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秦始皇留下的9个谜团
  • 让人向往的地下世界
  • 4000年前的地下城市
  • 预言中的今天
  • 4000年前的摩亨佐达罗城为何在某一刻全部毁灭
  • 圣经密码中关于未来灾难的预言!
  • 英国科学家解开历史悬疑:小彗星撞垮罗马帝国
  • 馬雅預言對世界末日的分析及定義
  •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原因探索
  • 11,000年前的全球浩劫之一:冰冻的巨兽坟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神秘的马享达摩遗址<%=id%>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但在18世纪之前,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条藏身于沙漠,人迹罕见的河流曾有过堪与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灿昨天。而且与其它古代文明相比,完全是史无前例的。
    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是18世纪哈拉巴遗址的发掘。在这里发现了大都市残址。19世纪中叶,印度考古局长康宁翰第二次到哈巴拉时,发掘出一个奇特的印章,但他认为这不过是个外来物品,只写了个简单的报告,此后50年,再也无人注意这个遗址了。不出所料, 以含哈拉巴在内的旁遮普一带为中心,东西达1600公里,南北1400公里的地域内,发现了属于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这个发现震动了考古学界,因为涵盖范围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19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了位于哈拉巴以南600公里处的马享佐达摩遗迹,这里出土的物品与哈拉巴出土的相似,人们才想起了50年前哈拉巴出土的印章, 考古学家开始注意这两个遗址间的广大地区。这些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据考证,遗址始建于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然而令人激动的还不仅是它的面积和年代 ,不久,人们就发现虽然这些遗址属于同一文明,但生活水平并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对哈拉巴出土的印度印章进行研究的结果令人失望,没有人能释读印章上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水准,有文字的印章可能在*、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而且印章只在马享佐达摩和哈拉巴有出土,于是专家们推断,马享达摩与哈拉巴都是都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同一文明的人生活水准不一样,当然这只是推测。
    为了进一步证实马享佐达摩和哈拉巴的都市性质,考古学家对马享佐达摩进行了最广泛的发掘。马享佐达摩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分西侧的城堡和东侧的广大市街区。 西侧的城堡建筑在高达10公尺的地基上 ,城堡内有砖砌的大谷仓和被称为大浴池的净身用建筑等,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谷仓的庞大,这似乎显示了这个城市当时的富足。不过装满大谷仓的谷物是怎样征集来的呢?
    市区有四通八达的街道,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各宽10余公尺, 市民的住房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的建材是烧制过的砖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是难以置信的,因为在其它古代文明中,砖块只用于王宫及神殿的建筑。最令考古学家惊异的是完整的排水系统。其完善程度就连现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现代都市也未必能达到。 二楼冲洗式厕所的水可经由墙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还有经高楼倾倒垃圾的拉圾管道。从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水槽内沉淀污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纵横交错,遍布整个城市。 面对如此密集的地下水道,人们不禁瞠目结舌。住宅区各处均设有岗哨。从挖掘结果看, 这是一个十分注重市民生活公共设施的城市,这是一个什么社会形态的社会呢? 为什么它没有宫殿,所有的住房水准又都一样? 完全不同于宫殿、神殿林立的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及国王、法老陵密布、贫富悬殊的埃及呢? 除了完善的公共设施之外, 还有不少通向印度河乃至阿拉伯海的港埠,这是国内外广泛而积极的经济活动的表现。这所有的一切出于何人的规划? 这个设计师可以说具有现代化的头脑。另外,整个马享达摩没有防御系统和攻击武器, 也没有精美夺目的艺术作品,这也是已知古代文明中的唯一先例。
    这些城市的统治者是什么人? 考古学家按照惯例首先在马享达摩寻找王宫和神殿, 结果一无所获。这又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人,用什么样的方法统治这块辽阔的国土? 而且马享达摩和哈拉巴有著完全相同的城市建设,难道它们都是首都? 因为没有神殿,能不能用其它古文明中的例子求求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 古埃及的国王同时兼任法老或祭司王来推测统治者呢? 所有遗址中确实没有发现有祭司王统治的痕迹,难道5000 多年前的印度河文明已经废弃了君主制? 这么大的国土不可能没有统治者。考古学家又仔细研究第一块和以后出土的印章,但经过一个世纪的努力印章上的字还是无法读解。那么,它是否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如果是,这两个城市为什么又没有神殿和宫殿呢?
