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一位老红军的长征传奇:曾写下翻雪山指南
  • 张震上将撰文忆长征:热血铸就中华民族魂
  • 邓小平披露红军的真正优势
  • 记者重访长征:瞿秋白牺牲和红九军团长征
  • 抗战初期希特勒曾三次调停议和中日战争
  • 长征路上铁流后卫:红二方面军第六师
  • 红军枪炮哪里来:取之于敌用之于敌
  • 长征中的秘密武器:博古、李德却不会用
  • 北洋舰队访日风波:日本人因妒生恨引发骚乱
  • 档案揭秘:从红军电文中看长征中的缺粮状况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中央红军站稳脚跟 直罗镇战役震动张学良<%=id%>

    布置细致大战未始先拆墙 铁桶包围歼灭敌军一整师 撤销番号最终触动张学良———

    1935年10月19日,由中央红军改编的陕甘支队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作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可是,在陕北建立大本营谈何容易?蒋介石在西安成立了西北“剿共”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统一指挥陕甘宁青四省国民党军对陕甘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

    于是便有了直罗镇战役———堪称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奠基之战。

    纠正错误“肃反”与陕北红军拧成一股绳

    党中央为了西北根据地更稳固,带来了两份“大礼”。

    一份礼物是对内“平冤狱”。前一时期陕甘苏区刚刚进行了错误的“肃反”,根据地创始人和红军高级将领刘志丹、高岗、习仲勋、马文瑞等人被关押,危在旦夕。毛泽东提出“刀下留人”,党中央专门成立了中央党务委员会,由老成持重的董必武等人主持,并于11月5日派王首道等人星夜赶赴瓦窑堡,代表中央接管了“肃反”的执行机构———中共西北保卫局,当日下午便释放了被错误关押的陕北红军将领。

    另一份礼物就是打破蒋介石的军事“围剿”。

    193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局在陕甘边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甘泉县的下寺湾召开会议,确定了西北苏区发展总方针:向南作战和打破国民党对陕甘的“围剿”,并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的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委,下辖林彪、聂荣臻指挥的红一军团和徐海东、程子华指挥的红十五军团。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从此拧成一股绳。

    东北军东西对进希望围歼红军

    在会上,有人认为,打破围剿至少要用掉1935年的整个冬季,因为前不久中央红军在吴起镇刚刚进行了“切尾巴”战斗,由彭德怀指挥击溃了尾追的国民党东北军骑兵2000余人,战士们太疲劳了。

    毛泽东却认为兵贵神速,应该在本月打破围剿,不给敌人构筑碉堡的足够时间。

    下寺湾会议之后,党中央兵分两路,一路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领红军主力前往南线准备作战;另一路由张闻天等人率领中央机关北上瓦窑堡。

    11月5日,红一军团在象鼻子湾与红十五军团会合,整编之后共同开赴富县东村,做好伏击来犯之敌的准备。

    此时,担任国民党西北“剿共”副总司令的是张学良,主力是东北军。“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由关外撤进关内,充当了内战的炮灰。张学良等东北军高级将领虽然对蒋介石“驱虎吞狼”的计策有所察觉,但一来上命难违,*军饷仍需国民政府供给,二来毕竟有着旧军阀的本性,一时难改敌视和轻视红军的态度。

    东北军在10月末就做了部署,准备以五个师3万余人的兵力,东西对进,围歼红军于葫芦河、洛河之间地区。整编之后的红军主力只有1.1万余人,战斗胜负关系到党中央和红军能否在陕北立足,也关系到东北军、西北军的*态度。

    战前做“局”直罗镇坚固墙垣被红军拆毁

    党中央早有与东北军等联合抗日之心,但不给仍在坚持“剿共”的东北军一个深刻教训,就没有资本与其进行谈判。

    于是毛泽东在直罗镇大战开始之前,就在作战命令上指出:“我们要的是歼灭战,不是击溃战!”

    毛泽东、彭德怀等经过认真分析后决定,集中兵力,首先在直罗镇一带歼灭由葫芦河东进之敌一两个师。

    毛泽东要求红一军团和十五军团的团以上干部到直罗镇周围察看地形,研究具体作战部署。直罗镇位于葫芦河中段,两边是高山,中间是隘道,形同锁钥,为敌我必争之地。红军的作战意图是将敌人放进直罗镇再打。为了攻坚时减少伤亡,节省*,徐海东等人命令战士将镇内的坚固墙垣大部拆毁。

    11月20日下午,西路敌先头部队第109师在6架飞机掩护下,孤军深入,分三路沿葫芦河进入直罗镇。当天晚间,红军主力突然将直罗镇包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