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汪筱林探索亿万年前生命的奥秘
  • 恐龙猎人的露营地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鹤壁刘庄遗址首次发现先商墓地
  • 多室神庙
  • 凯尔特人的墓地
  • 湮没在湖中的村庄
  • 太平洋的探险者
  • 科斯托姆斯卡亚古墓
  • 文身的酋长
  • 千佛洞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称3000年前巴地制盐业促进华夏统一<%=id%>

    在对重庆忠县境内的中坝遗址进行为期6年的考古分析基础上,中美两国考古学家日前在最近一期的《美国科学院学报》上联合发表文章,证明在公元前1000年或更早的时候,该地区就有一个大型的制盐基地,这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古老的制盐场。

      制盐业制陶业存争议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孙智彬介绍,该遗址主要有四大特征:一、延续时间长,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近现代,绵延5000年,中间没有缺环。二、从地层堆积看,有些年代出土陶片的数量比土多。三、其中一些后来被认为是古时作坊的房子,柱洞散乱,无规律,看不到墙基,与以前发现的有墙基、柱洞和开间分布等结构明确的聚落住房不同。四、卤水槽遗迹与以前发现的墓葬遗迹类似,但存物残破,基本无人骨,炕的四壁有厚薄不等的钙化物,并有火烧过的痕迹。

      从出土文物看,不同时代都有一至两类器物占出土物非常大的比例,如:新石器时期的尖底缸、西周到战国晚期的花边圜底罐(占该时期总出土物的95%以上)等。

      研究工作真正可追溯到1997年三峡文物保护抢救工作开始时,当时有意见认为该遗址与制盐业有关,也有意见认为其与制陶业有关。由于当时进行的是抢救性发掘,专题性研究就相应被稍微往后推置。

      1999年上半年,北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者到工地参观后,认为其作为盐业研究遗址比较理想。此后,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李水城教授的带领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关人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考古系罗泰教授和当时正在北京大学留学的加州大学博士研究生付罗文等人开始了合作专项研究。付罗文曾以这段实地考察经历为基础,结合反映新几内亚(Baruya部落)、东非(GrahanConnah)和古罗马帝国西部省的盐业生产情况的国外资料,作了题为《中国四川盆地东部史前遗址中坝的专门化盐业生产和社会结构变迁研究》的博士论文,最新的成果是两国学者不断补充新的分析资料的结果。

      盐业分析终是难题

      论文部分研究成果的提供者———中科院科技史教授王昌燧告诉记者,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后,盐业问题一直以来比较难分析,说不清是发掘出来的文物中含盐还是地下水本身成分中含盐。从未有成功地运用科学鉴定方法确定遗址与制盐业的关系。但中坝遗址中发现的与制盐业有关的陶器外层都不含盐,内层含盐,排除了盐分来自地下水的可能。

      盐和铁一样,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国家控制的重要资源,现在的哈佛大学中国考古研究助理教授付罗文根据历史上四川一带一直有重要的盐业生产的史实,以及东周时期楚国与三峡地区有模糊联系的史料记载认为,楚国当时离产盐地都比较远,三峡地区是距其最近的产盐地。中坝连接长江上游和中游,如果能够肯定中坝遗址与制盐业有关,就能推测当时当地人如何与别国发生关系,远古时相对偏远的中国南部内陆地区如何通过盐的贸易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联系,盐业贸易如何促进了国家统一。

      近10年来,盐业研究一直是国际考古界的热点。英国东部、中欧的德国、南美玛雅文化地区、北美南部密西西比文化遗址地区、非洲和日本都有过相关方面的考古发现。最近,菲律宾的一项民族人类学调查也发现了现代盐业遗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