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千年壁画昨日羞涩见人
  • 冰人奥茨
  • 马里宫殿
  • 三朝古墓群现身北京南城 揭开面目还需时日
  • 多国打捞队将再度出手打捞波斯千年古战船
  • 考古发现 猫有九千年历史
  • 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又有重大考古发现
  • 玄奘手迹现身陕西铜川
  • 在发展中凸现文化张力
  • 西樵山文化——珠江文明之灯塔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考古 >>考古发现

    岭南文化生态面面观:漫步羊城感受无墙博物馆<%=id%>

    十年前,广州人正忙着打开围墙建商店,十年后的今天,这个想法改变了。现在走在广州街头,许多重重叠叠的建筑物被拆掉,露出了淹没于其中的两千年文化遗迹。恍如一夜春风来,城市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重金拆迁“显露”文物 

      比如今天早上,从南方大厦门前经过的人,就突然发现不知何时“鬼楼”已经被扶正了。这座位于沿江西路的“鬼楼”———陈少白故居倾斜30厘米,为了纠正这座记载了民国风云的“塔影楼”,荔湾区政府花费了40万元,令这座有着异域情调的旧楼房重为珠江边一景。 

      去北京路购物,以前有几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条古道历经千年而方向、面积不变?如今只须从玻璃路面朝下看,五个朝代的砖石马路历历在目。 

      在恩宁路,八和会馆重新修缮开放,不仅保留了清代以来戏行同业议事排演的传统,还吸引许多慕名前来观瞻粤剧传承、领略名伶风采的访古人。 

      还有泮溪酒家旁的道观仁威庙、广州大厦斜对街内的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无不是各级政府在老城区改造的过程中,花重金从林立的民居里“挖”出来。虽然老城区的拆迁成本每平方米过万元,但他们还是拆去围墙,在文物古迹周边拓建起绿化广场,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存“露”出来、“靓”起来。 

      重金留下楼下“遗址” 

      对于广州城的历史,最远、最辉煌的追溯莫过于两千多年前作为南越国的国都,而最直观的印证却集中出现在北京路。在这寸土寸金的步行街,正在招商的光明广场虽要今年8月才正式开张,但是大楼地下负层的西汉南越国水关遗址,却成了全城市民关注的焦点。 

      这里出土了我国城市考古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木构水遗址。工程为此经过了近两年的停顿,之后,一个崭新的“双赢”方案令市民深感欣慰———光明广场由半商铺半住宅改为纯商用,大厦内设计了一个与水关遗址面积相等、近700平方米的中庭,人们从四周各层商铺回廊朝下看,都可以通过钢架支撑的玻璃罩,参观两千年前广州城的水关! 

      光明广场的开发商告诉记者,实现这个方案需要占用相当多本来可以用于出售的空间,还要再追加投入5000万元左右,面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他们深感义不容辞。 

      花费重金保留下来的“宝贝”,广州还不止一件,当年引起轰动的南越王御花苑遗址,也是政府出资数亿元从房地产商手里“置换”出来的。 

      重金拓建“西来初地” 

      到广州的上下九一带逛街,如果不是有专人指引或有心寻找,许多人都会忽略西来正街路口的“西来初地”四字小石碑。而不远处,民居掩映中的华林寺,正是为纪念佛教禅宗初祖达摩西来传经,在此上岸而建的,这里绵延了1400年香火。 

      以这样随意的方式来纪念这桩佛教文化的盛事,也许正蕴涵了岭南文化率性、平和的特质,但广州人毕竟还是没有忘怀这块宗教文化历史胜地。荔湾区刚刚制定出了投资3亿元修复华林寺、保护西来初地的总体规划,将在现址上拓建大雄宝殿、达摩堂、舍利堂以及寺前广场。 

      古书院里求学新知 

      广州许多学校建筑本身就是历史文物,比如广雅中学、执信中学、朝天小学、长堤真光中学等。最近,长堤真光中学的六个中学生历时一年半,按照古建筑专家提供的线索,对广州清代近200间书院与会馆旧址逐一进行了实地调查。 

      长堤真光中学的学生之所以对城市古建筑有这样浓厚的兴趣,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凝固的历史”中求学。这间学校校园不大,但却拥有两座“重量级”文物建筑———一是清代建陈家祠的原班人马再创作的“潮州会馆”,礼亭的龙柱和大梁上的金木雕历经300多年;一是清代李鸿章亲笔题名、后又成为中共领导沙面工人大罢工总指挥部的“豫章书院”,是清代广州书院的典型。这两座清代建筑原有面积几乎包括了今天真光中学的全部用地。 

      去年,越秀区政府先后拨款近200万元修缮这两处古迹,再现了秀美的清代岭南建筑风貌。 

      城市建设提升文化 

      越秀区区委副书记陈卓宁深有感触地说:政府的工作重心曾经一度放在“拆掉老房子、办起新厂子”、“推倒围墙、开张新店”上;现在,政府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因为与人能“亲密接触”的历史,才最具有生命力,政府要创造条件让市民生活在历史与现实的美好融合里,把城市发展提升到文化新境界。 

      广州市博物馆馆长程存洁先生非常欣赏政府的做法,他说,漫步欧洲的许多独具历史文化氛围的城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文物古迹,但这背后一定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国民的高素质。广州目前正在向这一步迈进,这是子孙万代之大幸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