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庄廷鑨明史案
  • 赤壁之战胜负真象透析
  • 魏舒方阵
  • 东汉宦官和外戚轮流执政
  • 秋雨边关冷宫墙——土木堡之变始末
  • 唐朝前期的疆域
  • 准噶尔部统治时期的西域
  • 中国古代战船
  • 中国古代阵法
  • 三国中直属东吴中央的一支精锐神秘部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浅析蜀汉第一次北伐和子午谷奇袭<%=id%>

     作者: *不见血

    关于魏延的子午谷奇袭方案的优劣和可行性很多朋友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在下在这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之所以把子午谷奇袭与第一次北伐联系在一起分析,因为这两者在战前的*,经济,人文和地理多项背景趋于一致。首先从*经济背景而言蜀汉政权在遭受彝陵战败以后受到全面削弱。不但丧失了大片的土地和人口资源,而且军队的主力几乎遭到了歼灭性的打击。使蜀汉政权在以后的几年里没有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行动。而曹魏集团得到了稳定发展的契机。这样曹魏政权在经济发展方面占据了全面的优势。当时,东汉留下了六个地理经济圈,即传统的四大经济圈:关中,中原,山东,荆楚;以及在两汉时期得到长足发展的新兴地理经济圈:蜀中,河北。这样就可以看到:曹魏政权拥有三个传统地理经济圈和一个新兴地理经济圈(河北,关中,中原,山东)。孙吴政权拥有一个传统地理经济圈(荆楚)。蜀汉政权拥有一个新兴地理经济圈(蜀中)。在经济发展方面曹魏政权已经有了起点高,质量好的优势。但是由于地域广阔,战线较长,经过长年战乱以后人口资源的消耗很大而且经济破坏比较严重,这都需要时间来恢复。所以曹魏政权采用了“固守,发展,待变”为主的战略。但是当时曹魏政权比较轻视蜀汉政权,没有意识到对手也有吞并自己的壮志。把比较弱小的蜀汉政权当成了第一个歼灭的目标,对于潜在对手的轻视使得魏军主力和主要将领都没在西线。只把夏侯懋放在长安“下派锻炼”。而蜀汉政权地域狭小而险峻,有很强的扩张愿望。另外,即便是埋头发展也只能望曹魏政权的项背。所以采用战术进攻来代替战略防守是当时的上策。

      当时与蜀汉政权连接的有荆楚,中原和关中三个传统地理经济圈,河北和山东对于蜀汉政权是鞭长莫及。荆楚经济圈当时在其盟友孙吴政权手里,这一方向的发展在当时已经是不可能;中原经济圈距离远,而且东出汉中走上庸容易受到夹击且无法保证补给。最重要的是没有战略支撑点,也就是说中线北伐的战略支撑点襄阳和武昌(起码是襄阳)都不在蜀汉政权的控制范围。这样发展的方向只剩下了北方的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是位于群山环抱中的八百里秦川。向西过陇山是陇上诸郡,向东经潼关入中原直达洛阳,向北是陕北的千沟万壑,向南与汉中隔秦岭遥对。曹魏政权在西线主要采用了“立足长安,确保关中,稳固陇上”为主的战略方针。把西线主力布置在长安,向南可以封住褒斜道,向西可以固守陈仓以确保关中的安全。并且立足长安可以保持住与中原的联系,以避免西线和中线脱节而导致的孤军奋战。

      蜀军由汉中进击关中须穿越秦岭,而穿越秦岭有双向四路:一个方向是直接向北出秦岭入关中,有二条通道。一是出秦岭子午道,进入关中;二是经褒斜道,出入斜谷,进入关中西部。这二条通道谷长路险,虽有栈道,但大军行动比较困难。另一个方向是往西经阳平关进入陇山,也有二条通道;一是出阳平关,由散关进入陇东;一是出阳平关,经武都到陇右的祁山出天水。这二条通道道路较远,但略为平坦。

      而就两军的特长而言几乎是针锋相对:魏军以步骑相互配合,具备强大的战术机动能力。其轻骑的迂回作战和正面作战相结合。容易形成对敌军的夹击。而蜀军则是典型的单兵种的集团作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骑兵。其战术机动能力一般,但军制严密,组织强。这种特长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应变能力强和抗冲击力好!

