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德国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
  • 移民与当代美国民族同化危机
  • 德意志第三帝国海军前传
  • 斗牛士行动——1941年英国入侵泰国的计划
  • 犹太人拾零
  • 朝鲜历史上最屈辱的日子
  • 1419年,朝鲜舰队突袭日本
  • 高丽建国的经过
  • 俄国对中亚的征服
  • 冷兵器时代的巨无霸:弩炮[组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鼠疫差一点毁了欧洲!!<%=id%>

    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俗称“黑死病”,是一种以老鼠和跳蚤为传播媒介、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因患者常伴有淋巴腺脓肿或皮肤出现黑斑而得名。中世纪时,一场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加上战争和饥馑,使欧洲约半数人口命丧黄泉。就这次灾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混乱程度和恐怖心理而言,完全可与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
      
      饥馑的年代
      
      如果将中世纪的盛期称作“盛宴的时代”,那么中世纪的后期则可称为“饥馑的年代”。
      
      从公元1300年前后一直到15世纪中后叶,欧洲各地灾难频仍。这些灾难的严重程度近乎骇人听闻,其持续时间之长甚至让许多人绝望。
      
      在这些日子里,欧洲地力衰竭,气候变冷,暴雨频频,妨碍了农业生产,饥馑随之蔓延开来。这些被称作“上帝的惩罚之举”的顶点,就是黑死病以灾难性的规模传播。
      
      1347年,由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携带的耶尔森氏鼠疫杆菌经地中海各港口传到西西里岛。1348年,传到了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格兰。1349年传到奥地利、匈牙利、瑞士、德意志各诸侯国和低地国家。1350年传至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北欧。此后,又于1361—1363年、1369—1371年、1374—1375年、1380—1390年多次复发。
      
      当时肆虐欧洲的鼠疫分为腺鼠疫和肺鼠疫两种。因跳蚤叮咬而感染上的是淋巴腺鼠疫,病人的腹股沟或者腋下会出现很大的肿块,继而转为坏疽。随后,病人的四肢也会出现黑色斑点,接着出现的症状便是腹泻不止,三到五天内便会丧生。肺鼠疫是因呼吸感染而致,患病者在大约3天内便会因肿胀甚至咯血而死。有些人前一天晚上上床入睡时还好好的,但经过一夜的痛苦挣扎,天明时便停止了呼吸。在海上,有些船只因水手接二连三地丧生,无人驾驶,长时间在海面上孤零零地漂荡。
      
      尸横遍野的欧洲
      
      在整个14世纪里,黑死病在欧洲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一般说来,城镇中的死亡率要高于农村。在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以上。在许多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1335年时的图卢兹城共有人口3万人左右,到1340年减少到2.6万人,1380年只剩下8000人;东诺曼底的人口在1347—1357年的10年间减少了30%,到1380年又递减了30%;在皮斯托亚城郊的农村中,从1340年—1404年间人口竟减少60%。据估计,在14世纪的100年中,黑死病在欧洲共夺去了24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
      
      据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伯恩斯等人写的《世界文明史》一书中的估算,这次黑死病对欧洲的袭击,再加上战争、饥馑等原因,西欧的人口在1300年至1450年间减少了至少一半,甚至于“很可能减少了23”。
      
      无辜的黑鼠
      
      欧洲的“土著”鼠类是褐鼠,其本身并不携带鼠疫杆菌。过去,欧洲人认为,14世纪欧洲鼠疫大规模流行的原因是由于亚洲黑鼠在十字军东征后不久入侵了欧洲,赶跑了欧洲褐鼠,进而侵入了欧洲人的生活和谷仓,为东方报仇。因此,有些欧洲人竟毫无根据地将黑死病肆虐的原因归咎到印度和中国的头上。甚至在2000年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还明确将这场人类社会的空前浩劫标注为“由亚洲黑鼠引起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研究表明:约在公元8世纪,即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时期,欧洲便发现了黑鼠。公元11世纪时,在欧洲已有黑死病的记录。况且,褐鼠一般在房屋的地下室里建窝,而黑鼠则通常在谷仓里面居住,两种鼠类在占满各自的地盘前,彼此互不侵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灾难呢?
      
