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越之间---从永乐到嘉靖的安南平叛
  • 一个天翻地覆的年代 1644年中国有三个皇帝
  • 自由择偶开放的唐代婚姻
  • 唐灭高丽百济之战
  • 揭开满清疆域大于明朝疆域的谎言
  • 王安石变法:改革帮了腐败的忙导致宋的灭亡
  • 北宋时期越南(交趾)军队在南宁的大屠杀
  • 远古三代的战争
  • 秦汉时期的服饰艺术
  • 蒙古西征及具体战役介绍!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蒙古贵族的嫡系军队是如何被摧毁的<%=id%>

    一.蒙古贵族的嫡系军队

    蒙元用武力消灭南宋,开创了整个汉族被异族统治的先例。大体而言,蒙元的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蒙古军是以蒙古人为主体组成的军队,是蒙古统治者的嫡系;探马赤军是从蒙古各千户、万户中抽出担任先锋、镇守等任务的军队,其成员包括色目人及汉人;汉军主要由中国北部、四川局部地区、云南等地方的各族人民组成;新附军主要由南宋降军改编而成。

    蒙元的统治集团是以蒙古族为核心的,同样,蒙元的军队也是以蒙古军为核心的。蒙元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特别重视军权,在全国建立起一整套防卫系统。而蒙古统治者的嫡系军队蒙古军,亦承担起保卫中枢汗廷的宿卫任务及镇守全国各地的镇戍任务。

    关于蒙古军在全国各地的镇戍,《元史.兵志二》指出:“世祖之时,海宇混一,然后命宗王将兵镇边徼襟喉之地,而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淮、江以南,地尽南海,则名籓列郡,又各以汉军及新附等军戍焉”。这表明,蒙古军在全国的镇戍重点的是北方,而南方则主要由汉军及新附等军镇戍。蒙古军在北方驻有四大都万户府,分别是是:山东河北的蒙古军都万户府置司于濮州、河南淮北的蒙古军都万户府置司于洛阳、四川的蒙古军都万户府置司于成都、陕西的蒙古军都万户府置司于凤翔。

    此外,元太祖成吉思汗沿袭分配家族财产的本民族旧俗,大规模分封诸子诸弟。分封的诸子、弟有九人,每人均授与一个王国。诸王可以享有及管理自己的私人部属。成吉思汗去世之后,其继承者继续奉行这一政策。另一方面,随着蒙古帝国对异国不断的征服以及领土不断的开拓,蒙古贵族分配财产的传统又有了新的发展(例如进入中土之后分封的五户丝食邑民等),蒙古异性官僚亦有被封为王者,还形成了宗王出镇制度。

    所谓宗王出镇制度,就是元帝分封诸王族或者蒙古异性官僚为王,统兵出外藩屏朝廷。宗王镇戍的地区有漠北前线的北平王、晋王;西北地区的武靖王、西宁王等等,在中枢地区、西南地区、江淮等地区也进行了镇戍。

    二.蒙古贵族的嫡系军队被摧毁的过程

    关于蒙古贵族的嫡系军队被摧毁的过程,本文拟从中枢汗廷、蒙古军都万户府、分封及镇戍诸王等三部分进行阐述。另外,蒙古草原分封、镇戍诸王的情况以及中亚、西亚诸王、汗国的情况,可以参考拙作《探讨蒙古“四大汗国”之谜》、《北元的真相》,本文不再赘述。

    (1)中枢汗廷被摧毁的过程

    至正十八年十二月,元上都开平被义军关先生、破头潘部攻陷,官阙被焚而成废墟。

    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元大都被北伐的明军徐达部攻陷,元顺帝北逃,监国淮王贴木儿不花被俘杀。

    洪武二年(至正二十九年),明将常遇春、李文忠出塞攻陷上都,元顺帝北逃,明军追击百里,俘俘宗王庆孙等万余人。

    洪武三年四月,元顺帝卒于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五月,明将李文忠攻陷应昌,爱猷识理达腊以数十骑北逃,明军获其子买的里八刺及后、妃、诸王官属数百人,并得宋、元玉玺等物。

    洪武十一年,爱猷识里达腊卒。汗位传至脱古思贴木儿。

    洪武二十一年四月,明将蓝玉率军在捕鱼儿海袭击了脱古思贴木儿的汗营,俘获其次子地保奴以及后妃公主五十余人、诸王官属近三千、男女七万余,还有马驼牛羊十万,脱古思贴木儿仅与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数十骑逃遁,脱古思贴木儿与太子天保奴在途中被也速迭儿杀死。脱古思贴木儿死后,与其一起逃亡的元臣捏怯来、失烈门等后来都投降了明朝。

