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国历朝之南北朝
  • 中国历朝之两晋与十六国
  • 中国历朝之两汉与三国
  • 中国历朝之秦朝
  • 中国历朝之春秋战国
  • 中国历朝之西周
  • 中国历朝之商朝
  • 中国历朝之夏朝
  • 中国历朝之远古时代
  • 中国历朝之唐朝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古格:一个消失的王国<%=id%>

    古格:一个消失的王国

      到古格传教的英国神父安夺德曾经描述古格王国当时的盛况:“我们在扎布让逗留期间看到来自中国内的200多个商人,他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包括生丝、陶瓷、茶叶等……。”但谁能想到,由于安夺德神父的到来,这个辉煌一时的王国竟会由此改变它的命运。

      古格王国是吐蕃王室后裔在阿里境内建立的小王朝。在公元六、七世纪之交,隋朝时期,吐蕃地区就建立起一个疆域很大的各部落联盟政权,唐朝中期,吐蕃的势力范围西面包括拉达克,北面到达南回的和田和甘肃的河西南沿石包城一带。南面与云南大理的南诏国接壤,分为卫藏(前藏、后藏),朵康(安多、康巴)和阿里三大历史地理区。为了社会稳定和巩固丝绸之路的繁荣,唐朝对吐蕃实行招安与和亲政策,并应吐蕃王的请求,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蕃与藏王松赞干布联姻,公和710年,金成公主又入蕃与藏王赤德祖赞联姻。藏王的后裔均被分封到各地。吐蕃自文成公主入藏后,藏区的文化艺术、生产生活都吸收了汉民族的先进文明,公元823年还在拉萨大昭寺门前建立了“牲舅会盟碑”。公元842隼,吐蕃王赞普朗达玛遇刺,吐蕃本土王族分裂内哄,他的孙子只考赞亦于公元895年被起义属民所杀,贝考赞次子尼玛衮偕亲信三人及百余骑逃到阿里布让(普兰),与当地长官的女儿结婚,后来他的三个儿子分别为阿里三国——布让、香雄、玛尔城之王,第三子德贞衮所占的香雄就是古格,在今阿里象泉河谷扎达县扎布让、托林一带。古格王困是一个弘扬佛法、以教辅政的地方政权。古格王朝大力发展经济,到十三、十四和十五世纪,出现过经济、佛教和文化艺术发展的繁荣昌盛时期,十六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王都商贾云集,据到古格传教的安东尼奥德·安夺德神父说:“我们在扎布让逗留期间看到来自中国内地的200多商人,他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包括生丝、陶瓷、茶叶等。”弗朗西斯科·阿则维多神父也说过:“克什米尔、拉合尔和印度的商人们把他们的服装、珊瑚、琥珀贩卖到这里,而这里的羊毛是世界上最纤细、最珍贵的,许多外国人都围着生命危险来到这个王国购买羊毛”。

      当时王都扎布让及近郊人口众多,谷地平原盛产小麦青秩和自莱萝卜等疏莱,山区牛羊成群。据王都遗址统计,有400多座庙堂、房屋和近千孔洞窑,各类佛塔28座,另外还有58座碉楼,4条暗道和大小11座粮仓。王室建筑主要集中在山顶、有房屋40余间,其中有二、三座二层或三层楼房。王宫西部有一个面积约200平方米的议事大厅。从山下通往王宫必须经过一座穿山隧洞式王宫大门。宫门以下半山坡房屋密集,为军政官邸和守卫的军营,在一些窑洞中,还藏有盔甲、马甲、盾牌和箭杆等兵器。

      山麓有4座庙宇,白庙、红庙的面积都达300多平方米。典型的藏建筑风格,虽经几百年时间,四壁和顶部仍保留有绘制精美的图案,特别是发现有歌舞和杂耍的图案,这些遗迹表明,当时古格王国内有建筑绘画的能工巧匠,也有采矿、冶铁、炼钢的小作坊。王都扎布让是阿里地区最繁华的城市。

      古格王国畜牧业发达,周边小国小邦也常起兵来犯掠夺牛羊和财物,但经常都被古格王国军队所击败。如1625年,古格南面的三个邦和加瓦尔王国即斯里那加王联合起来反对古格,发动战争,斯里那加王派三万余兵力分三路侵犯古格,古格守军以少胜多杀伤敌兵三百多人.古格国王墀扎西查巴德亲自率军迎战,把来犯之敌围困在山谷之中,进退两难,最后来犯之敌只好求和退兵。古格王国和西面拉达克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拉达克的军队屡战屡败,拉达克国王森格郎吉也总想找机会报被战败的仇。  古格王国对内发展生产,与邻国打仗,都需要人力、财力,但随着藏传佛教势力的扩大,于是国王与佛教首领之间的矛盾日愈尖锐。1618年7月,国王墀扎西查巴德的弟弟、叔父、叔祖等喇嘛首领邀请卫藏班禅一世来古格讲经说法。班排视察古格期间,尊称古格王叔祖拉尊洛桑意希欧为“法王尊驾”,并任命他为这个王国的精神领袖,当时古格地区的喇嘛僧人约五、六千人。古格王对喇嘛僧人的扩大心怀不满。

