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古代服饰》出版
  • 周公庙遗址挖掘进展:再发现192座贵族墓葬
  • 中国末代蒙古王爷奇忠义揭秘成吉思汗陵
  • 专访第一个发现周公庙墓葬群遗址的人
  • 郑州冲刺第八大古都
  • 河南发现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原始城池
  • 河北发现宋金时期罕见的数代同穴古墓
  • 考古发现:秦早期文化探源大型考古启动
  • 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
  • 三峡地区古代土著居民今神秘现身忠县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解析西周文明走进西周大墓发掘现场<%=id%>

    “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埋藏着13朝帝王将相的陕西,今年又有新的发现,宝鸡岐山周公庙遗址惊现西周早期大量的贵族古墓群,一时间成为全国媒体的焦点。“中国考古历史上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中国西周历史将被改写”、“周公庙附近的贵族古墓群就是西周王陵”、“新世纪中国考古揭开新的一页”,传言和期望随风不胫而走,带着许多疑问和期待,记者日前走进了西周贵族大墓群的发掘现场。

      深秋的北方寒风逼人,46岁的考古队队长王占奎不时地吸着鼻子。“你问我对周大墓的发掘有多大的信心,我告诉你,至少现在还没有找到让我失望的证据。不挖到底,我们是不会收兵的。挖了,也许没有收获,但是不挖,永远都不会有收获,这也是国家批准挖掘的主要原因。挖出萝卜带出泥,我希望能带出更多的东西。”王占奎的期待和担心都有道理。

      墓群就是周王陵?

      王占奎对夏、商、周的历史都有很深研究,“但是我的重点还是西周文化。”对于西周历史的研究,王占奎有着特殊的感情,“我的第一篇论文就是西周考古研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西周历史几乎是一个空白,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在3000年前的西周突然断了,消失在茫茫的历史云烟中。

      第一个发现有大量甲骨片并以其姓名命名“浩善坑”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高级技工史浩善说:“西周的大门让我不经意给撞开了。那天,王占奎队长让我观测一下周公庙遗址的基本范围,在山上转的时候发现了甲骨片,发掘整理竟有400多片,其中有字甲骨80片共370多个字,更令人欣喜的是其中有‘周公’字样的甲骨就有3片,另外还发现了大量有‘新邑’、‘周公贞’字样的甲骨。”西周王侯将相家的大门,一不小心被一个快60岁的老头撞开了。

      “可以断定是西周最高等级的大墓群,发现墓葬22座,其中具有四条墓道的墓葬10座,具有三条墓道、两条墓道、一条墓道的各有4座,另有陪葬的车马坑14座,大量墓葬规模远远大于以往所知的西周墓葬。出土甲骨文中发现了大量‘周公’、‘新邑’等字样的甲骨,还有1500米长的西周古陵墙,100多个陪葬墓,不是王陵是什么?”好多人开始给周大墓命名“周王陵”,许多考古界泰斗人物下结论“可以和殷墟媲美”,“是建国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但是一向严谨的王占奎队长在人多的时候从来不直接下结论,“一切都要等到试掘结束后才能下结论。”

      据历史记载,周太王(古公父)从今咸阳的旬邑、彬县一带溯水而行,后定居周原,凤凰山下的这一块沃土,就是西周文明的发祥地。从发现的古陵墙、甲骨片、四墓道大墓等等,几乎可以断定,这里就是周王室子子孙孙的最后归宿。

      《史记·周本纪》载:“九年,武王上祭于毕”,但是“毕”在何处?我国的考古专家经过多年寻找,曾在陕西的咸阳原上,找到一个叫“毕原”的地方,相传文王、武王以及周公的墓地都在毕原,爱好金石的陕西巡抚毕沅还在那里立了“周王陵”的石碑,虽然这些石碑至今还在,但是考古学家经过勘探后发现,咸阳毕原上的“周王陵”实际是汉代的贵族墓葬。此外,长安郭杜也有一个叫“毕”的地方,但那里连周王陵的影子都没有找到。不断的发掘和考证,越来越多的文物专家认为“毕”就应该在周公庙附近的凤凰山下,凤凰山下已经干涸了的自西向东的河床应该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岐水”,古陵墙、甲骨、铸铜作坊、制陶作坊、带墓道的大墓,等等,都说明“周王陵”应该就是现在正在发掘的西周贵族大墓群。“但是要确定周大墓就是周王陵,还得有足够的直接证据,这个至少还要等两三个月之后。”北京大学许天进教授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

      文王、武王或者周公?

