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康熙帝20年统一台湾
  • 乾隆搬进团城的大玉海
  • 平阳公主创建第一支娘子军团
  • 清帝康熙回忆录:一个CEO六十年的成长经历
  • 《易经》与科学无关--兼论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封尘:非洲肯尼亚疑有船队后裔
  • 三船中国珍宝沉没海底千年何时能返乡?
  • 《停滞的帝国》结束语
  • 7千年前中国人移居美洲究竟谁先发现美洲大陆
  • 乾隆帝南巡的目的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曹彰之死<%=id%>

    前言

    「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諡曰威。」(《三國志魏書十九曹彰傳》)
    黃鬚猛將曹彰,就是這樣不明不白地逝去的。關於他的死亡,眾說紛紜,由始至終都是一個謎。好好的一個剛猛之士,怎麼忽然間會「疾薨于邸」呢?另外還有一些關於曹彰的記載:

    「六月甲戌,任城王彰薨於京都。」(《三國志魏書二文帝紀》)
    「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京師,會節氣。到洛陽,任城王薨。」(曹植《贈白馬王彪序》)

    但這些記載都只是千篇一律的簡述其薨,完全沒有稍涉其死因。曹彰本身是一個粗猛壯厲的人,陳壽也評他:「任城(曹彰)武藝壯猛,有將領之氣。」(《三國志魏書十九任城陳蕭王傳》)。曹彰的做事風格,始終都有著一種凌厲得令人震懾的氣勢;他的一生,大抵如下:


    傳記
    少有威猛力,立志為大將

    曹彰,字子文,沛國譙縣人,為曹操與卞氏所生次子,其鬚鬢皆呈黃色。曹彰自小善於射箭御馬,臂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搏鬥,從不畏避險阻。年輕時便曾經多次從軍征伐,志氣慷慨激昂。曹操見此,常教訓他說:「你這孩子就是不想讀書,不慕聖道,而只喜歡騎馬擊劍;這些東西只能讓你成為匹夫而已,又何足為貴呢!」於是便督促曹彰去學習《詩經》、《書經》,曹彰十分不服,便向左右訴說:「大丈夫應該好像衛青、霍去病那般,帶領十萬軍隊馳騁沙漠,驅除戎狄,立大功、建封號,又豈可以待在這裡作博士呢?」曹操曾問眾兒子喜歡做甚麼,命他們各言其志。曹彰便說:「我喜歡做將軍。」曹操問:「做將軍要怎樣?」曹彰答道:「要披堅執銳,遇到危難時挺身而起,不猶豫回顧,身先士卒;而且有功必賞,有罪必罰。」曹操聽罷大笑。

    受命征北地,奮進似雄獅

    建安二十三年夏四月,代北烏桓無(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率領夏侯尚、田豫等人,引軍往討。臨出發之際,曹操訓誡曹彰道:「我與你,居家時雖為父子,受命時卻為君臣,如今凡事須按照王法來行事,你千萬要警戒!」叮囑過後,曹彰起軍北征,軍隊開入涿郡邊界,突然遇上約數千騎烏桓叛軍。當時曹彰軍兵馬未集,只有步卒千人左右,馬匹也只有數百匹。於是曹彰用田豫之計,堅守要隙,力抗敵軍,胡騎攻不下曹彰,便向後退散。曹彰見狀,出營追之,親身搏戰,舉箭射向胡騎,應弦而倒者相繼不絕。戰過半日,曹彰鎧中數箭,但氣概更加猛厲,更乘勝往北追逐,窮追猛打,直至桑乾,離開代郡二百餘里之遙。

    其時軍中長史、諸將皆認為軍隊剛涉遠地,兵馬疲頓,而且此行又已受節度(軍事上的調度限制),命我等不得過代郡而更往北征,所以現在實不可深進,免得做出既違令又輕敵的行為。曹彰便道:「帶領軍隊出征,只要是有利我軍的事便要做,說甚麼節度呢?胡軍出走未遠,我們追而討之,必能大破他們。如果因為遵從軍令而放縱敵人,也不是良將所為。」於是出陣上馬,號令軍中:「有誰留後不出,斬。」舉軍追擊,一日一夜便與烏桓叛軍相遇,曹彰奮進擊討,果然大破敵軍,斬首及生擒者累以千數。曹彰乃以比平常情況雙倍的賞賜犒賞將士,將士無不喜悅。當時鮮卑軻比能帶領數萬騎從旁觀望兩軍強弱,看見曹彰力戰,而所攻者皆破,於是向魏軍請服。北方勢力悉數平定。

    其時曹操身在長安,召曹彰前去相見。曹彰從代北回來,經過鄴城,太子曹丕向曹彰說:「卿剛剛得大功,如今往西詣見君上,最好不要矜功自伐,而該以常常自覺做得不足夠的態度去應對。」結果曹彰了到長安,如太子所言,歸功於屬下諸將。曹操大喜,用手捋著曹彰的鬚說:「黃鬚兒竟大奇也!」

