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韩战秘闻:英国谍机香港起飞窥探中国南部沿海
  • 中国反击东突恐怖势力十七年
  • 一支广东地方军队曾险些改变二战进程
  • 孟良崮战役----一场孤注一掷的豪*
  • 1966年轰动全国的六十一人叛徒案
  •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特种部队
  • 中越特工大较量
  • 列强退还的庚子赔款及用途
  • 解密文件:苏联专家在华平均工资与中国部长差不多
  • 国民党在台的土地改革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西康近代史与刘文辉经略西康概略<%=id%>

    西康本前清赵尔丰开辟。清末改土归流中(1906-1911),赵氏呈请中央在西康设郡县、兴学,为西康文明化初步打下基础。赵氏原计划将四川藏区、云南藏区、昌都地区划出,另立为省,曰西康省,省会置于巴塘。是故赵协助钟颖川军进藏时,将巡防军行辕设在巴塘,故巴塘至今有赵行辕遗址暨山炮一尊。赵调任四川总督后(1911),川边边务乃为其心腹付嵩休接手,嵩休上折中央,拟将建省事付诸实现。时保路乱起,建省事遂寝。其后四川独立,尔丰被软禁,嵩休起兵往救,兵败为同志军所擒。嵩休在狱中亦不忘西康建省,上书民国中央,力陈西康建省之迫急也。
        
        辛亥以后,藏事糜烂,方川军在拉萨缴械(1912),达赖自印度返藏,遂东侵昌都。先是,尔丰招抚昌都,讨平波密白马青翁独立政权,已至江达(今西藏自治区之工部江达),于江达以东,遍立州厅,委官治理(1911)。藏军东侵后,尽逐汉官。于是袁政府令四川都督尹昌衡、云南都督蔡锷自川、滇两线出兵,将藏军逐回昌都以西,至类乌齐止兵(1912)。其后英人干预,袁惧,乃调回尹、蔡。藏军复东侵,围昌都数年,而四川军阀为争私利,不顾,昌都遂陷(1917),昌都地区改土归流诸县尽陷,藏军东侵川边德格四县,即德格、白玉、邓柯、石渠,雍正初所划四川藏区仅剩十一县,区域日蹇。
        
        民初四川藏区驻军为张毅、刘锐恒、殷承谳部,治所在康定(1914年自巴塘迁此)。民六年(1917)驻防雅州旅长陈遐龄驱逐川边镇守使殷承谳,遂兼并四川藏区,遐龄治川边期间(1917-1924)只知东争四川内地富庶地区,长期驻地雅州,于西康防务漫不经心,遂与藏政府协议,将金沙江以西并北部德格四县划与藏人。以后遐龄引军东向,在金堂石板滩为刘成勋部张冲所破,遐龄败窜青海,西康事愈发不可为,除赵氏经营有根底之巴塘外,余县多处于半独立状态。时西康为川边屯垦使刘成勋所领,而军政荒慢,民国五年(1926),成勋部为二十四军所灭,西康遂为刘文辉所有。1927年由刘军部成立西康特区政务委员会于康定。
        
        殆至1929年甘孜白利大金寺事件爆发,藏军复东进,于是西康北部甘孜、瞻化又陷,南部盐井(今属西藏自治区)亦陷,南部唯巴塘为格桑泽仁领导之民族自卫军抵抗,未失陷焉。
        
        刘文辉在四川军阀1933年的四川内战中失利,挟二十四军军部西走雅安,他军阀亦允其龟守西康。至1939年西康省成立,文辉任主席。1932年文辉在中央命令下与青海玉树马步芳协作,分两路出兵,6月,将藏军赶出原四川西康防区之甘孜、瞻化、德格四县,与藏军沿金沙江西岸岗拖相持。
      
       文辉治理西康期间,招抚原半独立县,包括今金沙江以西西藏盐井,建政府,逐步完善*治理。终民国之时,藏军未敢再越界,文辉之功也。同时文辉在西康锐意经营,如整顿吏治,开矿山,办农场,兴学校,团结僧俗大众,移风易俗,实继承老赵遗志,亦赖其余泽。
        
        藏军退守金沙江以西后,在文辉治理下,西康局势趋于稳定,后为盟国援华军事物资通道,以弥补驼峰运输之不足,亦为*1950年进藏打下坚实基础,否则,藏事之顺利解决,难可逆料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