      此次考古重大发现的地点,位于省级风景名胜区岐山县周公庙附近。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唐代的周公庙,确实是为祭祀周公姬旦而修建的祭祠。或许从这里,人们可以发现周公姬旦墓葬的踪迹。

      “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墓主有可能是姬旦。”王占奎说,“但是,更准确的说法是,这个墓葬是周朝的,墓主应该是周王家族。”对于周公庙的传说,王占奎当然很清楚,周公庙遗址目前发现的周代大墓葬就有22座,至于有没有周王,哪一个墓主可能是周公姬旦现在还根本不能确定,何况凤凰山上更大的区域还未考察,所以考古专家根本无法下最后结论。

      徐天进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只知道墓葬群是周朝的,但周朝的历史很长,首先要弄清楚考古学中的历史编年,确定编年后再了解遗址当年的布局和区划,然后再分片去了解详细内容,宫殿区也好,宗庙区也好,作坊区也好,尽可能做一个墓葬遗址的复原。

      他还说,该遗址是一个中心遗址,它周围也有若干个遗址,其中一个大遗址和有“中国青铜器之乡”的周原遗址相距仅有30公里,这些遗址规模都很大,时代也差不多,这两个遗址到底有什么关系都需要调查。对于墓主人的身份,徐天进老师个人推测,墓主人最有可能是王,即周王。“这不是墓葬的全部,因为有一些陪葬坑和车马坑,有车也有马,该遗址内的身份不一样,有高也有低。而大量的车马坑和陪葬坑的出现,就说明这个地方的主人极有可能就是西周当年的天子。”

      填补西周断代史?

      “我们期望能够得到文字资料。”考古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说。据悉,迄今为止,出土的绝大多数西周文字,几乎全部是刻在周代的青铜器上,包括当年故宫国宝南迁时的重器“毛公鼎”,以及去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的轰动一时的27件青铜重器,这些上面都有文字记载,而当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两万多片甲骨,上面的文字基本填充了商*古的空白。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近日透露,周朝的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图书档案文献典籍在2500年前神秘失踪。根据《左传》的记载,那些资料是在一次王室内乱中被失势者带走,从此杳无踪迹,以至于周代的文字资料迄今都很少,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当时(指今年六七月间),考古人员发现了作坊区。”王占奎说。他透露,在该墓葬区内,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面积的铸造铜器作坊区,即生产铜器的地方。他表示:这些都是重要线索,有可能填补考古空白,甚至改写历史,但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改写西周历史,目前还不好说。

      一位专家说,如果18号墓葬未被盗过,以如此大的规模最有可能出土的是大宗的青铜器、玉器,以及少量陶器和漆木器,更重要的是会有大量铭文出现。从填补历史空白方面来讲,更主要的不是器物而是器物上的铭文。

      可能改变周原地位?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会有大量甲骨出土。”王占奎说,“一般的盗墓贼喜欢的只是宝贝,而对于龟甲等物品则基本不感兴趣。”

      据悉,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前后15次发掘中,共清理出土甲骨20000多片,上面大量的文字记载对于研究商代历史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此次周公庙遗址墓葬发掘的前期调查中,考古人员就发现了大约800片甲骨,刻辞涉及军事、战争、祭祀及与历史地理有关的人名,比如发现了“周公”、“周公贞”字样的甲骨,从而为寻找大墓、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现在的发现,已经与一些公认的常识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高级技师史浩善说。据悉,目前的周公庙西周考古发现,与学术界公认的以及教材上所叙述的周代历史知识已经有不一致的地方,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文字证据,还不能就此纠正历史。比如,一般学术界认为,岐山、扶风两县交界的周原是西周的发祥地,但徐天进教授根据此次考古前期发现的刻有“周公”、“新邑”的甲骨片,以及此前在周原发现的大量青铜器铭文,对周原的历史地位提出了质疑。因为到目前为止,在周原的考古中,从未发现有类似内容,所以他希望在试掘的这两座西周大墓葬中能寻找到相关证据。

      “到现在,很多东西都还是秘密。”王占奎说,“只有等到18号墓葬出土整理完毕,很多的秘密才有可能得以揭开。”据悉,如果一切顺利,18号墓葬应该在3个月后出现重大“发现”。这些,其实是整个考古界,整个中国都在期待的。除署名外本版文图均据西安晚报

      周大墓十墓九空?