      现代科学表明:中世纪时,整个欧洲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条件简陋。那一时期的城市基础设施也相当差,人们生活在肮脏不堪的环境当中。人们在室内卫生、个人卫生方面的知识和意识很少,在城市内仍可见到人畜共居的情况。许多城市鼠多成灾,各种疾病,特别是传染病肆虐欧洲大陆,最终导致1346—1351年的全欧洲鼠疫大流行。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的开山鼻祖费尔南多&#8226;布罗代尔在其所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书中认为:鼠疫在18世纪的衰退,根本原因是在16、17和18世纪历次城市大火后,原有的木屋被石头房子所代替,室内卫生和个人卫生有所改善,小家畜远离住宅,从而使跳蚤失去了繁殖的条件。
      
      鼠疫在欧洲的泛滥,在很大程度上还因为鼠类的天敌———猫在中世纪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当时,教会无中生有地对猫横加指责,说猫和猫头鹰有极其相似的外表,认为猫在夜间令人毛骨悚然的鸣叫和闪烁凶光的眼睛,正是魔鬼撒旦的化身,或是造祸女妖的帮凶,是与魔鬼结盟的异教畜生。人们在教会蛊惑下,也把猫看成是魔鬼的化身,会随时给人带来灾难,使猫从征服了鼠疫而奉为神猫的崇高地位急转直下,剧变为邪恶的代表,不祥的动物,受到人们的鄙视,甚至杀戮。在教会的*威和鼓动下,人们像对待势不两立的仇敌一般对待猫,使中世纪的猫的数量大为减少,几乎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猫的遭灾,导致鼠害泛滥,终于在14世纪又爆发了一场可怕的鼠疫。
      
      国际上把对鼠疫等传染病的防治称为“第一次卫生革命”。在18世纪前后,欧洲各国积极加强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上下水道的改进,并且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加上普遍进行杀虫和消毒,使鼠疫等一度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在,鼠疫等传染疾病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消失,只是在非洲贫困地区还时有发生,可以说第一次卫生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
      
      黑死病对欧洲的影响
      
      黑死病的泛滥给欧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乡劳动力锐减、物价上涨、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动荡等,对欧洲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被黑死病吓得魂魄俱丧的人们希望避开传染源,许多人抛弃了手中的活计,寻找与世隔绝之地。大批官吏和神职人员为躲避灾难而将责任抛到脑后,放弃职守现象大量产生。在法国的许多城市,法院的法官竟出走一空。
      
      由于穷人的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更差,类似鼠疫的传染病在穷人中的传播更为广泛。1561年,图卢兹的一名市民心安理得地写道:“传染病只在穷人中流行……全靠上帝保佑,让疫病适可而止……富人也要小心提防。”在当时的萨瓦地区,每当疫病过去后,富人重返他们经过认真消毒的房舍之前,总会让一个穷女人先在那里住上几星期,让后者用生命做试验,证明一切危险均已排除。这一切,恰如让—保尔&#8226;萨特所言:“鼠疫猖獗无非使阶级关系更加激化——穷人受难,富人幸免。”
      
      脍炙人口的欧洲童话故事《哈默尔恩的吹笛人》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小城哈默尔恩(Hameln)位于威悉河畔,是童话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哈默尔恩的吹笛人”在德语中的原意是“捉老鼠的人”。中世纪的哈默尔恩由于制粉业发达,那里的老鼠格外猖獗。因此,当地便出现了捕捉老鼠这样一个专门的职业,同时捕鼠人又通常是能演奏乐器的流浪艺人。据说当时就有一个这样的吹笛人,他能用笛声引出老鼠,并把所有的老鼠都带到河里淹死。哈
      
      默尔恩的居民起先许诺付给他丰厚的报酬,但是当老鼠淹死后,居民们却食言了,不愿意履行诺言。后来,捕鼠人又来到哈默尔恩,这次他用笛声引来了城里所有的孩子,在悠扬的笛声中孩子们沉入了河底。吹笛人就这样惩罚了背信弃义的哈默尔恩市民。现在,鼠疫大流行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但根据这个童话故事而改编的戏剧却常演不衰,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旅游节目。
      
      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著名人文主义作家薄伽丘于1348—1358年创作的短篇故事集《十日谈》,即以1348年鼠疫的流行为背景,讲述了10名青年男女逃到乡间别墅躲避灾祸,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以消磨时间,一共讲了10天,故事集因此得名。
      
      1664年伦敦发生鼠疫,英国王室逃出伦敦暂住牛津,市内的富人也纷纷携家带口匆匆出逃。一时间,在伦敦竟不再有官司打,因为“法律界人士已全都移居乡下”。伦敦城有1万余所房屋被遗弃,有的用松木板把门窗钉死,有病人的住房都用红粉笔打上十字标记。
      
      1665年,当牛顿从剑桥的三一学院毕业时,正值欧洲鼠疫大流行时期,学校停课。牛顿不得不离开剑桥,躲避到沃尔斯索普。那些引起人类认识革命的伟大思想正是在这18个月里孕育的。颇传奇色彩的是,有一天,牛顿在树下休息,被掉下来的苹果砸了个正着,不料,这一砸竟砸出了关于万有引力的天才设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