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黄龙旗下的仓皇过客——鲜为人知的大清海关舰队
  • 志愿军空军在朝鲜仅击落了20架F86?
  • 民国时期的新生活运动
  • 受训于蓝姆迦的中国驻印军[组图]
  • 台湾军民抗日之战
  • 1978-2006中国性解冻纪实
  • 英军惨遭志愿军痛击的三次战役
  • 民国历届政府反对分裂、维护对西藏主权的斗争
  •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 清末练兵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苏联援助林彪4000门重炮?<%=id%>

    有人说,当年苏联援助了林彪重炮或大炮4000门。以下我们以45年8月关东军的编制为基础,粗略计算一下大概有多少门各种火炮和重炮。
      
      A.背景
      1945年8月,关东军的师团数为39,63,79,107,108,112,117,119,122,123,124,125,126,127,128,134 ,135,136,138,139,148,149共22个。
        
      B.条件
      假设1:上述师团均为步兵师团。
      假设2:上述师团均为甲等部队(注1),且都是挽马制(注2)。
      假设3:上述师团均为满编状态。
        
      C.计算
      以一个师团火炮量计算:
      步兵联队:各种炮14,
      野炮兵联队:各种炮48,
      野炮兵大队:野炮12。
      野炮兵中队: 野炮4。
      合计:一个师团共有各种火炮78门。
      1、22个师团共有各种火炮:22*78=1716
      2、驻朝鲜的两个师团共有各种火炮156门。
      1+2=1872门。请注意,是各种火炮。
        
      d.计算结果说明:
      1、1872门各种火炮就是当年与苏联红军为敌的关东军师团火炮装备情况。
      2、这个数字与“4000门”炮有较大差距(-2128门)。
        
      e.疑问:
      疑问重点在2128门火炮的去向。有两种解释:
      1、全都放在仓库里。
      2、仓库中确实有火炮,但没有2128门之多。
        
      f.对疑问的看法:
      我认为,疑问解释1是错误的。原因是,当时日本已进入战争的最后阶段,“本土决战”、“一亿玉碎”等口号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反映。为确保本土,日军不得不将大部分主战装备优先供应本土部队,甚至从曾被其视为生命的中国东北调回大量装备。在45年6月以前的几个月里,“日军统帅部为了进行本土决战,就已将关东军山炮以上的武器和剩余的*、*,全部运回日本国内。现在新动员起来的二十五万人,只好靠关东军老部队之间调整、挪用。同时,把伪满军尽量改为槁后勤,将他们手中的枪枝*收归关东军新扩部队。割肉补疮,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关东军司令官只得下令削竹枪装备新编部队。”也就是说,仓库里即使有炮,也只能是山炮以下的小口径火炮了。即使仓库里真有大量的火炮,那么按库存和使用1:1计算,库存山炮总数也不过792门。假设真的还库存了2千余门山炮等其它小口径炮,那么退一万步来看,放着本土、“神京”不全面加强火力,反而把2千余门山炮放在不能保卫本土的东北,日本人难道真有传说中的变态症?
        
      g.假结论
      苏军向林彪移交的各种火炮总数应在2664门左右(1872+792)。请注意,这里的“2664门”指关东军的所有火炮均被苏军完好无损地缴获,不存在任何战损的可能。请问,这可能吗?不可能。因此,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h.貌似正确的结论:苏军向林彪移交的各种火炮总数不到2000(1872门-战损数+库存数量)门,且其中还有未完全损毁(可修复)的火炮。
        
      i.真结论
      为什么会有“假结论”一说?很简单----“关东军兵力的增加只是一种表面的膨胀,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仅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也就是说,22个师团的兵力和装备竟然只有实际8.5个师团的实力----约39%。因此,关东军竟然只有2*(1872*39%)=1460门各种火炮(使用+库存)!而苏军向林彪移交的火炮总数量只能在1460门以下,因为还要扣除战损不可修复的数量。
      其中重炮应该有多少呢?满编甲种挽马制师团共有10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12门(120榴)。假设单独成立的五个炮兵联队都是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则有24门150mm榴弹炮。按39%计算,则22个师团实际拥有的120榴弹炮约103门,再加上5个重炮联队(24*5)*39%=47门,共计150门。扣除战损量,还剩多少?
        
      诸位请看:在苏援的不到1460门火炮中,重炮还不到150门。
      问题又来了,不仅假设3不成立,假设2也是不成立的。因为1945年战败投降时,日军169个师团中,甲等师团只有7个(番号第1-6,近卫),而关东军编成内竟然一个都不是。
      也就是说,不是苏援火炮没有1460门,而是远远少于1460门,更别说其中还有150门重炮了。如果还要计算下去的话,只能说关东军要脱裤子了。
        
      这就是对“4000门火炮”或“4000门重炮”的有力回答。
        
        
      注1.甲种师团:建制最全,装备、人员满编,有多兵种配合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部队。
      注2.挽马制:1937年前,日本陆军师团分驮马制和挽马制。驮马制侧重山地作战,装备多拆卸马驮。挽马制侧重平原作战,装备多马拉牵引。本文以挽马制做统计,一是因为东北平原较多,二是挽马制部队有更多的火炮特别是重炮。而实际上,本文假设1、2、3均不成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