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邓颖超生前曾致信中共中央 对身后事提七点要求
  • 历史上的今天:12-9运动掀起全民族抗战的狂澜
  • 放弃对日本战争索赔真相 美国违背诺言从中作梗
  • 交口传耳能详 文革流传的毛主席未发表诗词(二)
  • 甲午之战:日本挑战东亚秩序
  • 日731部队成员何以逃脱法网?新书披露美国背义
  • 40年前的媒体策划:毛主席学雷锋题词发表始末
  • 布达拉宫
  • 志愿军老战士刘庚廷隐功46载传佳话
  • 一个美国战俘半个世纪的中国情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历史文化

    交口传耳能详 文革流传的毛主席未发表诗词(一)<%=id%>

    毛主席诗词手迹
    毛主席诗词手迹


    毛主席在天安门

      1966-1976年间,作为毛泽东著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诗词受到广泛的关注。由各地各造反派组织传抄、油印的《毛主席诗词》中,有的是过去已经在报刊公开发表,为广大群众熟知的;而有不少则是人们过去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这些作品就名之以“毛主席未发表的诗词”。1966-1976年间,全国无以数计的造反派组织的名称,许多就来自这些“未发表”的“毛主席诗词”中。如:战恶风、开新宇、赤遍环球等。当时大打派性仗,各派组织经常举行誓师大会,发言稿开头都得引用几句毛主席诗词,引用率比较高的就有从这些“未发表诗词”中摘录的,如:“千钧霹雳开新宇,万里东风扫残云”,“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狂魔让寸分”等。当时因江青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引发全国性的“全面内战”。在追悼死者的大会上,如“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的诗句也经常被引用。由此可见,这些“毛主席未发表诗词”在当时是何等深入人心。

      这些1966-1976年间流传的“毛主席未发表诗词”,今天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以后陆续正式发表,或经考辨证明确系毛泽东诗词

      这包括1976年1月发表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这首词虽然1957年7月在一篇评论毛泽东诗词的文章中发表过,因非正式发表,影响不大;真正为广大群众了解,还是在1966-1976年间广泛传抄之后,后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诗词集》),《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杂言诗·八连颂》(“好八连,天下传”)等。

      流传本中有两首《七律·读报有感》。其一是:“反苏忆昔闹群蛙,喜看今日大*。恶煞腐心兴鼓吹,凶神张口吐烟霞。神州岂此千般罪,赤县原藏万种邪。遍打全球侵略者,仅余此处一孤家。”这首诗虽然现在尚未作毛泽东诗词正式发表,但在1977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董必武诗选》中,收有一首题为《奉和毛主席读报有感七律一首》:“垂危阶级乱鸣蛙,既反列斯又*。覆辙欲寻希特勒,来车曾遇卡秋霞。恶风纵使推千浪,正气终能慑百邪。可鄙叛徒多助虐,典见颜求宠作专家。”韵同义类,可定董老所和即此诗无疑。

      流传本中另一首《七律·读报有感》的全文是:“托洛茨基返故居,不战不和意何如。青云飘下能言鸟,黑海翻腾愤怒鱼。爱丽舍宫唇发黑,戴维营里面施朱。新闻岁岁寻常出,惟有今年出特殊。”同样可以从《董必武诗选》中《奉和毛主席1960年6月13日读报有感韵》一诗的韵同义类得到可靠印证:“岁月徒令叹不居,徘徊歧路愿难如。总思铸戟为农器,无怪临渊羡庶鱼。幻术使青能变白。色盲看碧亦成朱。列宁遗教谁违背?阿Q精神又岂殊。”一个多月后,董老还写有一首《8月2日夜大风雨仍次居韵》的诗:“风狂雨骤逼爰居,黑夜涛声汹汹如。吠影*惊百犬,投机似柏(作者自注:柏恩斯坦)喜双鱼。天下是非将大白,面前醒醉现微朱。谁持马列维真理?群众心中判别殊。”同样是韵同义近,亦可据此确定其为毛泽东诗作。

