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国民党抗日王牌军:转与人民为敌走向灭亡始末
  • 台湾亲日情结的根源
  •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为何不进攻河内
  • 国首个导弹基地除奸记
  • 1966年轰动全国的六十一人叛徒案
  •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特种部队
  • 中越特工大较量
  • 列强退还的庚子赔款及用途
  • 解密文件:苏联专家在华平均工资与中国部长差不多
  • 国民党在台的土地改革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1949年中英长江炮战揭秘<%=id%>

    1949年4月,人民*百万雄师即将横渡长江之际,发生了一件轰动国际的事件:在长江中游弋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与长江北岸的人民*炮兵展开炮战,“紫石英”号遭受重创,3艘英舰先后赶来救援,也被击伤。长期以来,介绍1949年这场中英炮战的文章大多语焉不详,而且往往把各次炮战彼此混同,使人难知真情。《军事历史》杂志2006年第3期载文披露了这次炮战的经过。

      无视警告,“紫石英”号挨炮搁浅

      1949年4月,人民*百万雄师屯兵长江北岸,集结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一线。当时,美、法等西方国家眼见*兵临长江,渡江大战爆发在即,都知趣地纷纷在战前将自己军舰撤出长江,只有英国军舰倚仗着皇家海军昔日海洋霸主的地位,仍然高挂米字旗在长江中耀武扬威。

      “紫石英”号的航线,正横在*东路军即将渡江的江面。此时,东路军的35万大军正整装待发,不允许即将强渡的江面出现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因为当*万帆竞渡之时,如果这些军舰同国民党军舰一起开炮,将会使渡江部队遭到重大损失。因此,当20日晨“紫石英”舰驶过江阴,进入东路军即将横渡的江面时,江北岸的三野特种兵纵队炮1团1营,在8时30分鸣炮警告,要其退出战区。“紫石英”号闻炮后,虽然在舰尾展开英国国旗表明身份,但仍毫无顾忌地继续前行,并且将炮口转向*阵地瞄准,摆出随时还击的架势。

      这无疑是挑衅的举动,说明“紫石英”号舰长视中国人民为可欺,以为大英帝国的军舰可以无视主人的警告,在中国长江上任意航行。据说“紫石英”号舰长斯金勒少校此前曾对外放话说:“*最后通牒是4月20日撤离,我偏要在这一天上行,看中共能把我怎么样!”英舰如此举动,无异是自找挨打。但*官兵见是外国军舰,由于未接上级命令,没有马上采取强硬措施。

      当时,东路军由叶飞第10兵团和陈士榘第8兵团组成,两大兵团横亘在西起金河口东到江阴的长江战线,东面是第10兵团,西面是第8兵团。“紫石英”号从江阴出发,首先进入的是第10兵团防区,但此时天尚朦胧,因此该舰未引起注意,直到进入第8兵团的渡江地段才被发现。三野特种兵纵队配备第8兵团的是炮1团(美榴炮团)第1营和炮3团。“紫石英”号对特纵炮1团1营的鸣炮警告置若罔闻,扬长西进,在9时30分到达镇江的三江营附近江面,即特纵炮3团江面水域。

      这里正是东路军选择渡江的主要地段。三江营在扬州东南20公里,此处港汊众多,大运河在扬州和镇江间穿越长江,因此这一带的地形便于步兵扬帆启航,而对岸平缓的沙洲,又是理想的敌前登陆场。陈士榘理所当然将这里作为渡江的主战场。特纵炮3团团部率两连兵力进驻这里,准备以火力支援步兵渡江。这两个连是该团1连(拥有日式105毫米榴弹炮3门)、7连(拥有日式75毫米野炮3门)。与英国军舰的第一场炮战就在此发生。

      这场炮战的前一天,炮3团团长李安邦和政委康矛召曾召集团里的干部们研讨明日可能发生的敌情和应采取的对策。当时有的连长提出,驶进长江的外国军舰凡不听下游我军的警告继续上闯,则我们可以不再警告,径直射击。会议着重研究了如何打击军舰,决定在对敌舰射击时,以位于各连中央的火炮为基准,施行齐射,并运用交叉火力,争取首射命中;鉴于榴弹炮对装甲目标射击效果不佳,决定榴弹炮弹用全装药,以加强射速和穿甲力。

