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慈禧太后身世之迷
  • 夜郎国难道是司马迁遗留的千年悬案
  • 韩国客机被苏联导弹击中 谜团待解开
  • 古今思维大碰撞--梦断<山海经>
  • 史海:为何郑和不是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
  • 匈奴人西迁的故事
  • 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
  • 三星堆的 七大千古之谜
  • 古玛雅人曾在水底生活
  • 日本对华移民侵略揭秘 五次大规模集团移民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钦察汗国<%=id%>

    1.金帐、白帐和昔班兀鲁思

    成吉思汗在1225年曾把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以西的草原,即谢米巴拉 金斯克、阿克摩棱斯克、图尔盖、乌拉尔斯克一带和花剌子模本土,分给长子术 赤,术赤在他之前6个月去世(约1227年2月)。成吉思汗死时将这块领地留给术 赤的儿子们,特别是次子拔都,拔都在获得1236-1240年的远征胜利之后,把原 钦察人(即:奇卜恰克人,俄罗斯人称他们为:波洛伏奇人,拜占庭人和匈牙利 人称他们为“库蛮人”)和保加尔人(不里阿耳人)的全部地盘并入领地,此外 ,还成了罗斯诸公国的宗主。

    拔都的汗国仅欧洲部分就是一大片,首先是由黑海以北的纵向草原带组成, 即乌拉尔流域,顿河、顿涅茨河、第聂伯河和布格河诸河的下游,德涅斯特河河 口和普鲁特河下游。它还囊括了穿过过库班河、库马河和捷列克河流域的连绵不 断的高加索北部草原。简言之,它囊括了古代欧洲斯基泰人的整个地区。此外, 它还延伸到保加尔人之地,或者说延伸到由伏尔加河中游及其支流卡马河灌溉的 耕地和森林地带。像希罗多德描述的古代斯基泰人的地区一样,这片无垠的“欧 洲的蒙古利亚”草原是荒无人烟的浩瀚草原。卢布鲁克的报导使我们对它有些了 解:“再往东,沿路我们除了天、地以外,什么也看不见,有时海就近在身边, 不时可以见到两里格以外的坟墓,或者库蛮人(钦察突厥人)称的库尔干。”蒙 古部落,或者说,由蒙古人担任长官的突厥部队在这荒寞的地方漫游,因为,据 拉施特记述,成吉思汗的遗嘱,分给拔都的真正蒙古人不会超过四千户人,拔都 军队的其余成员是由那些加入蒙古事业的突厥人,即钦察人、保加尔人、乌古思 人等等组成,这一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术赤的汗国如此迅速地具有突厥特征。

    游牧旅居的生活使拔都沿伏尔加河岸活动,春季他溯河而上,来到卡马河畔 原保加尔人之地和保加尔人的贸易城镇,蒙古钱币就在该城铸造。八月,他开始 顺流而下,在河口扎营,他的扎营地预示了后来他的都城即萨莱城(即:旧萨莱 ,或称拔都萨莱)的建立。正是在伏尔加河下游,卢布鲁克获准到他的营帐中: “拔都坐在一形状像床的高椅上,高椅涂金,并由*台阶通往。他旁边坐着一 个妃子。另一些人坐在他右边和妃子的左边。帐殿入门处,放一条凳,上面放着 忽迷思和镶着宝石的金、银大杯。拔都认真打量我们,他的脸有些发红。”

    拔都的一位兄弟斡儿答,尽管在家中排行第一,但是,在家族事务中只起到 很小的作用,他得到了今天称之为哈萨克斯坦之地为封地。在南部,他的封地包 括锡尔河右岸,大约从卡拉套山附近的塞格纳克(昔格那黑)城到咸海的锡尔河 三角洲,似乎还包括锡尔河三角洲左岸一直延伸到阿姆河三角洲的这一狭长地带 。因此,他几乎控制了咸海东岸的整个地区。在北部,他控制着萨雷河流域和把 萨雷河流域与图尔盖平原分开的兀鲁塔山地。1376年,斡儿答的一位继承人脱脱 迷失获得与定居社会发生接触的塞格纳克和讹答剌城。拔都的汗国在历史上被穆 斯林史学家称之为钦察汗国,俄罗斯编年史称之为金帐汗国(蒙古语:阿尔泰· 斡耳朵),斡儿答的汗国被称为白帐汗国(蒙古语:察罕·斡耳朵,突厥语:阿 黑·斡耳朵)。在一些西方的书中,拔都的汗国被称为青(蓝)帐汗国(蒙古语 :阔克·斡耳朵),青(蓝)帐汗国加上白帐汗国合称金帐汗国。

    拔都的另一个兄弟昔班(参加过1241年的匈牙利战役)得到的一份封地是在 斡儿答封地之北,即南乌拉尔河以东和东南地区,特别是东南地区,正是今阿克 纠宾斯克和图尔盖地区的大部分。夏季,他的斡耳朵似乎是立在乌拉尔山区、伊 列克河(奥伦堡以南的乌拉尔河的一条支流)和伊尔吉兹河之间;冬季,他可能 朝斡儿答兀鲁思方向向南移。在一些中国的蒙古史书中,昔班的汗国被称为“蓝 帐汗国”或“青帐汗国”。后来,昔班后人将他们的领地扩张到西西伯利亚,成 了失必儿(西伯利亚)汗国的主人。另一部分昔班后代建立乌兹别克汗国的昔班 尼王朝,消灭了中亚的帖木儿帝国。中亚的希瓦汗国、浩罕汗国也是由昔班后人 建立。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