      自从1624年安夺德神父到达扎布让不久,他就确定了支持和利用基督教,反对和打击藏传佛教的政策,不准任何人干扰传教工作,要人民学习基督教的教义,出资建立教堂和教士住宅,馈赠巨额金币以及常请教士讲经传道,让王后、王子及王室一些人进行了洗礼等一系列行动以外,还极力贬低和讥讽藏传佛教。以往每次国王领兵出征前都由喇嘛首领为他念经和祈福的,安夺德神父来后改请他去诵读福音祈福,如1625年8月安夺德神父第二次回到扎布让,第二天见古格王时,古格王详细告诉神父,古格将进行一场非常危险的战争,他正准备出征,出发那一天,古格王头顶弥撒经本,神父为他诵经,他非常虔诚和尊敬地亲吻了经本。古格王、王后及王室一部分人这种狂热支持基督教,以及传教士们用低毁和反对藏传佛教来宣传基督教的种种行为,必然会引起有悠久历史的藏传佛教势力的强烈反对。古格王叔和王弟向国王提出了劝告,要他放弃支持基督教,回到多年来先辈传下的藏传佛教中来,但古格王对此置若罔闻。于是王弟把国王请到喇嘛寺庙住了两个多月,除了王弟本人给他讲经外,还请了最博学的喇嘛给古格王讲经,使他增加对藏传佛教正确性的认识。此外,王弟还将十四岁的,正在学习基督教义的王子弄到寺院去,找经师给他讲解藏传佛教经典,提高对藏传佛教的感惰和认识。

      王弟的作法使传教士们非常不安,为此安夺德神父想方设法去看望国王,并找机会与喇嘛们进行了多次辩论。在安夺德的劝说下,古格王对安夺德保证,在未与他商量前不做任何事情,于是传教上成了古格王的高级顾问,黄教寺院上层看到他们采取的对策完全失败,于是靠增强佛教力量来保卫自己,特别是扩大招收老百姓入寺为僧,1626年某一天就吸收了120平民为僧。这种扩大僧人的行为,严重威慑了古格王正在进行战争的士兵来源,于是古格王决定采取迫害藏传佛教僧人的一系列行动,没收了喇嘛首领王弟的一些土地和收入,并警告他的弟弟说如果再不悔改广招百姓为僧的做法,就要撤除为他服务的士兵。后来国王把军官派到各地,用世俗者取代喇嘛首领的地方权力,逼迫大部僧人还俗,致使古格地区五、六千喇嘛减少到不足100人,生活在山洞里不愿还俗的僧人和极少数高级僧人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但古格毕竟是藏传佛教后宏期“上路宏法”的发祥地,僧人们利用自己的影响进行秘密串联,他们利用古格地区人民厌恶与邻国进行长期战争的惰绪,广泛发动了一般群众,同时还串联了许多地方官员和军队中的军官,伺机起来进行反对古格王、反对传教士及基督教的斗争。

      在1630年乘安夺德返回果阿和古格王墀扎西查巴德患病之机,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暴动,反对古格王支持天主教、消灭佛教,并以前者代替后者。由于古格僧人的邀请,拉达克王森格郎吉亲自率兵迅速赶到扎布让,包围古格王住的王宫小山。由于王宫修建在四壁陡峭的山上,有暗道通到东西河边取水,山上的武器,粮食储备克足,城堡坚不可摧,围攻一个多月,因冬季降临包围王宫城堡拉达克军队准备撤退,这时国王的弟弟想出各种方法向古格王劝降,古格王身患重病,又感到国内四面楚歌,大势已去,主动提出议和,表示只要拉达克撤走军队,他就可以交纳贡品。拉达克王要古格王走出城堡,像属臣那样亲自呈交贡品。但当古格王走出城堡后,就被拉达克王将他和他的全家抓获,押送到拉达克的首府列城,投入监狱。古格王的御林军看到古格王、王后及王子等被抓起来,才恍然大悟,知道上当受骗,立即边打边撤退到城堡里,顽强抵抗了一段时间后,才撤出城堡转移到后藏的藏已汗那里去,统治日土地区的古格王亲属也逃到后藏日喀则。拉达克占领了古格王国全镜。拉达克王委派他的儿子英达博蒂郎吉去统治古格。建国近800年古格王国从此灭亡。大清朝统一中国后,并派兵协助藏军抵抗外国入侵者,直到1683年拉达克在侵藏战争中失败,在一项协议中,拉达克才将它占领的古格、日土交给卫藏管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