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南越的溃败
  • 基辅战役——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
  • 一发歪打正着的炮弹令战役取胜
  • 从苏联到俄罗斯:崩溃的轨迹
  • 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 二战最大的空降战役——市场花园战役
  • 英国贵族称谓的演变
  • 罗马元老院
  • 红色高棉统治下的珍贵照片
  • 美国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大选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id%>

    第一部分  概况

        在西亚漫无边际的沙漠尽头,两条微微闪光的大河蜿蜒奔流其间,相交汇入大海,这就是著名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它们就像两条生命之藤,伸展在荒凉干旱和沙漠地区,在今天的伊拉克一带联袂合作,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古希腊人把这里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方”。

    圣经《旧约》把它叫做“天堂”。在这里,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也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又分两个部分,南边叫巴比伦尼亚,北边叫亚述。


    肥沃的新月地带——两河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属于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巴比伦人(阿摩列伊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流域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流域的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I 楔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文化上也有巨大的成就,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他们很早就有了文字,这就是著名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虽然始终没有发展成拼音文字,但在人类早期文字中,它是发展得比较完备的一种。


        公元前3100年左右,人们用一种形状更简单的文字取代了绘画文字。 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种文字体系达到了充分发展的阶段。因为它是由用芦苇做成的带有三角形笔尖的笔在软泥板上压刻,形成一头粗、一头细的笔划,好像是楔子或钉子,所以称为楔形字或钉头字。

    楔形字在不同时代书写不同的语言,并传播到周围的民族。楔形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直行书写,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形符号转了90°,从直立变成横卧。

    由于右手执笔,从左而右横写,楔形笔划的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苏美尔楔形字有意符和音符。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在字母发展史上有所贡献。楔形符号共有500种左右,其中有许多具有多重含义(其“准确含义”只能根据上 下来确定),这就使得楔形文字体系比后来的字母文字体系更难以掌握。

    尽管如此,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II 两河流域的文学

      两河流域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谚语、神话和史诗。苏美尔人丰富的谚语有少数被记录在泥板文书上,其中有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风气。

    比如:穷人死掉比活着强”,“想吃肉就没有羊了,有了羊就吃不上肉了”。“妻子是丈夫的未来,儿子是父亲的靠山,儿媳是公公的克星”。有的是生活经验的深刻总结:“鞋子是人们的眼睛,行路增长人的见识”等等。

      两河流域的神话传说特别引起后人的兴趣。人们发现,基督教《圣经·旧约》中的一些故事的渊源在古代两河流域。

            如有一首叙述神创造世界故事的诗歌与《圣经》的创世故事十分相象,都说神在第六天创造了人,第七天休息。《圣经》中讲蛇引诱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两河流域的神话也讲人的祖先因受到引诱而犯罪。




    III 建筑成就

       巴比伦空中花园位于Euphrates河东面,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50里外左右,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巴比伦中。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当然从来都不是吊于空中,这个名字的由来纯粹是因为人们把原本除有「吊」之外,还有「突出」之意的希腊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错误翻译所致。


       一般相信空中花园是由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 - 公元前562)为了安慰患上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乡而兴建了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在公元前600年建成,是一个四角椎体的建设,由沥青及砖块建成的建筑物以拱顶石柱支撑着,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木,河水从空中花园旁边的人工河流下来,远看就仿似一座小山丘。

    IV 世界最早的律法

       公元前1750年汉莫拉比法典。这部刻在石碑上的法典仍然原封未动的保存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中。石碑顶端是矗立于太阳神,同时也是公正之神沙玛什面前的国王。法典的详细内容就位于图画的下面。


        法律条款涵盖了,侵犯他人和财产;关于土地,贸易,费用,服务和家庭的纠纷;其中某些处罚条款以现代的标准看来都是过于苛刻的,但是整部法典则描绘了一幅井然有序的社会图景。人们按照承认的法律标准去生活,所有市民都置于法律的保护之下。


    V 天文及历法

      古代两河流域的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影响了欧洲的天文学。苏美尔人按照月亮的盈亏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54天,同时设闰月调整阴历阳历之间的差别。到公元前7世纪,又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并以他命名这一天,其顺序是:
    星期日(太阳神)
    星期一(月神)
    星期二(火星神)
    星期三(水星神)
    星期四(木星神)
    星期五(金星神)
    星期六(土星神)
    直到今天,欧洲各国每周7天仍以这7星命名。不过,当时的历法仍是粗糙而不甚准确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