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罗马人的幸福生活
  • 俄罗斯青年也曾上山下乡 遭到误解搞恐怖革命
  • 第一国际
  • 水晶之夜
  • 罗马帝国的行省管理
  • 日本火绳枪
  • 穆斯林对西班牙的征服
  • 古埃及统一战争
  • 阿尔巴津要塞——17世纪俄国东北部的防御建筑
  • 欧洲民族种类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15世纪的坦克—扬日什卡的战车<%=id%>

    扬日什卡生于1370年,波希米亚军队统帅,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所率十字军的胡斯军队领袖。日什卡曾为许多君主服务,1410年在坦能堡会战中当条顿骑士的失败显而易见之时,他站到了胜利的波兰一方。

    直到胡斯战争之前,他仍未找到砥砺其战术天才的真正机会。胡斯派,以其精神领袖胡斯命名,即使在他们的领袖突然死去之后依然是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火山口。因为不断传道反对天主教会和赎罪券交易,胡斯被绑在木桩上施了火刑,这一事件点燃了绵延数十年的宗教战争的熊熊烈火。胡斯战争爆发于1419年,广泛的胡斯运动急速地蔓延开来。温和派被称为“圣杯派”,由小贵族组成,他们基本认同罗马天主教会。胡斯派中的激进分子是塔波尔派,以其宗教中心和要塞塔波尔闻名,这一派的创始人是他们即将面临的战争中的可靠领袖——扬日什卡。他们承认约翰威柯利夫的教义。这一派主要由农民组成,表达了被压迫者对救世主的渴望。在这一阶层中脱颖而出的重要领袖除了扬日什卡之外还有大普罗克普(Procopius the Great)。
    胡斯运动最终是失败了,但是它在许多方面都有永恒的历史意义。它是第一次对中世纪两大堡垒——封建制度和罗马天主教会的值得注目的进攻。它不仅照亮了宗教改革和现代民族主义成长的道路,而且由战争的策划者扬日什卡之手带来了军事上的创新。
    当胡斯战争于1420年爆发时,扬日什卡已年近花甲,一只眼睛也已失明。加入塔波尔派之后不久,他把位于波希米亚的塔波尔建成了一座几乎不可能被攻克的要塞。1420年7月,他率领塔波尔军在Vysehrad(现为布拉格的一部分)对西吉斯蒙德的会战中取得令人吃惊的胜利。西吉斯蒙德是匈牙利的正统天主教国王及波希米亚国王文希斯劳斯(Wenceslas)死后的王位继承人。即使得到了匈牙利和德意志军队的援助,他征服胡斯王国的再次尝试仍以惨败告终。
    捷克自耕农日什卡傲慢地俯瞰着中欧大地,骚动四处爆发,这导致了胡斯派的对外侵略。日什卡的军队如潮水般越过国境线,肆虐于无辜的村庄和修道院。接下来的几年,日什卡勇敢地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十字军,占领了一座又一座的天主教城堡。他顽强地坚持亲自指挥,甚至在他1421年双目失明之后。
    日什卡的观点和塔波尔派的极端宗教观点发生了冲突。1423年他建立了自己的胡斯派别。尽管这看起来像是他自我放逐,但他仍然与塔波尔派保持紧密的同盟。同年,在布拉格激进的塔波尔派与保守的圣杯派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步升温成了一场全面战争。1424年,日什卡率信徒军进攻布拉格以胁迫和影响该城居民坚持他反天主教的信仰。两派胡斯信徒间的休战协定,打消了爆发内战的可能。随即,两派决定组成联军,在日什卡指挥下进军摩拉维亚。在这次战役中,日什卡不合时宜地突然去世了。

    即使他不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统帅之一,到任何时候他也必定是一位伟大的军事改革者。毫无使用武器经验的农民和市民,组成了他的军势。日什卡从不踌躇于让他们适应当时通常的装备和战术。取而代之,他让部下使用铁链鉫和装甲农用马车,这些马车上安装有小型的榴弹炮。在进攻时,他的铁甲战车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撕开敌人的防线。在前进时,战车不停地开火,使士兵们能够粉碎比自己更强大的敌人,在动物中只有狼獾才有这样的本领。在防御时,战车被布成步兵周围密不透风的屏障。这些车也被用来运兵。这说明日什卡对现代坦克战原理多么有先见之明!

