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陕西岐山发现西周铸铜作坊
  • 汉代古城墙变成葡萄园
  • 安塞掘出宋金时期边防城址
  • 宁波市区发现七千年前村落遗址:傅家山遗址
  • 明代太监墓群毁于野蛮施工
  • 周公庙之谜有望解开 考古队正在拼接甲骨文碎片
  • 浙江上山遗址改写人类稻作文明史
  • 秦俑发现人杨新满泪别职业签名生涯
  • 浙江发现距今万年稻作遗存
  • 内蒙古发现千年岩画群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济南考古首现汉代坩埚<%=id%>

    已接近尾声的运署街考古发掘再传喜讯。今天下午,工地T0808探方出土了一个基本完整的汉代坩埚。据介绍,这是济南考古史上首次发现汉代坩埚,这再次确证了运署街与按察司街一带同属一处汉代大型冶炼基地。

      今天下午,记者闻讯来到运署街考古发掘工地。本次考古发掘活动的领队、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房道国说:“下午,工作人员在T0808探方发掘至距泉城路地表深约5米处时,意外发现了这个坩埚,经初步鉴定,这个坩埚为汉代遗物,是当时冶铁匠人融化铁矿浇铸铁水用的。更令人高兴的是,这个坩埚基本还算完整,在济南老城区历次考古发掘乃至济南考古史上,这都是第一次发现汉代坩埚。”

      据介绍,发掘中,考古人员还在地下数米处发现一汉代建筑遗迹,遗迹中有五层夯土,周围还隐约有土圩子痕迹。考古研究人员已对这处建筑遗迹进行了精确测绘,它是否跟当时的冶铁业有关,仍待进一步确认。

      记者看到,很多探方与探方间的隔断层顶部都堆放着出土的汉代铁矿石、炉渣、耐火砖,加上前期出土的陶范和今天出土的坩埚,一处红火的汉代冶铁基地仿佛重现于世。

      房道国介绍,本次考古活动按计划将于18日结束工地发掘。他认为,运署街考古发掘在济南首次出土了汉代冶铁铸模用的坩埚、陶范,这对研究济南汉代手工业史、中国冶金发展史都有很大参考价值。房道国说:“整个发掘活动中出土了很多宋元时期的灰坑、窖穴、瓷器残片,这些东西真实再现了当时济南的瓷器发展历程和工艺水平。本次考古发掘采用了高科技装备、先进的测绘方法,精确的测绘成果对研究老城区地层变化和济南城市建设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据悉,运署街考古是济南市老城区内开展的第五次考古发掘活动。从2002年12月14日工作人员进入工地后,考古活动在省黄河河务局的配合下进展顺利,并将于明天结束工地发掘。若后期建设施工中再有重大发现,考古工作者将再次进入工地进行后续发掘。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