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玛雅文明
  • 拜占廷帝国
  • 阿兹特克文明
  • 科穆宁王朝
  • 汪达尔-阿兰王国
  • 东哥特王国
  • 西哥特王国
  • 列支敦士登公国
  • 河东历史之晋国春秋
  • 河东历史之魏国的兴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伊苏里亚王朝<%=id%>

    伊苏里亚王朝

       拜占廷帝国封建王朝(717~802)。因其建立者利奥三世(717~741在位)来自小亚细亚南部的伊苏里亚,故名。
      8世纪初,拜占延帝国经常受到阿拉伯人倭马亚王朝的威胁。716年,阿拉伯人进犯小亚细亚,围攻阿摩鲁姆,西进至柏加曼地区,被拜占廷小亚细亚督军利奥所击败。 717年利奥废黜无能的君主狄奥多西三世(715~ 717在位),被首都教土和臣民拥立为帝,创建伊苏里亚王朝。
      利奥三世即位不久,717~718年阿拉伯人第二次围攻君士坦丁堡。拜占廷军队经过整整一年艰苦的保卫战,终于使用“希腊火”(希腊人制造的能在水面上燃烧的武器,内含石油、硫黄、硝石和树脂等成分)打败了阿拉伯舰队,把阿拉伯人逐出小亚细亚。此后两个世纪里拜占廷基本上消除了阿拉伯人的威胁,双方只有小规模的摩擦。伊苏里亚王朝通过外交手段,采用筑垒与征伐等措施,又削弱了斯拉夫人与保加利亚人的威胁。利奥三世在对外政策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之后,又致力于内政改革。整饬吏治,制定法典,禁止卖官鬻爵;在全国普遍推行军区制(即塞姆制)。军区制是一种寓兵于农、加强地方统制的军事行政制度,由军事长官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兵士由领有国家世袭份地的自由农民组成。
      由于东正教会垄断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并享有免税特权,使国家税收锐减。平民要求废除偶像崇拜,简化宗教仪式;政府实行军区制也需要土地和军费,欲征用教会的土地财产分给新的军事贵族。因此利奥三世利用人民对教会的不满,于726年下令捣毁圣像,封闭修道院,没收教会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军事贵族和皇帝亲信,或作为军士的份地,史称圣像破坏运动。这一运动恶化了拜占廷与罗马教廷的关系。君士坦丁五世等几个君主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前后达100多年。780年皇太后伊林娜摄政时(780~802)开始废除这一政策。787年第二次尼西亚会议正式恢复圣像崇拜。
      伊苏里亚王朝末期,由于未能保卫罗马使之免遭伦巴德人入侵,罗马教廷转而向法兰克人求援。800年罗马教皇借口女皇伊林娜(797~802在位)即位不合法,给法兰克王查理加冕,称其为“罗马人皇帝”,是为查理大帝。拜占廷永远丧失了对罗马城名义上的统治,成为名副其实的希腊化国家。802年伊林娜被军人废黜,伊苏里亚王朝遂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