    胡斯军的战术体系

    以战车掩护交战部队营地的后方,这种做法在欧洲很多国家早已被采用,特别是在法国和意大利。
    然而,在波希米亚的胡斯战争中,这种防御措施才有了重要价值。胡斯军以马车纵队移动,大部分车辆都包着装甲,侧面打好了枪眼。在装甲战车和敞篷四轮车之内是一小队炮组成员,他们大部分是步兵,在塔波尔要塞接受过日什卡严格的强化训练和战术指导。此外,他还拥有少量轻甲骑兵,用以侦查和反击。
    因为在胡斯军中步兵占绝大多数,所以它只能依靠战车的有效掩护。这些战车像被强大力量推动的流动堡垒。尽管先前这些车辆只在骑兵失败时使用,但在胡斯战争中它们成为了大军编队的基石。

    胡斯军依托地形,将战车布成方阵或圆阵,准备迎战。这些车都被用铁链从轮子到轮子链接起来。因此,这些车都被倾斜放置,以便迅速套上挽马。在这道车壁之前,随营的信徒将挖好一条壕沟。每辆车的车组由18—21名士兵组成,4—8名弩兵,2名火枪兵,6—8名装备戟和链枷(捷克的民族武器)的士兵,2名盾牌兵和2名驭手。

    使用战车的会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防御;第二阶段——进攻(反击)。第一阶段中,胡斯军将战车放置在接近敌军的地方,并以炮火激怒敌人投入会战。的确,炮火造成了保持密集队形的骑士的重大伤亡。
    为避免更惨重的损失,骑士们终于不得不进攻了。那么,藏在车后的步兵就会用火器和弓弩击退进攻,削弱敌人。射手们首先射击骑士的马,这就夺走了对方的王牌。
    一旦敌人的精神和体力都已被削弱,会战的第二阶段就开始了。电光火石的一瞬间,骑兵和步兵从车垒中汹涌冲出杀向敌军,主要打击在敌人的侧翼。同时遭受翼侧突击和战车炮击,虚弱的敌人再也不能支撑太久了。最后,敌军被迫撤退,身披重甲、丧失马匹的骑士无法逃脱,留在了战场上。这就是十字军骑士遭受如此惨重的伤亡和被吓得丧魂落魄的原因——胡斯军以不留俘虏而闻名。
    日什卡的战术是最有想象力和攻击性的战场防御,他的会战则成为战略进攻、战术防御的经典战例。

    来源:
    http://www.encyclopedia.com/html/H/HussiteW1.asp
    http://user.intop.net/~jhollis/janzizka.htm
    Trevor & Ernest Dupuy „The Encyclopedia of Military History”
    Andrzej Micha³ek “ Armies of Turkish tribes
    兼听则明,在此我翻译并引用另一个网页http://myweb.tiscali.co.uk/matthaywood
    上的评论:

    胡斯军有时候的确以战车发动攻势。1421年在库特纳霍拉(Kutna Hora),日什卡冲击和突破了保皇党人的阵线。尽管胡斯军被较强的保皇党人的军队包围,但这场会战不能被作为经典战例加以学习。马勒索夫(Malesov)会战的最后阶段出现了全军集体冲锋的场面,在多马利日采(Domazlice),胡斯军向保皇党人的军队作攻势机动,但并未发生接触。在战场上调动战车必须慎之又慎。移动中的战车必然易受攻击,挽马也容易阵亡,造成战车的停滞。在合适的环境我肯定他们能以这种形式使用战车,但大量战例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情况。匈雅提及其子马蒂亚斯的匈牙利军队创造了很多战车与其他兵种成功协同的例子,但是他们军队的编成完全不同于胡斯军。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