    因为有一小部分印章上刻有神象,于是有人推测,这可能是宗教遗物。但也有人反驳说,这完全是家族或个人的保存品,不能说明整个国家具有宗教性质,况且出土的近3万枚印章有神象的只是很小部分。谜团越来越多。有人认为只要能够释读印章上的文字,就可以解释这个文明的来龙去脉。其实,文字固然可以使人了解整个文明的起源和衰落, 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必须从多方面研究,以触类旁通。
    究竟是什么人创造了这个文明?开始人们曾误以为是受其它文明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但是进一步考古发现,无论是文字还是印章都是其它地方看不到的, 而且出土人类骨鉴定也表明这里的人融混了许多人种的要素,不是现在已知的某个特定民族。
    那些当时在今天已经无法

    [1] [2] 下一页

    居住的地方建设如此高度文明的城市的人,如果不是印度人的先人,那又是什么人呢? 印度河文明是怎样被废弃的?后者可以从马享达摩出土的人骨上找到一些线索。这里出土的人骨,都是在十分奇异的状态下死亡的,换言之,死亡的人并非埋葬在墓中。考古学家发现这些人是卒死的,在通常的古文明遗址中,除非发生过地震和火山爆发,否则不会有卒死的人。马享达摩没有发生过上述两件事,人骨都是在居室内被发现的, 有不少居室遗体成堆地倒著,令人惨不忍睹。最引人注目的是, 在的遗体用双手盖住脸呈现出保护自己的样子。如果不是火山爆发和地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令这些人瞬间死去呢? 这在很长时间内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们提出了流行病、袭击、集体*等假说,但均被推翻了。无论是流行病还是集体* ,都不能解释一瞬间死去。而且有谁一边又在井边洗物品,在浴池里洗澡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 印度考古学家卡哈对出土的人骨进行了详细的化学分析。卡哈博士的报告说:我在9具白骨中发现均有高温加热的痕迹...... 不用说这当然不是火葬,也没有火灾的迹象。是什么异常的高温使马享佐达摩的居民卒死呢? 人们想起了一些科学家推断的远古时代曾在世界不少地方发生的核战争。 马享达摩遗址与古代假想中的核战争有无关系呢? 事实上印亚大陆是史诗神话中经常传诵的古代核战争的战场。公元前3000年的大叙事诗《马哈巴拉德》中记叙的战争景象一如广岛原子弹*后之惨景,提到的武器连现代化武器也无法比拟。更重要的是如此毛骨悚然的惨痛记忆留传至今,是非1945年广岛事件所能相提并论的。
    另一首叙事诗《拉马亚那》描述了几十万大军瞬间完全被毁灭的景象。 诗中有一点值得注意:大决战的场地是被称为兰卡的城市,而兰卡正是当地人对马享达摩的称呼。据当地人说:1947年印巴分治后属巴基斯坦而被禁止发掘的马享达摩, 有不少似广岛核*后遗留下来的玻璃建筑---托立尼提物质。 即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托立尼提沙漠中试爆量,沙因高温凝固成的玻璃状物质。答案似乎出来了。但推断必竟是推断,虽然科学家越来越相信地球上出现过数次文明并被毁灭,但在完全作结论以前, 要人们信服马享达摩的遗弃与核战争有关还为时过早。
    有人认为,印度河文明与其它文明是同时堀起并存的。是不是可以说, 印度河文明发展之初,受到过外来文明的影响,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独特的高度文明。
    还有人提出,印度河文明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众说纷纭。有一点可以肯定,印度河文明的特殊性和神奇性,使其过去、现在都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奉献著无法取代的财富, 它不仅是印度文化的源头,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一环,揭开它的谜底是今人的重任,最终定能揭开印度河文明之谜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