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樊市余岗墓地出土战国古伞骨架初现原形
  • 京宣武区道路改造挖出清千米下水道(图)
  • 家认为殷商文化是充满生命力的古代文明
  • 安农户家藏9道清代圣旨 主人为总兵之后
  • 都发掘一处距今1900年大型家族汉墓群
  • 肃龙爪山发现六百年前李氏大型古墓群
  • 类9000年前已有牙医 钻孔深技术堪称完美
  • 州现45座珍贵古墓 奇特屈肢葬首次出土
  • 女王3种发型显权力 曾模仿希腊女王(图)
  • 国古伞骨架初现原形 具很高研究价值(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冰臼酷似爱心 或为华南史前冰川现象佐证<%=id%>

    /P>

    心形的“冰臼”。

    昨日记者接到报料,新会区崖门镇青石坑在U形谷坚硬的花岗石岩坡上,发现数十个疑似“冰臼”。

    记者来到崖门镇青石坑看到,青石坑发现的“冰臼”位于U形谷上花岗石的岩坡上,“冰臼”所处U形谷宽超过60米,“冰臼”所在的处水位落差不足2米。形状各异,大部分形状酷似古代舂米的臼,呈圆形、椭圆形。

    “冰臼”口径大小不一,深浅不一,内壁光滑,形状古怪。有的“冰臼”像心形、花瓣形,单独成景;有的“冰臼”一个连着一个。在坡底水中有几个大冰臼直径2~3米,深不见底。距水面近4米的岩石坡上有一个直径30厘米、深度50厘米的“冰臼”,像较为标准的古代舂米的臼。附近还有两个直径超过2米的“冰臼”,由于年代久远,臼内长满了植物。有一个“冰臼”呈马头形状,石马高近4米,宽不足2米,石头有眼睛和嘴巴,栩栩如生,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像恐龙头。

    新会也会出现“冰臼”?据最早发现这些“冰臼”的江门市地质研究工作者潘炳炎介绍,青石坑出现的“冰臼”和通常的“冰臼”十分相似。他介绍,冰臼一般是在高海拔、高纬度下形成的,从现在看,广东并没有形成冰臼的条件。但由于“冰臼”形成年代约在200万~300万年前。那时岭南地区的地质变动活跃,仍存在形成“冰臼”的可能性。

    这些“冰臼”可能为华南地区史前冰川现象提供新的佐证,对于研究这一地区古环境、古气候变迁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材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据了解,有关部门将组织专家对新会崖门镇“冰臼”进行研究。

    名词解释

    据介绍,冰臼是古代冰川作用的产物。古冰川融化后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沿着冰川前缘地带(冰舌)的冰川裂缝向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冰川下覆盖基岩进行强烈的冲蚀作用而产生的。由于其形态酷似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而得名。

    冰臼是古冰川运动曾经存在的有力证据和历史见证,对于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全球变暖和人类起源、人类肤色的形成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