东部外交的被动和国土主权损失。联系到今天的海洋权益维护和国家利益维护难题,不能不说这是重大失误,历史越发展越发显示出被动。

    第四,没有理直气壮驻扎日本,维护国家权益。战后蒋没有强烈要求和主张主动与美军一道,驻扎日本监督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瓦解和改造,以施行中国作为战胜国的权利,维护国际正义和国家利益。日本今日的右翼横行难道与当初的决定没有关联吗?实际上,据说当时原定派往日本的国民党精锐部队很快被命令投入内战,令人扼腕慨叹。

    第五,错失国共联合治理发展国家的良机。没有借战后国共会谈之机会,推行国共联合执政,共同处理分歧,在抗战胜利后乘国民士气高涨的机会,团结建设一个新的中国,联合政府,反而选择了发动大规模内战,企图独自控制全国,使全国陷入新的火海,使抗战胜利的短暂宝贵机会和时光失去,令人沉痛。

    事实是否这样,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的农民最终作出了选择和判断,人民的智慧在这方面不容低估。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后来新中国建立后发生的一些令人遗憾和痛心的失误,那是另一个思考方面,不是一回事。因为后来发生的事情不可能回头否定1949年以前发生的历史事实。

    纪念抗战胜利,继续承认和客观评价国民党、国民政府以及蒋的事实、功绩,尤其是要纪念为国捐躯的国民政府包括国民党、*党领导下的千百万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爱国将士。同时也不能回避客观存在的一些历史事实。应有理性客观的评价,人民也有衡量尺度。

    特别要指出的是,理清这些看法不等于还要斤斤计较,我们正是要吸取教训,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向前,实现民族复兴。(齐云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