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剪除贝利亚行动
  • 日本曾想用犹太人统治东北
  • 历史上爆发盐之间战争
  • 墨索里尼荒*史
  • 二战海狮计划破产之谜
  • 1871年日本内阁考察欧美
  • 前苏联秘密核爆的代价
  • 安第斯山脚下的较量———1932年查科大峡谷战争
  • 特拉法尔加海战
  • 瓜岛争夺战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越南胡志明遗体保存秘闻<%=id%>

    座落在巴亭广场的胡志明陵墓是越南人民景仰的地方

    座落在巴亭广场的胡志明陵墓是越南人民景仰的地方

    1998年9月,访问越南的中共中央*局常委尉健行(前排右二)在瞻仰胡志明遗容后,前往参观胡志明故居。前排右三为本文作者

    1969年9月,越南战争打得正酣之时,越南领袖胡志明不幸去世,越南政府决定保存他的遗体供后人瞻仰。如今,30多年过去了,胡志明的遗体一直被保存在水晶棺内,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名越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看望他们的领袖。人们都说,在迄今仍保存遗体的已故领导人当中,胡志明的遗体是保存得最为完好、最为理想的一个。躺在水晶棺中,胡志明面色红润,仪态安详,银须清晰可见,就像经过一天辛勤的工作后正在安睡。然而,越南当年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为保存领袖遗体所付出的心血,却鲜为人知。我作为当时中国驻越南使馆的一名年轻翻译,亲身经历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中国连派4个医疗组赴越南救治 胡志明撒手而去周总理亲往吊唁

      胡志明不仅是越南人民衷心爱戴的伟大领袖,而且是中国人民十分敬重的老朋友。他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曾多次到过中国,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胡志明晚年身体状况欠佳,我国领导人对他的健康极为关注,于1968年派出国内最高水平的医疗专家赶赴越南。当时,我随参赞去机场迎接这个医疗组。他们一直守护在胡志明身旁,照顾胡志明的身体。

      1969年8月下旬,79岁高龄的胡志明病情恶化。尽管中国医疗组全力抢救,但周总理仍不放心,又于8月24日和26日接连派出了第2个和第3个医疗组。8月31日,周总理又派出当时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著名专家吴阶平教授乘专机到河内送急救药品,并进一步了解胡志明的病情。9月1日,周总理亲自听取了吴阶平的汇报,同时召集有关专家研究讨论,前后用了5个小时,最后决定再派吴阶平教授率第4个医疗组,携带部分专家和器械、药品,于9月2日清晨乘专机赶往河内抢救。遗憾的是,第4个医疗组的专机刚飞到广西上空,就得知胡志明已于当天上午9时47分停止了呼吸。结果,飞机不得不掉头返回北京。

      9月2日是越南的国庆日。鉴于当时越南的抗美救国斗争正处于关键时刻,越南政府为防国内局势动荡,决定将胡志明逝世的时间改为9月3日,并定于9月9日为胡志明举行国葬。

    对于胡志明的逝世,中国人民与越南人民一样,感到无比悲痛。当时,中国派出了以中共中央*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为首的党政代表团参加越南的国葬。此外,周总理还打破常规,亲自率领中共代表团,提前于9月4日专程飞往河内吊唁。代表团成员有中共中央*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和中共中央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委会主任韦国清。此前,中国领导人对任何外国领导人的逝世都未做过这样的表示,因此越南领导人见到周总理时激动得失声痛哭。周总理也沉痛万分,不止一次地说:“我来晚了,我来晚了。”

      在同越南领导人会谈时,周总理高度赞扬了胡志明光辉的一生。周总理说:“胡主席不幸逝世,中国党、政府、军队和全体中国人民感到十分悲痛。胡主席一生奋斗,不仅为越南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而且为国际无产阶级也做出了很大贡献……胡主席同中国革命、中国*党的关系尤为密切……胡主席的*主义品质、对劳动人民的关心、革命意志、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几十年如一日,值得每一个*党员学习。”对于越南的抗美救国斗争,周总理重申了中国党和政府的一贯立场,表示只要越南坚持打下去,中国就一定坚决支援到底。

