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郑和下西洋
  • 上下五千年之《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 上下五千年之《晋文公退避三舍》
  • 上下五千年之《骊山上的烽火》
  • 上下五千年之《国人暴动》
  • 上下五千年之《囚车里的人才》
  • 最新研究表明:中国唐代女性追求爱情大胆热烈
  • 《停滞的帝国》结束语
  • 7千年前中国人移居美洲究竟谁先发现美洲大陆
  • 乾隆帝南巡的目的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葛兆光七年写就《中国思想史》<%=id%>

     日前,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终于圆了葛先生多年以来“写一部个人视野的思想史”的梦。这部巨著共分两卷,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自1994年动笔,于1998年问世,曾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于2001年3月面世,前后长达7年,再加上为写作此书而构思、搜集资料和考证的时间,此书花费了远非7年的时间。

        谈到写作这部思想史的初衷及特色时,葛先生说,首先,以往的思想史可以说是精英思想的历史,他认为精英思想固然应该记录,但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究竟起多大作用却值得怀疑,我们应该关注的不只是那些经典的文本和精英思想,更应关注在实际的历史生活中起作用的那些一般的普通的知识和思想,发掘以前不为人们关注的平庸的时代和平庸的思想,这些思想并非与精英思想毫无关系,而是后者存在的土壤和依据;另外,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造成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往的思想史多运用古代经典文献,而这部思想史则在文献以外将目光投射到以往不为人注意的古代星占历算、祭祀仪式、出土文物、医学著作、地图、绘画、墓室壁画等等,挖掘出他们对于思想史研究的重大价值。从结构上看,以往的思想史多以精英思想家作为划分章节的依据,而此书则按照思想延续的过程对整个中国思想发展史进行了宏观的把握,比如传统的思想史对盛唐时期的研究几乎空白,而实际上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出现大的思想家,但仍应对这一时期的思想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孕育后代思想的渊源。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