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国古代重要关隘一览
  • 欧洲历史地图
  • [行政]宋代的行政区
  • [行政]清代的行政区
  • [行政] 明代的行政区
  • 中国各省省名之由来
  • 宁古塔
  • 中国历代疆域图
  • 九州华夏中国
  • 嘉峪关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大运河<%=id%>

    古代中华民族在东亚大地上留下的最宠大的两个“建筑物”,一是万里长城,一是京杭大运河。它们构成的巨大的“丁”字,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硬结构。读懂了这个巨大的“丁”字,也就读懂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什么《二十五史》、《资治通鉴》,完全可以抛到一边。中学时代的我曾写过一首题为《长城》的诗,大意是:书上说长城是条龙,外国宇航员说长城是条虫,我说长城是我们祖先修的“通天梯”,需要我们把它竖起来!诗写得够奇崛了,它是我得知长城是宇航员在太空唯一能够用肉眼看得见的地球上的建筑物时写下的。最近,已有人不可辩驳地否定了这种很让中国人自豪了一阵的说法。我把有关推理讲给了我教的小学生,小学生们都相信了宇航员不可能看到长城。可是,有一个女孩儿发言说,她在北京天文馆看到过宇航员拍到的照片,上面分明能看到长城。我不便说照片可以伪造,只好存而不论。葛剑雄怀疑有人在翻译上做了手脚,其实,很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原文”。修长城从战国时代开始,秦始皇不过是把原来已有的长城连了起来。秦朝亡于奴隶起义,长城没起到一点阻挡匈奴南侵的作用。
    秦朝未亡,匈奴人就越过了长城,占领了河套地区。以致于公元前200年,匈奴曾以30万骑兵围困汉高祖刘邦于今日之山西(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45页)今天所见之长城是明朝修的,明朝修长城次数最多、工程量最大、质量也最高。然而,明朝正是对北方和西北最保守、最无作为的王朝。葛剑雄说:“随着长城最终的完成,明朝的势力再也没越出嘉峪关一步。”(见《长城的价值》,载于《往事和近事》)实际上,明朝后期,清军出入长城如入无人之境,首都北京不时告急。最后,清军入关,在长城大门旁,更是没流一滴血。长城从来没起到任何防御作用,修长城的目的一丝一毫都没达到。“长太息以掩泣兮,衰民生之多艰!”

    长城下埋着汉民族多少尸骨,长城砖浸泡着汉民族多少血汗!长城者,汉民族之骨癌也!

    大运河与长城的方向正好相反,其历史作用也正好相反。最南的那段大运河叫邗沟,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准备北上中原称霸而开挖的。这一史实符合我的关于南方文明春秋时代就已可以配敌北方的论断。隋炀帝开挖大运河与秦始皇、明成祖修长城一样,都给当时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灾难。大运河的堤岸是隋朝老百姓尸骨堆成的,大运河中流淌的隋朝老百姓的血汗!隋朝正是灭亡于大运河的开凿,诚如唐朝诗人胡曾在《汴水》一诗中所说:“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然而,从“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统一”这个角度看,大运河开挖成功,它在此后一千多年中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真可谓泽被后世,功彪千秋。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此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夸功不较多。”也就是说,如果隋炀帝没有那么侈縻,他的功绩可与大禹相比。然而,大运河的作用还可以从另一面来理解。

    隋炀帝开挖大运河不仅仅是为了他个人到江南穷侈极欲,这里面还有深刻的*、经济上的原因。东汉后期以来,北方连续数百年战乱,文明成果被破坏殆尽,北方经济已远远不足以供养庞大的国家机器。而在南北对峙的这几百年中,由于没有北方的包袱,南方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隋唐时期,“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赋之所出,江淮居多”。唐朝之盛就建立在南方对北方的巨额“贴补”或北方对南方的严重“剥夺”的基础之上。元朝也曾大修运河,实际上,一般所说的京杭大运河就是元朝开挖的。元朝开挖运河和隋朝开挖运河的动机十分相似。因为,元朝统一时,南北经济之差异非常类似于隋朝统一时南北经济之差异。元朝统一时南方经济之发达就是南宋偏安的结果,与东晋南朝时代完全一样。南宋比北宋国土小了不少,我认为,小这一部分恰是负担,南宋没有了北方的负担,经济反而比北宋发达。这是我的一个臆断,不知能否得到宋朝经济史研究的证实。从这个角度讲,岳飞抗金即使成功了,也完全是得不偿失;赵构和秦桧偏安成功,实在是千古奇功!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都把大运河视为京畿命脉,所谓“滋润京华赖此河”。反过来说,元明清三代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南方的“剥夺”的基础上。南宋时代经济的发展对日后元明清三朝都有深远的影响。这又是赵构秦桧偏安之功。大运河里的历史秘密大矣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