      与现在正式发表的文字相较,传抄件异文不少,有的也还可备一说,如《七绝·屈原》的正刊本是“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其中“握有”流传本均作“未有”,则不仅完全可以讲通,且自有一番旨趣。因异文太多,举此仅作尝鼎一脔,恕不一一解析。

      


    毛主席诗词手迹二、后来逐渐落实了原作者,证明确系“误传”的他人之作

      首先,流传本中一首朱老总的《出太行》被误传为“毛主席未发表诗词”:“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朱德诗选集》有载。

      其次,山东大学高亨教授的一首《水调歌头》词,传抄本则以《阅林彪同志〈人民战争胜利万岁〉后》为题,被误传为“毛主席未发表诗词”,这就是:“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眼底六洲风云,笔下有雷声。扫灭魔焰魅火,唤醒蛰龙飞起,挥剑斩长鲸。春满人间世,日照大旗红。  抒慷慨,写鏖战,记长征。天章云锦,织出革命之豪情。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作,未有此奇雄。携卷登山唱,流韵壮东风。”

      第三,1966-1976年间误传为“毛主席未发表诗词”最多的作者,当首推陈明远,据其所著《劫后诗存》的编者所指出的,多达19首,但据我看到的好几种当时流传的《毛主席诗词》油印本中确曾收入的,只有下面几首:(因油印本辗转传印,异文及文字错讹很多,加以作者陈明远也时有修订,下引各诗均以陈著《劫后诗存》的写定本为准)

      1.《五律·春夜渡海》:“平生爱大海,披月趁风雷。脚踩惊涛涌,心追鸿雁回。千番战水怪,一笑见灯台。挥手迎朝日,火球花盛开。”

      2.《水调歌头·归舟迎日出》:“星谱凯旋曲,水拍自由诗。琼花脚底飞舞,惊喜却痴迷。今夜携春同至,播下晨风万里,太白绣云旗。闪闪清眸子,霞染海魂衣。  透心亮,遍身赤,探穹低。胸涛奔涌呼啸,激浪与天齐。愿把此心炽烈,化为融融光热,四季赛春时。温暖流环宇,永世未终期。”

      3.《沁园春·再访十三陵》:“百侣游踪,歌翻碧浪,舞引熏风。念平生所爱,红岩翠柏,少年壮志,海阔天空。水库情深,陵园恨重,血汗浇来春意浓。惊雷动,将山川洗净,笑引长虹。青春烈火正熊,春岂在温房草木丛?愿耿耿丹心,耀如赤日;铮铮硬骨,强似苍松。一往无前,万难不屈,偏向悬崖攀绝峰。仰头望,把红旗高举,直上云中。”

      4.《七律·雷电》:“积云忽作闷雷声,雨弹光刀欲*。岂向瑶台追幻梦,还从烈火识真金。几枝玉叶化灰蝶,再度铁梅成赤心。稳似泰山同携手,陶然一笑友情深。”

      5.《七律·别友人》(流传稿题作《咏志》):“树种安能伴井蛙,雄鹰送我海天涯。血飞星岛镇狂浪,汗涌塔丘化碧霞。风暴险关思闯道,冰封绝顶要开花。火旗挥舞冲天笑,赤遍环球是我家。”

      6.《七律·跨东海》:“烟笼大海入氤氲,赤羽飞传时可闻。暮色重重已合璧,雁声阵阵不离群。千钧霹雳开新宇,万里东风扫剩云。贯日长虹应起舞,笑看人字出乾坤。”

      7.《七律·答友人》:“问君何日喜重逢,笑指沙场火正熊。庭院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志存胸内跃红日,乐在天涯战恶风。似水柔情何足道,堂堂铁打是英雄。”

      8.《七律·捷报》(流传稿题为《庆第二次核试验成功》):“长空又放核红云,怒吼挥拳显巨身。横眉南天震虎口,寄心北海跃龙门。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狂魔让寸分。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已有后来人。”

      此外,陈毅同志去世后,陈明远的《沁园春·顽石》(“璞玉一方”)与同调的《悼陈帅》(“星陨朔方”)又以《悼陈毅同志》的诗题,作为“毛主席未发表诗词”在群众中传抄。

      


    毛主席在书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