    得父所親任,奈何陰陽分

    同年,秋九月,曹操其時在漢中與蜀軍鏖戰,而劉備棲軍於山頭之上,命劉封下山挑戰。曹操便罵:「賣履小兒,常常派遣你的假子(形容義子,帶貶義)來抵抗我啊!待我叫我的黃鬚兒來,讓他擊敗你的假子!」於是下令召曹彰前去助戰。曹彰受命後,日夜倍道兼進往陽平進發,然而西到長安之時曹操已經從漢中回來了。曹操東還後,便以曹彰行越騎將軍,留守長安。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到洛陽後不久,便得了重病,使驛馬往召曹彰,但曹彰未至,而曹操已經逝世了。曹丕即王位,曹彰與其它諸侯均向國歸順。文帝下詔曰:「先王(指曹操)所行之道,是任用有功勛之員,親近所親的人,並為我帶來母弟,開國承家,所以能夠建樹藩國以屏護大族宗人,守禦外侮,折衝厭難。鄢陵侯曹彰之前受命北伐,平定北方之境,其功業可謂茂盛。現增邑五千,并前共計萬戶。」接著的兩年,曹彰進公封王。就在黃初四年間,曹彰進京朝覲時,據說得了急病,暴斃于府邸中。追諡曰威。

    一代黃鬚將,疾薨何來由?

    就是這樣,對於曹彰之死,史書上根本沒有留下半點蛛絲馬跡去印證他的死因。但《魏略》中曾經有這樣的敘述:「初,彰問璽綬,將有異志,故來朝不即得見。彰忿怒暴薨。」這裡指出曹彰之所以暴斃,是出於三年前(黃初元年)時被疑有異志,而此刻(黃初四年)仍因遭忌而被排斥,因此不堪盛怒而死。關於曹彰問璽綬一事,《賈逵傳》亦有記載:「時鄢陵侯彰行越騎將軍,從長安來赴,問逵先王璽綬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鄴,國有儲副。先王璽綬,非君侯所宜問也。』遂奉梓宮還鄴。」

    曹彰追問先王璽綬,其因何在,不得而知;可能只是出於關心求知,也可能真的正如《魏略》所云的「將有異志」,但這舉動實在讓曹丕放不下心。而且曹操在臨死前,曾從長安宣召曹彰往見,然而彰未至而操先死。曹操究竟為甚麼要召見曹彰呢?是要改詔嗎?抑或只是惦念黃鬚兒?同樣不得而知。但《魏略》卻記載了曹彰自己對此事的猜測:「彰至,謂臨菑侯植曰:『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植曰:『不可。不見袁氏兄弟乎!』」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麼我們便不難感受到曹丕心中對此二弟的猜忌是如何的深。結果在層層疑慮下,曹丕不肯立即宣見進京朝覲的曹彰,彰便因而忿怒而死。然而,這樣去證明曹彰暴斃之因,我只能說曹彰果然是一個血性中人而已,就這樣被曹丕和賈逵聯手就氣死了。

    曹彰的性格,亦確實有過於剛嚴的一面。《魏略》尚有一段:「太子嗣立,既葬,遣彰之國。始彰自以先王見任有功,冀因此遂見授用,而聞當隨例,意甚不悅,不待遣而去。」這裡說的是曹彰以為自己曾於曹操尚在時立下功勳,現在必應更被大用,誰知曹丕卻只是依隨常例,命他回鄢陵自守,所以心下非常不滿,更不等上命便自行回封地去。而且封王期間,嚴苛剛厲,「時以鄢陵塉薄,使治中牟。及帝受禪,因封為中牟王。是後大駕幸許昌,北州諸侯上下,皆畏彰之剛嚴;每過中牟,不敢不速。」這種人皆懼之的情況,可見曹彰是如何不得人心。

    後言

    對於曹彰疾薨,南朝宋劉義慶便在這件事上造文章,《世說新語‧尤悔》記載:「魏文帝忌任城王驍壯。因在卞太后閣共圍棋,並噉棗。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自選可食者而進,王弗悟,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預敕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須臾,遂卒。 」

    這段說的是:魏文帝(曹丕)十分忌憚任城王(曹彰)的驍勇壯猛。有一次,曹丕相約曹彰到卞太后(二人之母)的小閣內下圍棋,並一起喫棗子。曹丕便偷偷在棗蒂中放置毒物:他自己只選安全無毒的棗子來喫,曹彰自然不知其事,所以雜進了不少毒棗。未幾毒發,太后急要取水以救曹彰,誰料曹丕早已預先命令左右盡毀盛水之瓶罐,太后跣足往井邊走去,但卻沒有器皿可以汲水,結果不久後,曹彰也便返魂乏術了。