      越南专家赴苏联学习保存遗体技术 为了躲避美军轰炸水晶棺几经辗转

      胡志明逝世两个多月后,越南党中央于1969年11月29日公布了保存其遗体的决定。其实,早在几年前,鉴于胡志明的健康每况愈下,越南领导人就已在考虑将来如何保存他的遗体问题。但是,越南当时经济不发达,科技条件落后,又处在抗美战争的环境中,无力解决这样的高科技问题。为此,越南于1967年9月14日悄悄地向苏联派出了一个特殊技术专家小组。在苏联列宁陵墓研究院专家的热情帮助下,越南专家经过7个月的学习、培训,掌握了在一个人呼吸停止后最初15至20小时内的遗体保管问题,至于下一步如何进行,苏联专家答应届时到河内帮助解决。

      这个越南专家小组回国后,立即根据越南的气候特点,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环境中去。1968年6月,越南正式秘密成立了一个特别技术小组,其任务就是深入研究如何在热带环境中保存人的遗体问题。当时,越南领导人指示说,如果胡志明主席逝世时,其陵墓尚未建成,这个特别技术小组的工作间就将成为保存胡志明遗体的地方。这就对该工作间提出了非常高的技术标准要求:必须保持摄氏16度的恒温,上下误差不得超过0.2度;必须保持绝对无菌;必须将湿度稳定保持在75%。当时,苏联领导人表示愿意长期负责保存胡志明的遗体,但越南专家相信,他们比苏联专家更了解越南的环境特点,一定能把苏联专家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全部学到手,出色地保存好自己领袖的遗体。

      胡志明病危期间,苏共中央派出由捷勃夫率领的专家小组及时赶到河内。胡志明逝世后,越方立即把他的遗体移交给了苏联专家。鉴于越南正处于战争环境,苏联专家建议将胡志明的遗体运到莫斯科进行防腐处理,但是越南领导人不同意这一方案。于是,苏联便将有关仪器、设备空运到越南。

      为了躲避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越南方面最初在距离河内30公里的一个热带丛林中修建了一个临时陵墓,并把胡志明的水晶棺藏在地下。不久后,越南发现美军在距陵墓2公里的地方投下伞兵,以寻找被越南空军击落的飞行员,于是决定迅速将陵墓转移到一个山洞里,并为此专门修了一条山路。为了确保转移工作的绝对安全,越南方面每修完一段山路,就让运送水晶棺的装甲车走过一段,然后立即将这段山路毁掉,再修下一段。就这样,水晶棺被秘密保存在这个山洞里,直到越南战争结束。1975年8月29日,胡志明陵墓落成,水晶棺才被正式移入陵墓。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前后,由于形势混乱,苏联有相当长的时间不能按计划派专家到河内指导胡志明遗体的保护。面对这一情况,越南专家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同苏联专家取得直接联系,继续争取他们的帮助。至今,越南已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不仅熟练掌握了苏联专家传授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可以说,越南专家已经能独自胜任保存胡志明遗体的任务。

      为了使胡志明遗体保存得尽善尽美,越南专家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整容方面,他们对遗体的每根胡须、每根头发,都精心保护,精心梳理;在做皮*射前,对每一针从哪个方向刺入,他们都要进行仔细斟酌,务求达到最佳效果。

      技术过硬胡志明遗体栩栩如生 越南帮助中国保存毛主席遗体

      现在,庄严的胡志明陵墓坐落在河内巴亭广场西侧,陵体高21.6米,全部用青灰色花岗石砌成。正门前有两名礼兵昼夜守护。我在越南工作期间,曾多次到此瞻仰。走进正门,便看见前厅墙上用烫金字镶砌的胡志明的一句名言:“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可贵”。缓步走过33级阶梯,便进入了瞻仰大厅。只见胡志明安卧在水晶棺内,身穿淡*咔叽布中山装,双手垂放于腹前,一双用橡胶轮胎制作的凉鞋——抗战鞋放在脚旁。水晶棺周围有4名战士肃立值勤。在柔和光线的照射下,胡志明面色红润,仪态安祥,银须清晰可见,仿佛正在安睡。

      胡志明在长达60年的革命生涯中,真正做到了为祖国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越南人民的心目中,胡志明是一位杰出的领袖,是越南民族的骄傲。胡志明逝世已有30多年,每天仍有成千上万名各阶层群众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瞻仰胡志明遗容。几十年来,越南这个特别技术小组的成员始终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甘当幕后英雄。他们为完好地保存领袖的遗体付出了全部心血和聪明才智。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在遗体保存方面对中国的帮助。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不幸逝世。毛主席在生前曾表示身后不留遗体,但在他逝世3天后,当时的中央决定保留他的遗体,并临时派专家组到越南考察,学习保存胡志明遗体的经验。越南无私地向中国专家传授了这一技术,为保存毛泽东的遗体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对于越南人民的情谊,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