      现在,“紫石英”号竟然不顾下游*的警告,继续上驶。炮3团7连官兵忍无可忍,连长下令向英舰开火。另有一种说法:“紫石英”舰非但不理会下游*的警告,且开炮向北岸的*步兵射击,引起了炮3团官兵的愤怒,才触发了炮战。因此首先炮打英国军舰的,并非是叶飞的第10兵团,而是陈士榘的第8兵团。

      炮3团的火炮怒吼之后,英舰也开炮回击。斯金勒曾轻蔑地认为“中国人是不敢向外国军舰开炮的!”遭到炮击之后,他仍然不把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当一回事,下令“全舰加速!全力开炮还击”。

      大江上顿时水柱涌起,炮烟弥漫。据守长江南岸的国民党军炮兵见双方交火,也仗洋兵舰之威,向*阵地开炮射击,以火力支援英舰。

      “紫石英”舰拥有6门102毫米主炮,与*参战火炮数量相当,且口径和射速占优势,但由于该舰当时行驶的角度,只有后生炮能够有效还击,难以发挥火力。而*炮兵作战勇猛,射击准确,英舰很快落在下风,连吃30多发炮弹,舰身、甲板、炮塔、指挥台、轮机舱等处均中弹,左舷前部吃水线下被炸开一个大洞。

    炮3团7连的日式75毫米野炮口径虽不如1连的日式105毫米榴弹炮,但属于加农炮,对军舰的打击比榴弹炮有力,两发炮弹直接命中舰桥,骄狂的“紫石英”号舰长斯金勒少校和他的副舰长威士顿上尉两人都重伤倒地,操舵兵当场被炸死。不可一世的“紫石英”号此时威风顿失,忙不迭地将白衬衣当做白旗挂起。南岸狐假虎威的国民党军一见洋舰屈服,也连忙偃旗息鼓,停止射击。*炮兵遂停止开炮。

      “紫石英”舰一见我军炮火停止,赶紧掉转船头,向长江南岸国民党军阵地方向仓皇而逃。但舰上的中国领航员已在炮战中身亡,该舰既不熟悉江中水路,又慌不择路,加上驾驶台被炸后军舰航向失控,结果一头闯入浅水区,在距*阵地西南约7000米之处搁浅。

      坐困浅滩的“紫石英”号虽刚在炮战中败阵,舰身洞穿,却还不忘摆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威风,惊魂甫定之后,便降下白旗,重新升起米字国旗,结果又招来*猛烈地炮击,军舰周围浪柱四起。此时的“紫石英”号动弹不得,成为*炮火的活靶,眼见难逃毁灭的命运。

      该舰慌忙再挂起白旗,由于担心对方因硝烟弥漫看不到白旗,竟一连升起3面,*才停止炮击。这是中英作战史上英国人第一次对中国军队打出白旗。事后英国人为了大英帝国的颜面,否认“紫石英”号曾挂出白旗,说中国军队当时不知因何原因停止了炮击,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据后来英国公布,在这场炮战中,“紫石英”舰亡17人,重伤20人,有60人泅水登岸,乘火车逃往上海。后来该舰在检修时,发现*舱内有一发未*的75毫米炮弹(为炮3团7连的日本94式野炮所射),令舰上水兵吓出一身冷汗:若这颗炮弹*,“紫石英”号必沉无疑,该舰官兵将多数葬身鱼腹。

      当时*的炮弹多缴自国民党军,由于*没有装甲部队,因此国民党军很少配备穿甲弹,这就造成了*的穿甲弹不足;而榴弹只装触发信管,命中目标表面立时*,因此*命中英舰的炮弹穿进内部*的很少,都是在英舰表面开花,虽然使该舰上层建筑受到严重破坏,却未能将其击沉。

      驰骋来援,“伴侣”号再遭痛击

      “紫石英”号重伤搁浅的消息传出,正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伴侣”号慌忙急驰镇江,救援“紫石英”号。

      下午1时半,“伴侣”号军舰赶到三江营。在“紫石英”舰已经打出白旗的情况下,“伴侣”号却未与*通信息,而企图用武力劫救“紫石英”号。当该舰靠近“紫石英”号,企图将其拖出浅滩时,*炮3团7连的日式野炮,当即向其炮击。“伴侣”号连中5发炮弹,被迫赶紧下驶,以躲避呼啸而来的炮火。但这艘军舰相当狡猾,很快窥见了炮3团7连火炮射击的死角。