    這文章可信與否也是一個謎,未必便真,卻不能說一定是假。但丕彰的交情是否真的如此差劣?《三國志》中有下列的記載:「鄢陵侯彰北征烏丸,文帝在東宮,為書戒彰曰:『為將奉法,不當如征南邪!』」(《曹仁傳》);「彰自代過鄴,太子謂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見上,宜勿自伐,應對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歸功諸將。」(《曹彰傳》)。至少曹操在日,曹丕和曹彰未至於不咬弦至要致對方於死地。然而所謂兄弟交情,在利益的衝突下均只如薄紙弱玉,不堪摧折。畢竟兄弟鬩牆,是人類歷史上最常見的其中一個環節,也是不少古今中外愚賢不肖的人物所擅長的把戲。曹丕與曹彰,是歷史其中的一對鬥爭兄弟?還是在陰謀論的煙幕下被誤會的一對友兄恭弟?但勞諸君細細想之。

    泠倉草書于
    26/12/2003冬


    曹彰個人資料

    姓名:曹彰
    性別:男
    所屬:魏
    字號:子文
    生年:不詳
    卒年:魏黃初四年(公元二二三年)
    籍貫:豫州沛國譙縣人(今安徽亳州)
    官至:任城王,諡曰威
    相貌:《魏略》述:彰鬚黃
    家族資料:[父]曹操 [母]卞皇后 [配偶]未知
    家族資料:[兄弟]曹昂 曹丕 曹植 曹熊 曹沖 曹宇
    家族資料:[子輩]曹楷
    其它相關人物:田豫 賈逵 夏侯尚 軻比能

    曹彰簡明歷史傳記
    曹彰,字子文,沛國譙縣人,為曹操與卞氏所生次子。彰膂力過人,武藝精熟,能徒手與猛獸搏鬥。自小立志為大將,嘗為曹操所欣賞。建安二十一年,封為鄢陵侯。兩年後,代北烏桓無(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引軍往討,大捷而歸。後來曹彰奉命往漢中助曹操攻劉備,然而到了長安的時候,曹操已引軍回來。於是曹彰行越騎將軍,便留守於長安。曹操回到洛陽後得病,遠召曹彰,然而彰未至而操先死。曹丕即位後,曹彰表示順從。黃初二年,曹彰進爵為公。次年,又被立為任城王。黃初四年,曹彰入京都朝覲,卻忽然暴斃于府邸中。諡曰威王。

    曹彰簡明演義傳記
    曹彰,字子文,沛國譙縣人,為曹操與卞氏所生次子。彰膂力過人,武藝精熟,能徒手與猛獸搏鬥。自小立志為大將,嘗為曹操所欣賞。建安二十三年,代北烏桓無(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引軍往討,大捷而歸。後來帶兵往陽平為曹操助戰,彰使一根長戟,大敗劉封,殺死蜀將吳蘭。後來曹操得病逝世,世子曹丕繼其位;曹彰時為鄢陵侯,留守長安,得知父親病逝,便自長安引十萬大軍到洛陽;然而卻被諫議大夫賈逵以片言折服,入宮交割軍馬後,便回鄢陵自守。

    曹彰相關評價
    陳壽評曰:「任城(曹彰)武藝壯猛,有將領之氣。」(《三國志魏書十九任城陳蕭王傳》)
    唐王維:「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鬚兒。」(《老將行》)

    曹彰相關年表
    【公元216年】 東漢建安二十一年
    曹彰被封為鄢陵侯。

    【公元218年】 東漢建安二十三年
    夏四月,代北烏桓無(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率領夏侯尚、田豫等人,引軍往討,大捷而歸。

    【公元218年】 東漢建安二十三年
    秋九月,曹操在漢中與蜀軍鏖戰,是下令召曹彰助戰。曹彰日夜倍道兼進,然而西到長安之時曹操已經從漢中回來。曹操東還後,以曹彰行越騎將軍,留守長安。

    【公元220年】 東漢建安二十五年 魏黃初(延康)元年
    曹操到洛陽後,得了重病,使驛馬往召曹彰,但曹彰未至,而曹操已經逝世了。曹丕即王位,曹彰與其它諸侯均向國歸順。文帝詔曰:「先王(指曹操)所行之道,是任用有功勛之員,親近所親的人,並為我帶來母弟,開國承家,所以能夠建樹藩國以屏護大宗族人,守禦外侮,折衝厭難。鄢陵侯曹彰之前受命北伐,平定北方之境,其功業可謂茂盛。現增邑五千,并前共計萬戶。」

    【公元221年】 魏黃初二年
    曹彰進爵為公。

    【公元222年】 魏黃初三年
    曹彰被封為任城王。

    【公元223年】 魏黃初四年
    曹彰進京朝覲,其間據說得了急病,暴斃于府邸中。追諡曰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