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痕玉故事
  • 五铢钱辨识有诀窍
  • 简话古玉鉴别
  • 什么是镇
  • 三种古瓷辨伪
  • 浅析真假宋官窑
  • 什么是珍珠瓷
  • 土斑可以辨别高古陶瓷
  • 寿州瓷
  • 浅说浮世绘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玩玉先要懂玉<%=id%>


      玉的涵义广,一般地说,自然生成的、加工后成为细腻匀润、色彩鲜艳、质地坚韧、化学性能稳定的美石,都可归入玉类。人们平时说的玉,其实是以软玉和硬玉为主。软玉是指透闪石——阳起石矿物组成的玉石,即白玉、青玉、碧玉、黄石等;硬玉是指与软玉性状接近的源自缅甸的翡翠。而钻石、红蓝宝石、玛瑙、珊瑚、媒晶、龟甲之类,则属于“有机质宝石”。对于软硬玉的要求比较一致,即质地坚硬致密、色泽晶莹鲜丽为佳。

    玉文化是中国深奥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有关玉的趣闻逸事,更是丰富多彩、光怪陆离,让人目不暇接。

    从“玉”字的汉字有约500个,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描述,许多都加了个“玉”字,如玉女、玉手、玉容、玉照、玉体……即便是为正义作出牺牲,也以“玉碎”来形容。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最早的资料见于距今1.2万年的辽宁海城仙人洞遗址,它是一件蛇纹石质地的石器。之后有距今7000余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的项间挂饰小玉璜,约6000年前的上海崧泽遗址下层马家浜文化的耳饰、玉环等。这些玉器因当时生产材料稀少,一度被作为工具使用。后来随着磨制技术的发明,人们终于规律性地发现了石材中还有一批经磨制后显露出特别细洁、美艳的材料。虽然人们尚不知其为玉,但已被有意选出,专门用于人体的装饰。

    初玩玉的由于不懂玉,最怕遇到赝品。目前市场上玻璃仿玉制品的辨识,恐怕是赝口若悬河中最普遍、最简单的一种。常见的是被称为“翡翠”的光溜溜的小圆环、小鸡心、玉牌片等。这种玻璃制品因为是浇模而成,合范时高温的玻璃液在器物的边沿多少会溢出一点,冷却后成为隐隐凸起的范线。用手摸、手眼看都会有所发现。如果拿放大镜映光观察,其中定大大小小的气泡。

    如果不请专家,初玩玉者要自己鉴定玉的真假,可从3个观察:

    一、由于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松,缺乏玉的致密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

    二、用放大镜查找气泡,哪怕只能见到一个,也能确认不是玉。

    三、玻璃加入氧化铬,色近红宝石;加入氧化钴,色近蓝宝石;;加中入氧化铬和氧化铜,色近祖母绿……如此等等,还有好多种色。

    但它们的色调总显得单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润、浑厚的感觉。

    新玉和旧玉的鉴定不同。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品种、质地优劣与雕工的精粗。而旧玉的鉴定相对复杂,除了对新玉的几个基本要求之外,还要识别玉器的制作年代及其历史价值。

    对玉器历史价值的考证,是以明确的时代为基础。要熟悉各时代玉器的常见造型、特色工艺、流行色质。可以经常参阅有关玉器方面的书籍和资料,这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对玉器的断代水平产生一种理性的提高。而尽可能地多接触实物,可以校正对书中的图片与实物之间的视差。

    摘自《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