      事实上,秘密早已经揭开,但不是考古队,而是那些多年以来在周大墓附近出没的盗墓贼。

      周大墓会不会被盗一空,这正是整个考古界、整个中国所担心的。

      从凤凰山顶往下看,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深深地吸引着前来采访的记者,22座周大墓静静的躺在黄土地的深处。但是,这里并不平静。据说,早在解放前,岐山的国民党驻军就惊扰了西周帝王将相的清梦,而更多的盗墓贼,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已经钻进了周王室的心脏。从山上一路走下来,在考古队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记者发现,这里肉眼能看见的“盗洞”就有十几个,最大的一个能开进一辆小汽车。而隐藏在草丛中、断墙外能容一个人爬进去的洞穴,更是不计其数。被盗墓贼挖开又回填的,只有在考古专家挖开墓室之后才能更清楚的看到。“我们在找,他们(盗墓贼)也在找,而他们比我们到得更早。”王占奎对记者说,在试掘的32号墓前,考古队找到了6个盗洞,而32号墓上面的一座大墓,几乎被全方位地挖开。“里面可能什么都没有了。”考古队的一位同志说的时候差点掉下眼泪。

      只有上了凤凰山之后,我们才知道盗墓贼的办法有很多种,“在我们这里流行的盗墓方式有三种,一种是西藏喇嘛式盗洞,他们往往是从很远的地方打洞进来,把文物弄走;一种是关中的盗墓贼,他们采用四方坑下挖,将土翻出地面,这两种都是最原始的。现在的盗墓贼聪明多了,在周大墓,我们发现了许多定向爆破的盗宝形式。”一位熟悉内情的工人告诉我们。据考古队的同志讲,现在考古用的洛阳铲,就是盗墓贼的发明。只不过现在用得最多的成了考古队的工人。

      据悉,目前开挖的18号墓还没有发现盗洞,日前发现的一个类似盗洞的洞穴,已经被排除了是盗洞。“是个老鼠洞”,史浩善老师一见到记者就解释。但是,应该说在发现洞穴的那一刹那,王占奎队长的表情还是一脸的严肃,这说明他的担心。“周大墓是不是真的被盗一空,只有完全发掘后才能定论”。一位专家这样说。

      西周大墓正式发掘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西周最高等级墓葬群的考古发掘工作10月17日正式开始。周公庙考古队队长王占奎说,根据国家文物局批文精神,此次发掘只对其中两座具有4条墓道的大型墓葬进行科学试掘和抢救性发掘。

      重大考古发现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联合组成的周公庙考古队,在今年2月份开始的周公庙遗址考古调查工作中,钻探发现了一处西周时期最高等级的大型墓葬群,在22座墓葬中具4条墓道的高等级墓葬达10座。有关专家将此发现与20世纪初发现殷墟遗址相提并论,称其为“新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

      发掘两座墓

      王占奎说:“考古队首先选取了位于冲沟内具有南北2条墓道且已遭严重盗扰的第32号墓,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为了解决该墓葬群的性质等问题,考古队在先期钻探的基础上,又对第18号墓和35号墓墓口以上的堆积进行了仔细清理,未发现墓上建筑遗存,最终决定选取只有局部塌陷、现场信息更佳的第18号墓进行科学发掘。”

      从考古队对第18号西周大墓进行的详细勘探情况得知,这座具有4条墓道的大墓位于该墓葬群的中部,4条墓道中以主墓道———南墓道最宽,达4.5米,其他方向墓道皆宽约0.9米。此外,该墓葬的墓室近正方形,长6.8米,宽6.4米,深度超过9米。

      王占奎说:“这两座墓葬的发掘同时展开,但可能先后结束,大致在春节前后大家可望了解到一些墓内情况。由于还需要对棺椁内的堆积和遗物打包,运到实验室进行‘二次发掘’。”

      此外,在西周大墓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将采用全站仪进行跟踪测绘,在与考古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做出三维图形,其可视效果将给人带来意外之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