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平型关
  • 喜峰口关
  • 玉门关
  • 娘子关
  • 雁门关
  • 偏头关
  • 榆林塞
  • 山海关
  • 居庸关
  • 嘉峪关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重要关隘一览<%=id%>

    居庸关:古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国时称西关。北齐时改为纳款关。唐代设有居庸、蓟门、军都等关。辽以后都称此关为居庸关。此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所争夺。841年,幽州(今北京)发生兵乱,雄武军节度使张仲武因扼住居庸,断乱军粮草,使乱军陷于困境,得以收复幽州。

    玉门关:古代关隘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此关北依天山余脉,南接阿尔金山,为中国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后所置。前108年,汉将赵破奴破车师国,前104年,李广利两伐大宛国均由此关出师。

    嘉峪关:古代关名。在今甘肃省嘉峪关市西。此关南屏祁连山,西北靠嘉峪山,两山夹峙,北大河横贯其间,为古代肃州(今甘肃省洒泉市)西北门户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明正德年间,即倚此关抵御吐鲁番东侵。

    仙人关:古代关隘名。在今甘肃省徽县东南。此关西临喜陵江,南接略阳北界,北有虞关紧接铁山栈道,是关中、天水进入汉中的要地,也是由陕入川的重要咽喉。1134年,宋将吴玠军在此据险坚守,大败金兵,使金军南下的企图破灭。

    阳关:古代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因居玉门关之南而得名,与玉门关同为西汉通往西域的交通门户。宋代以后,随着中西陆路交通的逐渐减少,关址渐废。

    天井关:古代关名。又称太行关。在今山西省晋城县南部太行山顶。因关南有三所深不可测井泉而得名。这里适当太行南北要冲,形势险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秦与韩、魏相争上党,多交战于此。东汉建武元年(25年),冯异得过此关,连拔上党两城。

    雁门关:古代关名。又称西陉关。在今山西省代县城西北雁门山腰。与附近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因“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蜚雁出于其间”而得名。关附近峰峦叠嶂,峭壑阴森,异常险要,为历代镇守重地。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所建,为当时的军事重镇。唐会昌二年(842年),回纥侵犯唐朝,唐河东节度使刘沔进屯雁门,尔后向大同出击,打退了回纥兵。

    石岭关:古代关名。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此关形势险要,为山西北部之要冲。唐朝为防止突厥南下,曾驻兵于此。宋与契丹相争,也屡次在此交战。979年3月,宋攻北汉之时,曾在此重创辽援北汉之军。

    平型关:古代关名。在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此关西托雁门之险,东拥紫荆之固,山势险要,道路崎岖,为古代出入晋、冀两省北部的重要交通孔道,历为兵家戍守之重镇。

    娘子关:古代关名。又称苇泽关。在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晋、冀两省交界处。此关地势险要,两山夹峙,东与井陉相通,为古代太行山重要关口和太原东方的屏障,历为兵戍要地。唐时曾设承天军,宋时设承天塞,明设承天镇。

    潼关:古代关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东汉末在此设关。此关扼黄河要津渡口,锁东西交通咽喉,历来为关中地区的防守重地。211年,曹操派兵以攻汉中为名,由河南进军关中,因马超、韩遂等扼守潼关,致使曹操颇费周折才得以进据关中。

    蒲津关:古代关名。又称临晋关。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东。是黄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晋间的重险之地。战国时魏在此设蒲津关。汉武帝时改名临晋关。前205年,汉高祖刘邦曾由此关进入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一带),击虏了殷王邛。唐初,李渊父子能顺利引兵自太原而下,也主要是由于蒲津守将的不战而降。

    鬼门关:古关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县西。界于北流县与玉林市间,因其南多瘴疫,往者多难生还,故名鬼门关。为古代通往钦州、琼州、雷州及交趾(越南)的交通要道。明代改为天门关。

    古严关:古代关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城西。关名,一说为秦时所提,一说为汉所称。此关处群山环抱之中,周围山势连绵,悬崖峭壁,险不可攀,因之为古代军事要地。关前有清人商昌书刻“古严关”三字。

    镇南关:古代重要关隘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西南。此关控大青、金鸡两山隘口,山峦重叠,谷深林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古代中国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要道,素有“南疆要塞”之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老将冯子材率军据关而守,身先士卒,在此大败法国侵略军。1965年,此关更名为友谊关。

    下关:古代关隘名。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此关扼点苍山与洱海间狭长地段之通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古代南诏、大理国都之门户。公元779年,南诏王在此设关,以为都城屏障。明初,大将沐英进攻大理,大理国据关以守,明军巧出奇兵,攻占此关,迅速灭亡大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