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西班牙帝国之北非经略
  • 移民与当代美国民族同化危机
  • 德意志第三帝国海军前传
  • 斗牛士行动——1941年英国入侵泰国的计划
  • 犹太人拾零
  • 朝鲜历史上最屈辱的日子
  • 鼠疫差一点毁了欧洲!!
  • 中世纪的匈牙利以及东欧国家 1000-1568年
  • 苏联如何精心准备对美实施核反击
  • 日本借朝鲜战争大发横财 狂捞610亿美元*订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沙皇俄国——残酷的对抗演<%=id%>

    沙皇俄国是开展对抗训练比较早的国家之一,从彼得一世起,实兵对抗演习得以广泛采用。这种模拟“我军”和“敌军”,在野外条件下实施残酷对抗作业的近似实战的训练方式,对保持未来二百年欧洲争霸战中俄军作战能力十分关键。
      
      1694年9月,莫斯科近郊的科茹霍夫村和科洛缅斯耶村一片大战的气氛,俄军和“敌军”共4万人冷峻对峙,即将在这里举行了人类训练史上最残酷的“科茹霍夫”实兵对抗演习。这一年,沙皇彼得一世为了检验俄军对亚速海远征前的准备情况,决定实际演习俄军夺取要塞的战斗动作。为了体现对抗训练的真实性,“敌军”在莫斯科河弯曲处,也就是科茹霍夫村的对面构筑了一座呈五角形的大型要塞,工事外面为一道5俄尺高的墙,墙外挖有一条4俄尺深的壕沟。墙上有拒马,墙外有陷阱。要塞本身5个角的突出部中安放着防御火炮,火炮就从墙眼中向外射击。整个防御体系,纵横严密,目的是通过要塞式的坚固防御来检验俄军实际攻城能力。彼得一世亲任总导演,决定行动开始后一般不干涉演习的过程,双方各显其能实施对抗。攻方由罗莫达诺夫斯基公爵指挥,任务是强渡莫斯科河,夺取要塞;守方由布图尔林大臣指挥,任务是坚守要塞。
      
      9月27日,演习按时展开。这一天白天,俄军对要塞实施了综合侦察,并企图渡过莫斯科河。“敌军”高度戒备,警惕地守卫着河岸,不断设伏抓获俄军侦察兵,使俄军渡河几战未果。深夜时分,战场上飘起了狂风大雨,俄军借这一有利时机强渡莫斯科河成功。为了将俄军压至河中,布图尔林不断调用骑兵群猛攻已渡河的俄军部队,但遭到罗莫达诺夫斯基部队设置的拒马阻挡,使俄军巩固了登陆场。大批俄军顺利渡河,源源而至,残酷的围攻与反围攻作业就此开始。在以后的6天中,进攻俄军为了接近要塞,实施了大量的土工作业,一步步地挖掘前进壕沟,并沿途修建了防御用的多面堡,使“敌军”的反击和偷袭不能得逞。终于,要塞就在眼前了。
      
      10月4日,要塞攻击战爆发。进攻部队携带大量的束柴、门板和架桥器材,向要塞外围的城墙发起了总攻。守方向爬越壕沟的俄军灌水、投掷手榴弹和可燃性瓦罐,并用木棍猛往下打。“敌军”甚至使用绑着点燃树脂、硫磺和火硝的大麻纤维团的长竿猛往下捅。演习成了战斗,场景十分惨烈,双方不断有人受伤或致残。此后,俄军向防御薄弱的“敌军”后方和翼侧展开迂回进攻后,要塞才被占领,残酷的演习似乎就要结束。但是,彼得一世对俄军这么快的夺取要塞并不满足,因为他需要的是演练俄军围困和攻击要塞的各种方式与方法,并不只需要快速夺占这一种战法。于是,俄军和“敌军”再次分开,一切从头开始。守方加固了现有的工事,攻方重新操练了多种战法。这一次,攻方在要塞正面地下挖了数条坑道,企图通过地下爆破,彻底摧毁守方的防御城墙。守方也不甘示弱,实施了反作业,并在挖通攻方的坑道后,向内灌水,迫使攻方易地重挖。经过十多天地下、地上的较量。10月15日,随着一声剧烈的*,攻方再次发起了总攻。由于上一次有人受伤和致残,双方官兵早已积怨甚深,这一次,疯狂的格斗不仅导致大量参演人员受伤和致残,而且导致部分人死亡,其中多尔戈鲁基公爵在格斗中受重伤不治身亡。格斗整整持续到17日,攻方直至占领要塞后的“敌军”辎重阵地后,历时20天的对抗演习终告结束。
      
      俄军的对抗演习虽然残酷无情,但却证明了一个道理:平时多流汗甚至少流血,战时才能够真正少流血。在1789年11月30日第二次俄土战争中,苏沃洛夫指挥2万俄军围攻土耳其的伊兹梅尔要塞时,苏沃洛夫就使用了模拟对抗的方法,成批地训练俄军练习攻城动作和白刃格斗技术,经过十余天的攻城准备,终于在12月11日拂晓发起了猛烈攻击。虽然伊兹梅尔城池坚固,土耳其军守军拼死抵抗,但在黄昏时,俄军全部占领该城,消灭守军2.6万人。苏沃洛夫在给沙皇的上表中自称:“没有任何一个堡垒比伊兹梅尔更坚强,没有任何一个抵抗比伊兹梅尔更激烈,但是它在我皇的宝座之下倒下来了,这是英勇进攻的结果。”其实,从训练的角度来看,这是沙皇俄军模拟对抗训练的最高成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