    《明史.鞑靼列传》称:“自脱古思帖木儿后,部帅纷拏,五传至坤帖木儿,咸被弑,不复知帝号。有鬼力赤者篡立,称可汗,去国号,遂称鞑靼云。”北元已经灭亡了。

    (2)蒙古军都万户府被摧毁的过程

    山东河北的蒙古军都万户府置司于濮州,隶属济宁路。至正十七年七月,黄河义军万户田丰反元,攻陷了济宁路,另一忠于元廷的义军万户孟本周则击败了田丰,收复了济宁路。至正十八年二月,田丰再次攻陷了济宁路,三月,元将孛罗贴木儿收复濮州。至正二十一年八月,田丰降于元将察罕贴木儿,刺杀了察罕贴木儿之后又再反元,察罕贴木儿的养子扩廓贴木儿杀田丰,控制山东。至正二十七年十一月,义军徐达部进入山东,攻陷了济宁路。

    河南淮北的蒙古军都万户府置司于洛阳,隶属河南府。至正十一年,义军王权、张椿等攻陷河南府,后被元军收复。至正十五年,义军刘福通部将赵明达等攻陷洛阳,后败于元将察罕贴木儿。至正二十八年(洪武元年),明将徐达率军攻陷洛阳。

    陕西的蒙古军都万户府置司于凤翔。至正十七年十月,义军白不信、李喜喜等围攻凤翔,后被增援的元将察罕贴木儿、李思齐等击败。至正二十九年(洪武二年),明军攻陷凤翔,守将李思齐逃往临兆。

    四川的蒙古军都万户府置司于成都。至正十七年,义军明玉珍部攻陷成都,后建立夏国。洪武二年正月,明军伐夏,七月,明将傅友德部占领成都。

    (3)中原、大江南北诸王镇所被摧毁的过程

    宣靖王买奴,镇益都。至正十七年三月,义军毛贵部攻陷益都路,买奴逃遁。至正十八年三月,义军田丰复陷益都路。至正二十三年十一月,元将扩廓贴木儿收复益都。至正二十七年十一月,义军徐达部攻陷益都。

    文济王不花贴木儿,镇大名。至正十七年八月,义军刘福通攻陷大名,九月,元将太不花收复大名。至正二十九年(洪武二年)三月,北伐的明军取得了大名。洪武三年春,明将徐达率军于定西大败扩廓贴木儿,擒文武僚属千八百六十余人,收降将士八万余人。文济王也在这一役中被明军俘虏。

    镇南王孛罗不花,镇扬州。至正七年,孛罗不花率军镇压集庆义军,随后,又与威顺王宽彻不花一起镇压靖州义军。至正十五年,招降义军张士诚部。至正十六年三月,驻防扬州的地主武装“青军”首领张明鉴驱逐孛罗不花,孛罗不花遂逃往淮安。至正十七年八月,义军朱元璋遣其将缪大享进攻扬州路,“青军”首领张明鉴投降。
    而镇南王孛罗不花则在至正十六年三月在淮安被义军赵君用俘虏,不屈服,与其妻子一起投水死。孛罗不花死后,其子大圣奴袭封镇南王,于至正十九年守信州。义军陈友谅遣其将王奉国率部攻陷信州,大圣奴死亡。

    宣让王贴木儿不花,镇庐州。至正十六年,庐州失陷,贴木儿不花北逃。义军左君弼部据庐州,至正二十三年七月,义军徐达部攻陷庐州。
    贴木儿不花回到京师之后,升任淮王监国,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贴木儿不花在大都被北伐的明军俘杀。

    威顺王宽彻不花,镇武昌。宽彻不花于泰定二年三月受封,领怯薛歹五百人,又许自募千人以备宿卫。至正十一年,率领二子别贴木儿、答贴木儿与义军倪文俊作战,兵败,儿子别贴木儿被俘虏。至正十二年,义军攻陷武昌,宽彻不花弃城而逃,元顺帝下诏夺其王印。至正十三年,元军收复武昌汉阳,元顺帝见宽彻不花屡战有功,于十四年下诏还其王印。至正十五年七月,倪文俊再次攻陷武昌、汉阳。至正十六年,宽彻不花与宣让王贴木儿不花防守怀庆,不久率其子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及妻妾与义军倪文俊战于汉阳,兵败,儿子接待奴、佛家奴死亡,妻妾皆没。接着,倪文俊攻陷岳州,宽彻不花逃遁,其子答贴木儿死亡。其后,武昌被义军陈友谅控制。至元二十四年二月,朱元璋亲自率兵占领武昌。
    而宽彻不花战败之后,自云南入蜀,至陕西成州,欲回京师,却为元将李思齐所拘,只得率部屯田于成州,未几卒。
    宽彻不花的儿子和尚,以功封义王。至正二十七年,元顺帝北逃时诏和尚与淮王贴木儿不花共守大都,明军攻到时,和尚逃去无踪。


    (4)西南诸王镇所被摧毁的过程

    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镇云南。至正二十二年,义军明玉珍遣其将万胜从四川入云南,攻陷云南省府中兴路,梁王及其官吏逃遁,其后,万胜亦撤兵。洪武十四年九月,明将傅友德、蓝玉、沐英征云南,次年初,梁王势蹙自尽。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