      当时,*在痛揍“紫石英”号之后,只注意防范下游上海方向的英舰前来报复,却没想到上游南京方向会赶来一艘英国军舰,因此火炮对“伴侣”号形成较大死角。“伴侣”号立即利用这一点,掉过头来,沿着7连火炮的射击死角上驶,向7连火炮阵地连连发炮攻击。“伴侣”号的4门114毫米火炮,口径超过美式105毫米榴弹炮,火力很猛,当即将7连的3门日本94式75毫米野炮击毁2门。

      该连官兵在英舰炮火下伤亡7名,其中6名牺牲。“伴侣”号驱逐舰见7连火炮阵地沉默下来,得意洋洋地再次向“紫石英”舰驶近,但是炮3团1连的日式105毫米榴弹炮立即向其射出复仇的炮火,长江北岸的*步兵部队也以37毫米战防炮向“伴侣”号猛烈射击。“伴侣”号见状,连忙拉开架势,以全部火力进行还击。此时,火力的优势在英舰一边,因为7连的野炮已被大部摧毁,步兵的37毫米战防炮只能打薄装甲的轻型坦克,对军舰的坚厚装甲无能为力,此时*主要依靠1连的3门日式105毫米榴弹炮对英舰作战。

      榴弹炮是曲射炮,不适合打军舰这样的移动装甲目标。“伴侣”号战舰的4门114毫米主炮,无论数量还是口径,都超过炮3团1连的3门日式105毫米榴弹炮,而且射速快,短时间内就向*阵地打出300多发炮弹。但是,久经战争锻炼的*炮兵战士,毫无畏惧,越战越勇,炮弹不断命中“伴侣”号,打得该舰烟腾火闪。英舰的4门主炮先后被击毁击伤3门。舰指挥塔也被炮弹击中,舰长罗伯森海军中校负伤。“伴侣”号自知难敌*的神勇炮兵,逃往江阴。

      “伴侣”号在逃跑途中,经过三野特纵炮1团1营火力控制的江面时,又遭该营美式105毫米榴弹炮的一顿痛击。这个营的美式榴弹炮是1947年在鲁南战役中缴获的,许多炮手是原国民党军第1快速纵队的官兵,经受过严格的美式训练,加上三年内战的历练,技术熟练,射击精确。“伴侣”号此时已吓破了胆,开足马力,将航速提到29节的高速,向下游拚命逃跑,创造了自古以来长江上航行速度的最高纪录。

    这场恶战,*炮兵英勇作战,击败火力占优势的英舰。榴弹炮是用来打固定目标的,难以对付高速移动的军舰。辽沈战役的塔山阻击战中,东北野战军虽有152毫米榴弹炮这样的重炮,但对海面上国民党军的“重庆”号和“灵甫”号这两艘军舰却毫无办法,只能听凭它们以炮火对塔山阵地狂轰,最后从炮兵纵队调来了一个加农炮连,才将两舰击退。相对于“重庆”号和“灵甫”号这样的大型军舰来说,“伴侣”号驱逐舰体积较小,灵巧快速,榴弹炮更加难以命中。但*在这次作战中,却以性能落后的日本造105毫米榴弹炮连连击中敌舰,将它打得亡命逃窜,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最后较量,“伦敦”号大败而逃

      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总司令部当天就接到了两艘军舰在长江与人民*交火并遭受重创的报告,当时总司令布朗特海军上将正在伦敦,副总司令梅登海军中将立即率旗舰——巡洋舰“伦敦”号,与在上海的“黑天鹅”号护卫舰会合,连夜直驶上游,企图以“伦敦”号掩护“黑天鹅”号将“紫石英”号拖出浅滩,救回上海。

      “紫石英”号在*停止对该舰炮击后,迅速进行抢修,到当夜10时已抢修完毕。“紫石英”号随后抛弃包括10吨燃油在内的大量物品,减轻军舰重量,经几番努力,至次日凌晨终于摆脱搁浅。但该舰慑于*的强大武力,害怕逃跑会招致炮击,因此不敢逃窜,老老实实地停泊在距搁浅处约3公里的江面。

      但正在上驶的“伦敦”号还没有这方面的教训。梅登海军中将从无线电中得知“紫石英”号已经从浅滩解脱,但并没有就此回头,另用外交手段争取“紫石英”号和平返回,而是率“伦敦”号和“黑天鹅”号上驶,企图以两舰的强大炮火,压制长江北岸的*炮兵,掩护“紫石英”号沿江下驶回到上海。此时梅登已经获悉英国外交当局正与中共方面进行交涉,他完全可以等待结果,力争和平解决,但梅登自恃武力的强大,根本不将中国人民*放在眼中,率舰队溯江而上,导致双方爆发更大的冲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