      而诸葛亮的具体战略思路是:立足汉中,震慑关中,蚕食雍凉,伺机攻拔长安以夺取整个关陇地区并打通进击中原的路线。可以说当年法正所陈的战略原则已经成为贯穿于整个蜀汉政权的根本战略的主线。即:“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这又是一个与曹魏集团的战略针锋相对的战略思路。

      这样在建兴五年魏文帝归天以后,诸葛亮立刻北进汉中为北伐做最后的准备,并在建兴六年春开始北伐。我们可以通过诸葛亮的一系列战术行动来判断他的战术目的。派赵云,邓芝率领少量士兵由褒斜道进击关中以吸引长安守军的注意。而诸葛亮自己率领蜀军主力出阳平关,经武都到陇右的祁山出天水。由于是大军忽至,也可能是事先谋划好的就发生了“三郡叛魏应亮”,使得陇上地区被诸葛亮迅速占领并切断了凉州和关中的联系。而蜀军主力则在祁山集结备战,准备与魏军向陇上的援军在祁山作战。而魏军也不甘示弱,迅速西进以求收复三郡。魏军在西进路线选择上有两条,一是沿渭河西进,但是行动缓慢且道路难行。另外就是在街亭通过陇山,一旦通过既可以向西平叛,又可以向南攻击蜀军主力。而蜀军在防御方面就有顾此失彼之忧,容易被各个击破。诸葛亮派马谡据守街亭,目的是争取时间彻底安定三郡。并逼迫张郃沿渭河西进而使双方在相对狭窄的空间里进行战略决战。因为在这里决战可以完全削弱魏军的战术机动能力(也就是说让魏军的轻骑迂回派不上用场),而发挥自己军制严密,组织好的特长以期击败魏军。结果却因马谡“违亮节度”而兵败街亭,这一后果极为严重:蜀军遭受战役失败,士气受挫;而且除祁山以外没有第二支撑点,不能进行全面的防御战;进行战略决战的主动权易手,不是原来那种想打就打,想守就守的环境了。这样蜀军继续进攻已经无意义,只有退回汉中,最大限度的保存有生力量。

      这样,可以得知诸葛亮的主要目的在于陇上这一魏军主力援救相对困难的地区。并且有在成熟时机下与对手进行战略决战的思路。简而言之,诸葛亮的主要目的还是力求歼灭魏军的有生力量,特别是力求歼灭魏军的主力部队。若说兵法就是典型的“先求胜而后求战”(创造胜利条件然后进行决战),力争调动魏军以求得以逸待劳并且削弱魏军的战术特长,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战略决战。同时对陇上诸郡虎视耽耽,必要时还可以固守险要,确保胜果。

      然后我们在来分析一下魏延的“子午谷奇袭”计划。关于具体计划只有《魏略》提及: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我们就以此为据来分析。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以下几点:

      一:兵分两路。一路为主力大部队出褒斜道,一路为奇兵出子午谷。

      二:主要攻击点为长安。

      三:所需兵力为五千精兵,随军给养为“负粮五千”。这里应该是省缺了一个量词。具体是什么在下没研究(希望各位帮忙研究一下。呵呵。)。但是应该是干粮(当然,炒面是不可能的,但也可能是炒米之类的玩意,哪位有时间的话可以帮忙研究一下。在下先谢过了。呵呵),因为炊烟会暴露目标。这样,每人的负重至少在三十斤左右。武器+装备+粮食经过精简以后的重量。

      四:通过子午谷以后的给养无须担心。其实就是说抢也抢个饱!连“散民之谷”都是军需。

      五:进军时间为十天以内。魏延所说为直抵长安的时间,而不是通过子午谷的时间。实际上通过子午谷应该是在七,八天左右甚至更少。

      六:夏侯懋年少无谋被魏延吓跑!可以说魏延分析了敌军主将的性格。这一点做到了知己知彼。但以长安的重要性而言,这点倒不一定成立。但也不是没有希望。

      七:魏军的向东报急,撤退和大规模援军到达长安的时间为二十天以上。[注:第六项成立为前提。]

      八:二十天以内,诸葛亮的主力必须赶到长安或是进入能够对长安进行战术支援的范围以内。[注:第六项成立为前提。]

      九:彻底截断了曹魏集团的西线和中线的联系。在固守长安的前提下,逐步将雍凉吞并。从而形成了刘邦第二的创业之路。[注:第六项成立为前提。]

      十:魏延的这个计划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形成的。

      1)魏延意识到了长安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把第一打击目标放在长安,打就要打要命的地方。这是一个优秀将领出色的战略判断能力。这就使得这个计划成了一个对着魏明帝后脑勺抡起来的闷棍。
      2)魏延的作战计划是依据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得来的。作为当时名满天下的名将,其丰富的作战经验在蜀汉政权无人能及。所以如此贴近战争的将领的论断,其经验性结论(比如行军速度的快慢与频率,补给问题的解决。)都具有比较强的参考性。
      3)对曹魏政权的人事关系和人物性格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但这也可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而从敌军主将的个性来判断其行动的方法需要的是深刻的了解,而不是普通的只言片语就可以下结论的。
      4)正是由于长安的重要性魏延才忽略了其他的战术手段。或者是想到了,但由于效果与拿下长安有差距而放在了次要的地位。

