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韩战秘闻:英国谍机香港起飞窥探中国南部沿海
  • 中国反击东突恐怖势力十七年
  • 一支广东地方军队曾险些改变二战进程
  • 孟良崮战役----一场孤注一掷的豪*
  • 西康近代史与刘文辉经略西康概略
  • 犹太人与近代上海经济
  • 台湾美丽岛事件详解
  • 这并非事情的全部:历史书上看不到的鸦片战争
  • 解密文件:苏联专家在华平均工资与中国部长差不多
  • 国民党在台的土地改革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宁都起义:国民党一个军义无反顾加入红军<%=id%>

    75年前,在江西省南部的宁都县爆发过一场轰动一时的起义。国民党第26路军的1.7万余名官兵毅然响应中国*党的号召,掉转枪口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使红一方面军由4万余人一下子猛增到6万人。

      在红军还很弱小的1931年,竟有完完整整的国民党一个军义无反顾地加入红军,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到中国苏区采访的埃德加·斯诺,还是20世纪80年代到中国重走长征路的索尔兹伯里,在他们相距半个世纪的著作里都着重提到了宁都起义。

      宁都起义的爆发与日本侵略我国有很大的关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一步步侵占了我国的东北3省。正在江西参加“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26路军官兵绝大多数是北方人。他们感到了深重的民族危机,一致要求停止与红军作战,返回北方去抗击日寇。但坐镇南昌指挥“围剿”的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派重兵堵住了26路军北上的道路。此举引起了26路军官兵的强烈不满。

      26路军的前身是冯玉祥将军的西北军。大革命时期,刘伯坚、邓小平、刘志丹等*党人曾在这支部队工作,在官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929年西北军在中原大战中战败,余部被蒋介石收编为26路军。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根据26路军的历史情况,指示26路军中的*党员成立秘密的特别支部。支部书记刘振亚、组织委员袁血卒、宣传委员王铭五都是极富献身精神的青年军人。他们冒着杀头的危险积极开展兵运工作,发展了一批*党员,其中包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

      1931年11月底,26路军中*党组织领导人的名单落入蒋介石手中。蒋介石立即给26路军发来“十万火急”的电报,严令查拿缉捕军中*党员。这封电报被赵博生截获,成了26路军起义的导火索。特别支部决定发动起义,派袁血卒进入苏区与红军接头。袁血卒星夜赶赴苏区,却被赤卫队员当作敌探逮住,虽百般解释仍无效果。情急之下他唱起了《国际歌》,这才使赤卫队员们相信他是自己人。袁血卒被送到红都瑞金,见到了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刘伯坚、叶剑英等红军领导人,得到了关于起义的宝贵指示,随即马不停蹄地赶回宁都。

      另一方面,由赵博生出面,争取26路军两位主力旅旅长的工作也进展顺利。这两位主力旅长是董振堂和季振同。他们俩虽是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军官,却与赵博生一样,有着挚爱祖国、不恋高官厚禄的一腔热血。再加上“九一八”事变后大片国土沦丧,有血性的董振堂和季振同早就对蒋介石的卖国政策不满了。关键时刻,他们选择了与红军一起反蒋抗日的道路。

      12月14日,宁都起义爆发了。起义官兵拘捕了少数反动军官,解除了不赞同起义的25师师部的武装,封闭了国民党的县政府,然后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中央苏区。

      起义部队改编为红5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董振堂任副总指挥,赵博生任参谋长,毛泽东、朱德派肖劲光任红5军团政委。经短期整训,红5军团参加了第4次、第5次反“围剿”战斗,迅速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军团之一。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5军团经常执行断后、掩护任务,打了许多恶仗、硬仗。紧要关头,红5军团指战员往往手持大刀上阵,与敌军短兵相接,杀得敌人血肉横飞,闻风丧胆。红5军团自身的伤亡也很惨重,长征出发时,全军团有1.2万人,到了长征结束时只剩下不足4000人。

      令人痛惜的是,红一、二、四方面军在西北会师后,红5军团(这时已改称红5军)奉命加入西路军西征,在甘肃河西走廊的高台城陷入了马家军的重围。经多日激战,高台城被攻破。红5军团于1937年1月20日全军覆没。

      宁都起义的大部分策动者的结局也是悲壮的——赵博生和王铭五在反“围剿”的战斗中牺牲;季振同在长征前夕牺牲;刘振亚在长征途中病逝;董振堂在高台城拼杀到最后一刻,敌军砍下他的头颅挂在城墙上示众。只有袁血卒历经磨难见到了革命的胜利,建国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

      1931年,毛泽东在听取袁血卒汇报宁都起义的准备情况时,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是容易和*党合作的。”1938年,在南京、广州、武汉被日军攻陷的情况下,毛泽东为宁都起义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宁都起义的精神是什么呢?就是高度的爱国主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