      好了,罗嗦了这么半天我们来具体谈谈这个方案的战术执行过程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前提:安全通过子午谷。否则一切均不成立。

      如果在十天内到达长安并进击长安长安的话,就会有以下情况:

      兵临城下!魏军此时不能判明魏延军的兵力和部署,只有以下结论:

      1)蜀军并非大规模主力,兵力在两万以下,一万左右。
      2)目标基本就是长安。
      3)不一定会有太多的给养。
      4)是否有后续部队不得而知。

      而长安应该至少有一万的守军,另有四,五万进发褒斜道与蜀军主力对峙。这种情况下魏军有三策:

      1)固守待援,向洛阳告急。
      2)出战,以求直接打败并非大规模主力的蜀军。
      3)逃跑。正中下怀!!!

      按照夏侯懋“年少,怯而无谋”而言,出战几乎是肯定不会。但是逃跑的概率也不大,倒是固守待援的上策会选择。然后向洛阳告急。

      而魏延此时第一方案失效。未能将夏侯懋吓跑。也面临选择:

      1)强攻长安。胜算不大,几乎可以说是自寻死路。
      2)等候诸葛亮的主力到达,一同进击长安。
      3)调转方向,与主力汇合,夹击魏军的西线主力。

      魏延临战经验丰富,没有选择强攻的可能。而坐等就失去了奇兵的效果,这种情况下,趁长安守军忙于自保无力出击而迅速西进接应主力部队就成为上上之选。

      这时,十天的时间已到,诸葛亮的主力应该已经与魏军遥遥相望了。魏延调转方向一边西进接应主力一边沿途掳掠县邑(要不就会饿死),村庄(不要攻打城邑,饿肚子打消耗战不是闹着玩的)。

      而长安的告急文书应该在魏延出发后的第三天与洛阳出发已经六,七天的援军碰头。于是,张郃的步骑五万此时派得上用场的怕是只有轻骑两万了(还不一定有这么多。)。可以说,张郃即便是全力前进也要在四天以后到达长安,已经耽误了七天。而此时张郃应该能够判明蜀军的意图,但是此时长安的兵力只有筋疲力尽的两万轻骑和一万守军。想要支援西线的主力已经不可能,只能做接应。于是,张郃完全可以先派千余人封住子午谷,然后率领两万部队接应西线主力。这时张郃要是一点不耽误时间的话,其部队的战斗力如何就可想而知了。但是魏延军也不会太好过,魏延部会在离开长安的八,九天以后(距离差不多,虽然道路平坦,但沿途要抢粮,也要消耗个一天左右,但是却有可能获得短暂的喘息时间。)进入魏军主力的侧翼以支援蜀军主力。

      此时魏军主力情况不妙。本来就是固守的,但是自己突然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只能有如下选择:

      1)集中兵力突击魏延部以求突围。但把自己的后背放在蜀军主力面前,如果魏延部挺个一天半宿的,断后部队就会失去作用。魏军的西线主力就有遭到被完全击溃的危险。
      2)固守待援。但此时诸葛亮真的聪明的话就会主动接应魏延而采用大规模的正面突击。但是,假如是魏延军先发起进攻就麻烦了。蜀军主力一定会集中兵力在正面进行压迫在魏延部发起进攻的打击点进行全力接应。这样,魏军西线主力就有遭到歼灭性打击的危险。
      3)与蜀军主力直接决战。在腹背受敌的状态下采用“死地则战”的原则,硬碰硬的与蜀军主力决战。一个是身临绝地,进退两死。一个组织严密,且有奇袭队接应。结果可想而知,全军覆没并非是不可能。

      无论是哪种情况,魏军都难免一败。这样张郃就会“跷脚赶到,会议散掉”,他只能退守武功甚至是长安。蜀军完成了打击对手主力部队的计划后其去向有北指陈仓,彻底在关中站稳脚跟。向东进逼长安,谋求完全占领关中。但此时占领陈仓为上策,经陈仓可以过街亭图陇上。也可以走水路逆河而上(但不大可能,没那么多的船。)进取陇上。这时,魏军的援军主力也会进抵关中。双方所形成的又是类似街亭之战时的情景,但不同的是魏军的有生力量和机动兵力都将大大减少,而蜀军也有一定的消耗,而且战斗减员不会少。但在声势和士气上蜀军要远远优于第一次北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个稳健,一个冒险。这两种计划都是“胜兵先求胜而后求战”的典型,但是魏延的奇袭计划因为冒险曾被认为是“败兵先求战而后求胜”。但如果魏军应对正确的话就是殊途同归,又回到了祁山!祁山,是诸葛亮北伐战略的起点,也是魏延奇袭战术的终点。这也正应了黑格尔的那句名言“起点即终点,终点即起点。”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